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互联网

银行与互联网金融争储,谁能赢?

2023-07-23 14:57热度:5412

最后胜出的,一定是使用互联网技术的银行。互联网金融,说到底只能算是实验性质的,根本撼动不了银行的地位。国内所谓的“互联网金融”搞的轰轰烈烈,你看国外反而没多大动静,为什么?是因为国外对于这一块比较保守。大量事实证明,“互联网金融”还是不太靠谱,骗子混迹其中,导致投资者损失惨重。

与此相对,互联网金融形成对银行的冲击,但也教会了银行使用互联网技术。银行的财力更雄厚,管理更规范,如果采用与“互联网金融”一样的技术,那“互联网金融”还有生存空间吗?如果一定要说有,那么这个空间肯定是存在于未被监管的“灰色地带”。

目前,纯粹是无实体的“互联网银行”在国内还没有出现,国外已经有了。但是,说到底这还是银行,但凡是银行受到的监管肯定非常严厉。这是银行与“互联网金融”最大的区别。

我是空谷寒潭,与您分享我的观点。

什么叫互联网金融?到底有什么作用啊?

互联网金融(ITFIN)是指以依托于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以及搜索引擎,app等互联网工具,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一种新兴金融。互联网金融不是互联网和金融业的简单结合,而是在实现安全、移动等网络技术水平上,被用户熟悉接受后(尤其是对电子商务的接受),自然而然为适应新的需求而产生的新模式及新业务。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区别不仅仅在于金融业务所采用的媒介不同,更重要的在于金融参与者深谙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髓,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工具,使得传统金融业务具备透明度更强、参与度更高、协作性更好、中间成本更低、操作上更便捷等一系列特征。[1] 理论上任何涉及到了广义金融的互联网应用,都应该是互联网金融,包括但是不限于为第三方支付、在线理财产品的销售、信用评价审核、金融中介、金融电子商务等模式。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已经历了网上银行、第三方支付、个人贷款、企业融资等多阶段,并且越来越在融通资金、资金供需双方的匹配等方面深入传统金融业务的核心。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最基本功能是融通资金,资金供需双方的匹配(包括融资金额、期限和风险收益匹配)可通过两类中介进行:一类是商业银行,对应着间接融资模式;另一类是股票和债券市场,对应着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模式。这两类融资模式对资源配置和经济增长有重要作用,但交易成本巨大,主要包括金融机构的利润、税收和薪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