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股票

中小银行存款利率将下调,我们如何应对?

2022-11-15 00:03热度:331

中小银行存款利率将下调,我们如何应对?

相比于大型国有银行,中小银行在利率方面的自由度还是比较高的,存款利率如此,贷款利率也是如此。

由于为了争夺存款,中小银行都在利率和费用等方面,采用了不太正常的手段,明里提高利率,暗里增加返还费用,结果,导致存款成本上升,最后要体现到贷款成本上。为什么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很高,也与银行用利息、费用等拉存款有着很大关系。

因此,中小银行存款利率下调,只是一个表象,更多情况下,中小银行在拉存款时,仍然会采用一些不太规范、不太正常的手段,因此,一定要注意,既要防止不规范行为,避免自己遭受损失;另一方面,监管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避免影响市场秩序,避免发生风险,只有这样,金融市场才会越来越稳定,金融风险才能得到有效防范与化解。

2022年4月,不少中小银行收到通知,鼓励它们把存款利率浮动上限下调约10个基点。

为了搞清楚,我们要从头说起。

我们之所以愿意把钱存在银行,是因为银行会给我们利息。至于利息给多少,是根据存款利率算出来的。在上世纪90年代,所有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都是一致的。就像去饭店吃饭,虽然饭店有大有小,可是价格竟然是一样的。

因为当时我国存款利率改革尚未放开,存款利率由央行发布的基准利率决定。各家商业银行无权调整,存款利率不准上浮也不准下调。到了2004年10月,我国放开了除城乡信用社以外的各商业银行存款利率的下限。

2012年监管开始允许金融机构上浮存款利率,但上浮幅度最高不超过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这时候,各银行的存款利率上浮比例可以不一样。一般来说,大银行允许上浮的比例少,中小银行允许上浮的多。但都不能大于最高限额。

等到2014年11月22日,上浮最高幅度进一步调整为1.2倍。2015年3月1日调整至1.3倍。2015年5月11日调整至1.5倍。到了2015年10月24日则全面放开了存款利率上限。这是利率市场化改革迈进了重要一步。此时,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在形式上就可以宣告基本完成了。

这是因为,虽然在存款利率上浮比例放开后,各银行对于自身的存款利率有了自主决定权,中小银行能通过提高自身的存款利率来吸引客户,增强与大银行的竞争力,但是,有个问题,实质上,很多银行还不具备存款利率的定价能力,如果个别银行一味提高存款利率只会导致恶性竞争。

美国在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就曾遇到类似问题,银行恶性竞争导致利差大幅下降,最终纷纷倒闭。所以,借鉴国外的经验教训,防范推进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引发的金融风险,我国成立了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组织,全行业继续实施存款利率行业自律。

不同地区不同类型银行约定存款利率上浮的自律上限,对存款利率继续构成了一个无形的控制线。在这个控制线下,大部分银行按照基准利率上浮1.4倍,部分银行经申请后可上浮最高至1.5倍。

定价自律机制有点类似“利率同盟”的市场自律组织,对各银行自主确定价格进行自律管理。定价自律机制的存在,为推进利率市场化的顺利实施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2021年6月,存款利率定价方式又进行了优化调整。存款利率的上限由“基准利率✖️倍数”调整为“基准利率+基点”。而且对不同类型银行、不同的存款期限设置了不同的最高“基点”上限。

本次下调并不是强制的,但做出调整的银行,在相关考核上会更有利。这次下调的目的,主要是通过降低银行资金成本,可以为银行进一步扩大信贷投放、推动贷款利率下行提供空间,从而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