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聚焦

你们打评级团长经常说的是什么

2023-11-04 22:26热度:4124

来喊火DK 来扛旗德,来各种奶有木有

信誉评级怎能成公权私器?

人们质疑的焦点有很多,包括评级标准有失妥当,信用数据缺乏透明,奖惩措施难以落实等等。但归根究底,政府行政思维主导,使得信用评级沦为公权的私器,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其行之不远的命运。

  尽管推出信用评级制度的目的是纠正民风、官风,但政府牵头难以避免融入浓厚的主观色彩,更多出于方便政府管理的考量,而背离了信用体系的本意。比如,将招商引资、闹访缠访列为加分扣分标准,纯粹是为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而与“信用”二字风马牛不相及;规定被评诚信级别在入学、就业、低保、社会救助等方面优先照顾,不诚信级别在资格审核、执照审核、政策性扶持、救助项目中不予考虑,则属于运用行政手段,对公众实行利益绑架,迫使其遵守所谓的信用标准。

  真正的信用制度,应该是“从社会上来,回社会上去”,由专业的社会中介机构采集和共享资信信息,把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行为置于全社会的监督下,形成“守信者一路畅通,失信者寸步难行”的社会氛围。睢宁由政府主导的信用评级,从一开始就面临原点错误的问题。

  一方面,对“信用”的界定带有鲜明的政府立场,引爆了舆论对此的质疑浪潮。同时,诸如就业、低保是公民理应享有的权利,擅自决定“评级高者优先照顾、评级低者不予救助”,既违背了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也无法赢得社会的认同,自然难以落实下去。此外,由于政府征信的不客观、不专业,相关数据完全是在行政内部封闭运作,无法服务于更多商业结构。当地银行负责人坦言,实际批贷中从未遇见谁因为在政府那套征信记录中有问题而被拒绝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