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宏观

疫情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

2023-12-05 19:10热度:1357

5月9日,人民银行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总体来看,今年以来货币政策主动应对,靠前发力,增强前瞻性、精准性、自主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不断提升。
报告分析了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介绍了下一阶段货币政策的执行方向。报告还围绕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等重点工作做了说明。
经济环境不确定性上升
报告指出,为应对国内外形势的不确定性影响,报告期内人民银行主动作为,靠前发力,引导金融机构合理投放贷款,实现一季度贷款同比多增,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提供有力支撑。
数据显示,3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207.0万亿元,同比增长11.0%,比年初增加8.5万亿元,同比多增4663亿元。贷款利率方面,3月,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为3.70%和4.60%,分别较上年12月下降0.10个和0.05个百分点。3月,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65%,同比下降0.45个百分点。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实现进一步降低。
展望未来,报告认为,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和俄乌冲突导致风险挑战增多,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从外部看,国际地缘政治局势紧张,造成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供应链和国际贸易受阻;主要发达经济体通胀屡创数十年新高,正在加快加码收紧货币政策,可能带来新的扰动和溢出效应;全球疫情还在蔓延,给世界经济复苏带来波折和挑战。
从国内看,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近期疫情点多、面广、频发,对经济运行的冲击影响加大。餐饮、零售、旅游等接触型消费转弱,部分领域投资仍在探底。一些企业出现停产减产,市场主体困难明显增加。货运物流和产业链供应链运转出现摩擦,经济循环畅通遇到制约。
报告表示,下一阶段,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稳字当头,主动应对,提振信心,搞好跨周期调节,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落实好稳企业保就业各项金融政策措施,聚焦支持小微企业和受疫情影响的困难行业、脆弱群体。
市场化调整机制推动利率下行
今年4月下旬,六大国有银行及大部分股份制银行纷纷下调1年期以上期限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利率,部分地方法人机构也相应作出下调,这一变动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对此,人民银行在本期报告中介绍了变动背后的缘由及深意。
根据报告,2021年6月,人民银行指导利率自律机制优化存款利率自律上限形成方式,由存款基准利率乘以一定倍数形成,改为加上一定基点确定。这既维护了银行存款利率的自主定价权,也有利于引导降低中长期定期存款利率,优化定期存款期限结构,促进市场有序竞争。
然而由于存款市场竞争激烈,实际执行中,很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利率接近自律上限。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市场利率有效传导,存款利率难以跟随市场利率变化。因此,今年4月,人民银行指导利率自律机制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自律机制成员银行参考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债券市场利率和以1年期LPR为代表的贷款市场利率,合理调整存款利率水平。
报告指出,新的机制建立后,银行的存款利率市场化程度更高。在当前市场利率总体有所下行的背景下,有利于银行稳定负债成本,促进实际贷款利率进一步下行。多家银行下调大额存单利率即是新机制运转后的结果。根据最新调研数据,4月最后一周,全国金融机构新发生存款加权平均利率为2.37%,较前一周下降10个基点。
据了解,下阶段人民银行将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优化央行政策利率体系,加强存款利率监管,着力稳定银行负债成本,发挥LPR改革效能,推动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推动非金融企业有效隔离金融与实业
今年3月,人民银行批准设立中国中信金融控股公司和北京金融控股集团的金融控股公司,推动非金融企业有效隔离金融与实业,防范风险交叉传染。
在报告中,人民银行明确,将依法依规开展已受理企业的审批工作,继续稳妥有序推动其他符合条件的企业申设金融控股公司。
报告指出,金融控股公司往往体量较大、业务多元、组织架构复杂、风险外溢性比较强,需要从宏观、整体和系统关联的视角对其实施监管,由此成为宏观审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做好相关监管工作,必须做到以下四点:
一是坚持金融业是特许经营行业的理念,做好准入管理。非金融企业若实质控制两类及以上金融机构,且所控制金融机构的类型和资产规模符合规定情形,应当依法设立金融控股公司。
二是坚持穿透原则,对股东和股权结构实施监管。金融控股公司股权结构应简单、清晰,可穿透识别实际控制人和最终受益人。
三是实施并表管理,关注利益冲突、风险集中、风险传染等集团特有风险。推动集团整体及其附属金融机构保持充足的资本水平,完善各层级公司治理架构,规范关联交易管理。
四是明确风险隔离要求,在金融控股公司大股东、金融控股公司及其附属机构以及各附属机构之间建立风险隔离机制,加强“防火墙”建设。
报告介绍,目前已有多家具备设立情形的企业正在以申设金融控股公司为契机,摸清家底,推动金融与实业隔离,确保拟设金融控股公司的股东资质合规,确保组织结构、相关制度等符合设立条件。
下一步,人民银行将加快完善金融控股公司监管配套细则,稳妥有序推动具备设立情形的企业申设金融控股公司,依法依规开展行政审批,并对经批准设立的金融控股公司实施持续监管,加强与相关部门的监管合作和信息共享,推动金融控股集团稳健经营。
本文源自中国银行保险报
,force_purephv:0,gnid:9cf1056ef2cc28aad,img_data:[{flag:2,img:[]}],original:0,pat:pdc,mass_leader,piece_72time,art_src_3,fts0,sts0,powerby:pika,pub_time:,pure:,rawurl:,redirect:0,rptid:6f0d1427824c3e36,src:金融界,tag:[{clk:keconomy_1:存款利率,k:存款利率,u:},{clk:keconomy_1:货币政策,k:货币政策,u:},{clk:keconomy_1:疫情,k:疫情,u:},{clk:keconomy_1:人民银行,k:人民银行,u:},{clk:keconomy_1:lpr,k:lpr,u:},{clk:keconomy_1:中国,k:中国,u:},{clk:keconomy_1:实体经济,k:实体经济,u:}],title:《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发布 货币政策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疫情期间,政府都采取了哪些货币政策来调整经济? - :报告10大核心要点如下: 1、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灵活适度; 2、充分发挥再贷款再贴现政策的牵引带动作用; 3、持续深化LPR改革,有序推进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 4、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

人民币升值的影响?近来人民币升值很快,它对国民经济有什么影响啊? : 我们不妨看看欧元之父罗伯特・蒙代尔在去年的一个演讲中谈到《人民币坚持不升值有12大理由》,我觉得他的言论是有说服力的,蒙代尔为人民币升值的不利后果总结为12点:其中对中国国内的不利影响有7点,分别为延...

谈谈你对我国当前金融形势的认识?如何防控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 :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金融数据报告指出,当前中国经济并未受到地震灾害的明显影响,金融市场总体平稳.其中,5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同比稳步增长,当月新增贷款持续增加,银行存款大幅增长,银行间市场...

如何分析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对人民币汇率及国内金价的影响呢? :2019年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主基调应该是进一步宽松,尤其是中美贸易摩擦给中国经济带来的下行压力也使得人民银行不得不选择“开闸放水”.从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来看,会议并未提及“稳汇率”,这不免令市场...

货币政策有什么作用?: 货币政策有什么作用? 从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的实践经验看,货币政策有两个显著 的功能:一是总量目标调节;二是适时微调. 一般情况下,货币政策不考虑结构问题,...

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有哪些? - : 今年十月份,我国的相关专家在线上举办了我国疫情后发展复苏的讨论会议.有专家表示,在过去的三个季度里,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大部分取得了积极健康发展,很多领域已经摆脱了疫情的影响,将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是可持续的.打开网易新...

我国货币政策手段的使用及其原因;对近期货币政策效果的评价 - : 正确判断和全面把握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必须充分了解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趋向.无论对于中国经济还是世界经济,整个2008年都是动荡不安充满挑战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中国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也经历了频繁的调整,具体体现在政...

利率的期限结构是什么,对金融机构的影响 - : 利率的期限结构是指各种利率期限相同的利率之间的相互关系,即债券的到期收益率与期限之间的关系.利率市场化对国有银行的影响利率市场化改革蕴藏着风险,也孕育着机遇.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留给中资银行的过渡期已为数不多,而能否用活利率杠杆,能否按照市场化方式运作银行资金,也是中资银行能否在未来取胜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金融企业来说,利率市场化可能产生多方面的风险,它对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制度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