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

巨大的报纸投入,还值得吗?还有多少人在看报纸?

2023-11-05 14:30热度:4245

报纸浪费森林资源,浪费人力资源,浪费编制资源,浪费财力资源,浪费地产资源,无人看,无人定,强迫看,强迫定,试问天下,这个古董产业,要他何用?

现在纸媒的日子确实越来越难过了,除了国家硬性规定的机关单位外,还真是越来越少了,民营的基本全挂了。据说现在连报纸的发行量都小了许多,逐渐向无纸化、电子化转型。

至于值不值得,主要是看你们的产品的消费人群的阅读习惯倾向。如果经过调查分析,产品的消费人群在一定概率上有看报纸的习惯的话,那还是要继续投入,毕竟现在行业竞争那么激烈。你不去做,竞争对手就去做,一里一外就拉开差距了。

当然了,如果可供的选择比较多,那还是考虑数字新媒体,毕竟这是当前的大势所趋了。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其实,看报纸要比看手机、看电脑要专心很多。看手机、看电脑的时候,本来你看的这个,结果广告推送个别的;在手机上看着学习的内容,结果一个短信通知“某某主播开播了”,很容易分神。所以,当前虽然电子传媒很普及了,但是一些学者、爱读书看报的人还是喜欢纸质读物的。尤其是一些上了年纪的人。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3.26联考!延考省份命题趋势如何?

2022年公务员326省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科目落下帷幕,考生答完题感触颇多。那么,这次考试中呈现出了哪些趋势会对延考省份未来考试产生影响呢?小编就来按照模块细细梳理一下。

一、常识判断通过对本次考试常识判断题目的分析我们发现,常识基本上保持了与往年相同的考查模式,有所不同的是出现了以下三大命题趋势:

第一、政治考察偏重于党史和时政。2021年、2022年这两年在党和国家的发展进程中都是重要的节点年份,出现了很多大事,建党百年、十九届六中全会、北京冬奥会等重大事件对常识判断的命题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326省考常识中,上述党史和时政的考点都有所涉及,我们认为在延考省份的考试中这种趋势还会继续。党和国家的大事是省考的历史背景,也是每位考生都应当掌握的重大形势,自然也是考试的命题点。因此,延考省份的考生要加大对于党史和时政考点的关注力度,特别是对2021年新出现的名词、术语、现象等掌握清楚,不要等考试出现方觉得复习不到位。另外,法律的出题也结合了新法,例如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大家要对新出现的法律加以了解。

第二、历史人文考查偏重于深层次。326考试中,历史人文的题目中出现了较难的题目,尤其是在历史人物、知名作品等评价这个点上,对大多数考生来说是个难点。这就体现出一种趋势,即这两块知识虽然常规,但是考查将会越来越深入细致,不仅停留在大事的考查上,还要让考生对大历史背景下的细节做判定。延考省份的考生要注重历史人文这块的细节考点把握到位。

第三、科技地理考查注重生活实用性。326省考常识的科技地理部分的题目更具有生活的实用性,铁路线路、生活中的小家电常识等内容成为命题人的青睐。这部分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常规的物理、化学、地理等基础知识就可以答对题目。延考省份的考生要注重科技中实用性知识的积累,除了常规的初高中理科知识外,尤其要对疫情防控、疫苗接种、核酸检测等常见的生活实用知识做全面的了解,这部分测查的可能性会很高。另外,还要对我国近年来取得的科技成就有所了解,神州十三号、天宫课堂等科技热点,也极有可能考查到。

二、言语理解与表达通过今年326省考的言语考情可知,省考一直紧随国考的脚步,如2022年国考语句表达题目增多,今年的四川省考中语句表达的题量也增多;国考中经常喜欢考查细节理解中“未提及”的问法,如2022行政执法卷中55题“隔扇”。今年四川省考就出了两道类似题目来呼应国考(38题“类星体”和41题“数字经济”);国考中近年来喜欢考下文推断题目的变型,即给出一篇文章的引言或摘要,问下文谈什么(2022行政执法47题“督察院”),今年四川省考也考到了类似变型(34题“工业废水零排放脱盐”)。由此看来,省考考情容易向国考靠拢,各位备战延考省份考试的考生可以据此参照一下国考的考情与命题趋势。

除此之外,今年的326省考还出现了主旨题目的变型问法“这段文字最可能回答的问题是”(30题“孩子的大脑”和44题“儿童学习语言”),实际上考查的还是对于整段文字的概括和总结。不难看出各地省考今年来对于各种题型的变化尝试一直是存在的,但这种尝试一般是个别的,且最终还是指向我们学过的知识,这也告诉我们在考场上遇到变化不要慌张,仔细理解提问方式,找到与我们平时所学相同的点,也是能够把题目做出来的。

三、数量关系数量关系方面,观察延考省份过去五年的考试重点,主要集中于基础应用问题、几何问题、排列组合问题和概率问题,再看今年326公务员省考的考试重点,增加了对工程问题、最值问题、数列问题的考查,这样我们可以预测延考省份的数量关系考查内容可能依然主要围绕基础应用问题、排列组合与概率问题和几何问题,但很大概率会增加对工程问题、最值问题的考查。

2022年326省考公务员数量关系考点分布表

四、判断推理在已经结束的326省考的行测试卷中,判断推理部分的试题依旧以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和逻辑判断四个部分的形式出题。可见这四个部分在省考中已经成为较为成熟的考查形式,而且各模块题量较之往年也无较大变化,已经完成考试的三个省份均与以往的出题量保持一致。所以,延期考试的考生们无需紧张,延期带来的只是时间上的变化,试卷整体的考查形式应该不会发生较大的变化。

下面我们来根据判断推理的四大模块,详细地分析一下已经完成考试的这三份试卷中的出题趋势,为后面的备考提供参考。

(一)图形推理

图形推理部分,出现的题目均为常考规律,如数量类、位置类和重构类等,相信这些规律我们在备考阶段已经熟记于心;但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图形出现的形式有了更大的创新,比如在黑白块中考查一笔画、在彼此分离的小图形元素中考查线的数量、在立体图形中考查动态位置等,这些新的变化在图形特征上做了迷惑我们的设置,让我们无法直接根据图形特征快速锁定答案。

因此,延期省份的考生们,应该做好十足的准备,既要重新对近几年的省国考的图形推理进行重新整理,也要做好题目规律无法一击即中,需要多给时间的心里准备。

(二)定义判断

定义判断部分,题目设置相对较为简单,以四川省考为例,选择题仅出现3道,多定义题目仅为2道,相对于22年国考中出现较多的统计学名词与图表相结合的题目,326四川省考的题目可谓中规中矩。

但广大考生仍需要注意,326省考题目的难度适中,但这就为延期省考的题目留下了难度提升的空间,我们也需要做好应对高难度题目的准备。

(三)类比推理

326四川省考的类比推理部分仅为5道题,符合四川省考出题的一贯题量。5道题目中却完全涵盖四大常考的类比推理逻辑关系,外延、内涵、语义、语法均在题目中出现,当然交叉关系、内涵关系仍旧是考查重点。

还在备考的省考考生,需要在理清整体类比推理的知识体系后,多多积累往年真题中有关生活常识、学科常识方面的知识。

(四)逻辑判断

逻辑判断的10道题目中,论证仍旧占据大半江山,但其他题目中也对翻译推理、真假推理、平行结构和分析推理进行了考查。考生在后续备考时,除了把精力放在论证题目外,也要时时回顾翻译推理、真假推理等其他常考题型的基础知识与解题技巧,保证自己的做题速度。

五、资料分析资料分析方面,观察延考省份过去五年的考试重点,平均数的计算及比较向来考查较少,但在最近两年增加了倍数计算的考查。再结合今年326公务员省考的考试重点,也增加了倍数计算的考查。因此,可以预见延考省份今年的命题也会有倍数计算的考查。

2022年326省考公务员资料分析考点分布表

2022年公务员326省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科目落下帷幕,考生答完题感触颇多。那么,这次考试中呈现出了哪些趋势会对延考省份未来考试产生影响呢?常识判断

通过对本次考试常识判断题目的分析我们发现,常识基本上保持了与往年相同的考查模式,有所不同的是出现了以下三大命题趋势:

第一、政治考查偏重于党史和时政

2021年、2022年这两年在党和国家的发展进程中都是重要的节点年份,出现了很多大事,建党百年、十九届六中全会、北京冬奥会等重大事件对常识判断的命题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326省考常识中,上述党史和时政的考点都有所涉及,我们认为在延考省份的考试中这种趋势还会继续。党和国家的大事是省考的历史背景,也是每位考生都应当掌握的重大形势,自然也是考试的命题点。因此,延考省份的考生要加大对于党史和时政考点的关注力度,特别是对2021年新出现的名词、术语、现象等掌握清楚,不要等考试出现方觉得复习不到位。另外,法律的题出也结合了新法,例如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大家要对新出现的法律加以了解。

第二、历史人文考查偏重于深层次

326考试中,历史人文的题目中出现了较难的题目,尤其是在历史人物、知名作品等评价这个点上,对大多数考生来说是个难点。这就体现出一种趋势,即这两块知识虽然常规,但是考查将会越来越深入细致,不仅停留在大事的考查上,还要让考生对大历史背景下的细节做判定。延考省份的考生要注重历史人文这块的细节考点把握到位。

第三、科技地理考查注重生活实用性

326省考常识的科技地理部分的题目更具有生活的实用性,铁路线路、生活中的小家电常识等内容成为命题人的青睐。这部分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测查,常规的物理、化学、地理等基础知识就可以答对题目。延考省份的考生要注重科技中实用性知识的积累,除了常规的初高中理科知识外,尤其要对疫情防控、疫苗接种、核酸检测等常见的生活实用知识做全面的了解,这部分测查的可能性会很高。另外,还要对我国近年来取得的科技成就有所了解,神州十三号、天宫课堂等科技热点,也极有可能考查到。

02

言语理解

通过今年326省考的言语考情可知,省考一直紧随国考的脚步,如2022年国考语句表达题目增多,今年的四川省考中语句表达的题量也增多;国考中经常喜欢考查细节理解中“未提及”的问法,如2022行政执法卷中55题“隔扇”。今年四川省考就出了两道类似题目来呼应国考(38题“类星体”和41题“数字经济”);国考中近年来喜欢考下文推断题目的变型,即给出一篇文章的引言或摘要,问下文谈什么(2022行政执法47题“督察院”),今年四川省考也考到了类似变型(34题“工业废水零排放脱盐”)。由此看来,省考考情容易向国考靠拢,各位备战延考省份考试的考生可以据此参照一下国考的考情与命题趋势。

除此之外,今年的326省考还出现了主旨题目的变型问法“这段文字最可能回答的问题是”(30题“孩子的大脑”和44题“儿童学习语言”),实际上考查的还是对于整段文字的概括和总结。不难看出各地省考今年来对于各种题型的变化尝试一直是存在的,但这种尝试一般是个别的,且最终还是指向我们学过的知识,这也告诉我们在考场上遇到变化不要慌张,仔细理解提问方式,找到与我们平时所学相同的点,也是能够把题目做出来的。

03

数量关系

数量关系方面,观察延考省份过去五年的考试重点,主要集中于基础应用问题、几何问题、排列组合问题和概率问题,再看今年326公务员省考的考试重点,增加了对工程问题、最值问题、数列问题的考查,这样我们可以预测延考省份的数量关系考查内容可能依然主要围绕基础应用问题、排列组合与概率问题和几何问题,但很大概率会增加对工程问题、最值问题的考查。

判断推理

在已经结束的326省考的行测试卷中,判断推理部分的试题依旧以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和逻辑判断四个部分的形式出题。可见这四个部分在省考中已经成为较为成熟的考查形式,而且各模块题量较之往年也无较大变化,已经完成考试的三个省份均与以往的出题量保持一致。所以,延期考试的考生们无需紧张,延期带来的只是时间上的变化,试卷整体的考查形式应该不会发生较大的变化。

下面我们来根据判断推理的四大模块,详细地分析一下已经完成考试的这三份试卷中的出题趋势,为后面的备考提供参考。

(一)图形推理

图形推理部分,出现的题目均为常考规律,如数量类、位置类和重构类等,相信这些规律我们在备考阶段已经熟记于心;但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图形出现的形式有了更大的创新,比如在黑白块中考查一笔画、在彼此分离的小图形元素中考查线的数量、在立体图形中考查动态位置等,这些新的变化在图形特征上做了迷惑我们的设置,让我们无法直接根据图形特征快速锁定答案。

因此,延期省份的考生们,应该做好十足的准备,既要重新对近几年的省国考的图形推理进行重新整理,也要做好题目规律无法一击即中,需要多给时间的心里准备。

(二)定义判断

定义判断部分,题目设置相对较为简单,以四川省考为例,选非题仅出现3道,多定义题目仅为2道,相对于22年国考中出现较多的统计学名词与图表相结合的题目,326四川省考的题目可谓中规中矩。

但广大考生仍需要注意,326省考题目的难度适中,但这就为延期省考的题目留下了难度提升的空间,我们也需要做好应对高难度题目的准备。

(三)类比推理

326四川省考的类比推理部分仅为5道题,符合四川省考出题的一贯题量。5道题目中却完全涵盖四大常考的类比推理逻辑关系,外延、内涵、语义、语法均在题目中出现,当然交叉关系、内涵关系仍旧是考查重点。

还在备考的省考考生,需要在理清整体类比推理的知识体系后,多多积累往年真题中有关生活常识、学科常识方面的知识。

(四)逻辑判断

逻辑判断的10道题目中,论证仍旧占据大半江山,但其他题目中也对翻译推理、真假推理、平行结构和分析推理进行了考查。考生在后续备考时,除了把精力放在论证题目外,也要时时回顾翻译推理、真假推理等其他常考题型的基础知识与解题技巧,保证自己的做题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