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

关于中国传媒大学的国际新闻专业

2023-12-28 06:21热度:3908

现在考试都是给大纲不给参考书了,但是以前的参考书是这样的,可以参考一下:1)《文史要览》王振业等老师编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定价68元新闻学基础推荐参考书:新闻理论部分—— 2)《新闻理论》雷跃捷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定价18.8元 3)《新闻理论教程》何梓华高等教育出版社 定价25元 4)《媒介批评》雷跃捷 北京大学出版社 定价30元 新闻业务部分—— 5)《现代新闻采访学教程》(修订二版) 梁一高 中国广电 定价44.5元 6)《新闻写作教程》刘明华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定价39元 7)《新闻编辑》谭云明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定价28.8元 8)《新闻评论与电子媒介》王振业、李舒等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定价37元 新闻史部分—— 9)《中国新闻事业史教程》哈艳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定价21元 10)《外国新闻史教程》李磊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其中文史要览和新闻理论、新闻史的书比较重要。至于四个方向,没有必要考虑。考进来以后,你选的导师方向决定你的方向,而且入学、就业等完全不受影响,你就当做没有好了。

新闻学专业(050301)1.新闻史方向作为新闻学的三大组成部分(新闻理论、新闻业务、新闻史)之一,新闻史是一门探索人类社会新闻传播事业发展规律的学问。它包含了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新闻传播思想史、新闻业务发展史、新闻媒介演变史、新闻传播制度史、新闻人物史、新闻事件史、各国新闻传播史等,年代久远、内容丰富、地域广阔、流派众多。设立本研究方向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具有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新闻史观,熟悉丰富的新闻传播史资料,掌握新闻传播史的基本发展规律,能够前瞻性地把握新闻传播事业未来趋势潮流的高层次、复合型新闻传播专业人才。2.新闻理论方向新闻理论在新闻学学科体系中处于基础和核心的地位,其目的是认识新闻学的基本原理,探讨新闻传播活动的基本规律,掌握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观,自觉运用新闻规律指导新闻实践。新闻理论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四部分:新闻本体研究,新闻事业研究,新闻工作政治规范和业务规范研究,新闻从业者及新闻教育研究。新闻理论研究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主要采用质化的研究方法,注重思辨性,并适当引入实证研究,增强理论研究的科学性和对实践的指导性。本方向的研究重点和特色在于能够本着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学术精神,去探索建立一个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开放性及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理论体系。本方向力图通过对学生二到三年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起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并结合新闻素质和专业理念教育,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更好担负起信息提供者、舆论引导者和文明传播者的历史使命。3.新闻业务方向它也被称为“应用新闻学”,是自新闻学诞生以来历史最为悠久的新闻研究领域。新闻业务、新闻理论与新闻史构成了新闻学学科的基本框架。因此,新闻业务全面、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对促进新闻学学科的建设、提高我国各类媒介的新闻报道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新闻业务方向的研究内容有:报纸、广播、电视、杂志期刊以及网络与新媒体等各种媒介的新闻报道的一般规律与各种特殊规律,具体的,它包括这些媒介的采访、写作、编辑、评论、策划、制作等环节的特点与规律。同时新闻业务的研究内容还包括对各类新闻体裁、节目形态、优秀新闻作品、中外名记者等相关领域。其中对各类媒介新闻报道一般规律的研究,是本专业方向的研究重点。在研究方法上,本专业方向要求理论研究与实践考察相结合、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本专业方向的特色及优势在于,它及时总结中外新闻报道的经验与规律,通过理论的分析与梳理,指导新的新闻报道实践。新闻业务专业方向,旨在培养具有较高的新闻理论与新闻业务素养、熟悉与掌握各类新闻媒介的报道特点与规律,能适应快速发展的新闻报道实践需要的高级新闻业务人才。4.网络新闻及新媒体方向网络新闻及新媒体专业方向,是新闻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它立足于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学科基础,集中探讨网络传播所带来的各种新问题与新现象,是传统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领域的新扩展和新延伸。因此,对网络新闻及新媒体进行较全面、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可以促进传统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学科建 网络新闻及新媒体专业方向的研究内容有:网络传播及新媒体传播活动的过程、环节、要素和效果;在宏观上,对我国网络传播活动的发展、规划和管理,进行深入的理性透视;在微观上,结合我国网络传播的实践,重点研究网络传播的手段、受众、发展和规制等,从而促进我国网络传播环境的建设。在研究方法上,本专业方向要求在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下,理论研究与实践考察相结合、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网络新闻及新媒体方向,旨在培养掌握现代科学语言、对网络新闻传播及新媒体传播的特点与规律具有较高水准的专业认识与把握、具备创新思维能力、适应网络与新媒体传播实践需要的高级人才。5.报刊理论与实践方向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报刊理论与实践研究,探讨报刊传播新闻、沟通情况、阐扬观点、引导舆论、传授知识、刊登广告、提供娱乐、经营管理的历史、现状和规律,重点是研究中共党报党刊对大陆所有报刊、通讯社、广播、电视等媒体,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传播主流文化所起的中流砥柱作用;研究党报党刊采(采访)编(编辑)评(评论)特点、运行模式、经营管理、人才培养以及与非党报党刊的竞争与互动,研究报刊与广播、电视的竞争与互动。强调思想和社会责任感的训练不断线,了解国情和业界前沿问题不断线,英文学习和中文写作不断线。坚持知行统一,新闻报道与新闻科教并举,以做党的耳目喉舌为依归。即:所培养的人才忠于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有深厚的治学功底和较强的动手能力,能在报刊等媒体独立从事采编评工作,能在科研单位独立从事新闻研究工作,能在高等院校独立从事新闻教育工作。在“报刊理论与实践”方向部分硕士生中实行“双导师制”。聘请《人民日报》高级编辑李长虹、胡欣、温红彦、吴迎春、季晓磊、刘玉琴,新华社高级编辑文璐,《北京日报》主任编辑郭洪新,《中国新闻出版报》主任编辑朱侠等同志,为兼职导师,由本校教授王武录与他们共同指导“报刊理论与实践”方向的部分硕士生。报学是新闻学的基础,报刊是传统媒体,又是强势和主流媒体之一;大陆报业更是当今朝阳产业之一。本校招收“报刊理论与实践”方向硕士生,且在部分同学中实行“双导师制”培养模式,预期人才需求前景较好。国际新闻专业(050320)1.国际新闻史论方向国际新闻是与新闻学共生的新闻学分支,自产生以来已经形成了一个蔚为大观的庞大系统。国际新闻所产生的影响更是意义深远。由此,国际新闻也成为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国际经济和国际文化交流等分支领域有着密切联系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国际新闻史论就是从历史和宏观两个角度来对这一分支学科的综合把握。研究范围:国际新闻理论主要是研究其本体论的问题,包括国际新闻的定义,发展形态、特征、作用等方面的内容。国际新闻史则是从纵向的历史发展中探讨国际新闻的发展阶段及规律性的特征。包括国际新闻的形态研究、国际新闻的作用及效果研究、全球化与国际新闻研究、国际新闻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研究等。可以说,国际新闻传播所涉及的方方面面都史论的研究范围。学生通过这一方向的学习,不仅可以成为研究型人材,也可以成为理论型的实际工作者。2.国际新闻业务方向 本专业方向的研究范围锁定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主流新闻媒体的国际新闻报道研究,研究国际新闻的报道方式,报道方法,研究各主流媒体新闻报道的优势和特点,并密切关注国际新闻的最新发展的动态和趋势。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壮大,这个专业方向具备了自己完整的教学体系,重视理论学习和研究,坚持专业业务知识培训和实践,要求学生参加导师的课题研究,参加媒体实习,因此本专业方向具备高度的理论性、实践性和开放性。本专业方向的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事具备坚实的新闻学理论基础知识和国际新闻理论及业务知识;熟悉我国的对外宣传报道方针、政策;了解西方新闻报道形式;精通一门以上的外国语,能熟练运用中、英文进行各媒体的国际新闻编、播、采、写工作。3. 国际新闻与跨文化交流方向国际新闻与跨文化传播研究是从国际间文化交流传播的视角来考查国际新闻传播活动的特征和规律性。它拓展了国际新闻研究的认识视野,对建立和完善国际新闻传播学学科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从研究的特色来看,由于国际新闻与跨文化传播涉及不同国家社会文化的多个层面,因而这一领域的研究必然以传播学、文化学、语言学、新闻学、社会学、翻译学等多个学科的基本原理及研究成果为基础,所以这一研究方向具有突出的多学科交叉性。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不断加强,我国媒体的国际新闻传播活动日益活跃,用文化比较的方法研究国际新闻传播的客观规律,有利于更加全面地揭示国际新闻活动的文化属性及功能,对于改善我国媒体的传播手段和方法,尤其是提高对外传播效果,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这一方向的主要内容是从语言和文化的角度研究研究国际新闻,主要研究领域是国际新闻中的跨文化现象,在文本分析和理论研究结合的基础上,考察国际新闻的特点,要求学生有较好的语言学、文化学和传播学基础,培养目标是国际新闻研究和从事实际工作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社会的需要。4. 国际媒体方向国际媒体是国际新闻传播的主力和基础,国际媒体往往是那些影响很大的媒体,拥有先进的传播技术、独特的传播理念和巨大的品牌效应。研究国际媒体,是国际新闻学方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国际媒体研究主要包括:世界著名媒体研究、各国媒体的比较研究、国家、市场和传播体制,新闻媒介的经营管理、新闻媒介的市场化产业化战略服务、新闻政策与法规研究,媒介集团化研究、新闻从业人员结构及职业道德状况研究,新闻报道与意识形态研究、媒介环境与受众研究、媒介广告与公共关系研究、新传播技术与国际媒体研究等等。国际媒体研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人类的生活已被媒体层层包裹,媒体的触角已经深入我们的思维领域,随着我国进入WTO以后,将同时面临国外媒体的挑战。如何把握时机积极地参与到国际竞争的行列中去,使我们立于不败之地,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因此,国际媒介研究方向的开设,对国际媒介进行高层次的研究并培养出一批高水的新闻传播人才,以满足这方面的人才需求。 我本身也是新闻学习者 有意愿考传媒的新闻系研究生...希望我的资料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