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宏观

立体农业是未来农业发展的趋势吗?

2024-05-01 07:49热度:3560

我想会的发展科技农业, 这个用地面积集约化,可以提高地的利用率,高产.品质好.生长周期短,不怕自然灾害,减少劳动力降成本易管理等,这个需要在温室里面种植,基质栽培.水培一体化或雾培,这个模式不会有病虫害,避免了药物残留,同时还可以做到观赏效果

感谢悟空秘书的邀请!

立体农业是不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我觉得这是一个带有探索性质的问题。我简要就我的理解来分享一下我对本题的理解。

一、什么是立体农业

立体农业,简单来说就是现代农业的新概括,本质仍然没变。利用各类农作物或者养殖动物各自的生长时间差、空间差的规律,把田亩资源、淡水资源或者山林资源,集中起来通用过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立体空间多维度经营的一种新型农业方法叫立体农业。

二、立体农业的特征有哪些

1、立体农业本质上就是多层次性的结合运动,通过把农牧连接融合,利用各农作物间互惠共生关系,运用其各自在季节、时间、空间上的变化规律彼此补缺,发挥群体系统高效的经济价值优势;

2、充分利用阳光、水、气、热等自然资源,以最少的资源投入,获得产出倍数的经济与物质收益;

3、立体农业具有可节约农业系统生产力,减少农业资源发展不协调、不高效的浪费,产出最大的农业效益,补缺从事农业人口越来越少的局面。

4、有利于生产、经济、社会、生态四种效益同步增长。

三、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

1、由机械化半机械化农业逐步向自动化农场转型发展。

在华北平原、江汉平原等地基本实现了农业的机械化和半机械。比如机械播种插秧、飞机播种、机械收割、机械犁田等都是机械化农业的标志。目前也有部分地区逐步向自动化农业方向探索发展,特别是苏浙太湖平原农业模式转型最快,技术发展最为先进,部分地区已经缠着体量较大的自动化农场迈进。

2、江汉平原推广:“一田双收、一田两用”就是逐步向立体农业发展的雏形(即一块田一季稻一季龙虾两种收入)。

在江汉平原一带,尤其以湖北监利、荆州、潜江、汉川、仙桃等地,逐步推广稻虾养殖技术,利用稻谷生长的规律和季节特点,稍加改造稻田后养殖小龙虾,这就是典型的立体农业模式,利用了稻谷和小龙虾之间在季节、时间、空间上的特点,两者之间互为促进、互惠共生。但是这种立体农业在产业链上虽然相对成熟,但养殖技术相对传统落后,效率低下。

3.大多数在立体农业效率上实现了转型,但是在季节气候和空间利用上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华北平原,大部分地区田块资源都还仅限于种植单一农作物,采用了机械化和半机械化作业效率得到了高,但是受限于地区温度或者水源,时间差、季节差、空间差的利用价值有限,发展其它农资产品在其所需的种植条件上受到了限制,无法短期实现“一田两用、一田双收”的初级立体农业模式。

四、未来农业发展的集中形态

1.利用先进的农业管理技术和经济物种的季节特征,推进农田立体集中利用、立体开发的方向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从事农业人口降低,依靠农业养家糊口人群越来越少,农业整体生产管理效率低下。但我国人口众多,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是我国的重要国策,未来国家将会调整农业政策模式,采取土地集中管理、集中开发、整体规划的农业思路,探索更先进的一田一湖一地两用多用的新型未来农业形态。

2.全力提升和普惠水体形态养殖技术,完善升级现有的虾蟹混养等水产复合养殖形态,推动水体形态农业在空间、季节和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模式的发展。

3.鼓励农村尝试利用家宅屋顶、庭前屋后、阳台楼宇的有限空间种植生态蔬菜农业,促进发展家庭单位的蔬菜品种自给自足,预留更多的田块租赁或者承包来发展更有高效经济价值的农业。

总之,立体农业是未来资源越来越紧缺的必然发展趋势,一田多种、一水多养将是未来农业发展的核心思路。未来不仅资源越来越少,从事农业人口也会越来越少,推动向更为先进的农业形态转型,是当下新一代农人的责任与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