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金融

北京机场爆炸事件(02年国航空难)

2023-09-18 18:40热度:211

2002年4月15日,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一架飞机上,一个韩国旅行团的成员正对导游发着火,导游由于自己的工作失误给大家带来了不便,正给大家陪着笑脸。

谁也不会想到,即将到来的飞行旅程正是一场震惊国际的空难,正是由于导游的无心之失,让旅行团的大部分成员得以活命。

一次轻车熟路的飞行

2002年4月15日,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早已开始忙碌起来,6点钟吴新禄已经来到机场和同事打着招呼。

今天他要执飞129次航班,由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飞往釜山金海机场,2个小时的里程,对于老牌飞行员吴新禄来说是小菜一碟。

吴新禄拥有6497小时的飞行经验,在飞行员中属于老大哥级别的存在,和他搭档的副驾是高立杰,拥有5295个小时的飞行经验。

上午8:00,155名乘客11名机组人员全部登机完毕,空姐关闭舱门,驾驶室里机长和副机长在做最后的确认工作。

8:37分,机组和塔台联络请求起飞,获得塔台同意后准时起飞,北京当天万里无云十分适合飞行。

由北京到釜山虽然跨国但属于短距离飞行,2个小时后已经接近釜山金海机场。

机组人员开始和金海塔台联系确认降落时间和跑道,韩国属于半岛国家三面环海气候受海洋影响很大。

当天金海近地面气温降低,受海洋影响近地面开始起雾并伴随小雨,因此能见度很低。

11:20分飞机与塔台最后确认降落跑道,塔台给出36L跑道允许降落,机长开启手动驾驶缓慢降低飞机高度,由于近地面能见度过低,第一次降落失败。

飞机只能复飞,继续与塔台联系准备二次降落,在此过程中飞机一直在机场上空盘旋寻找最佳降落点。

长时间的盘旋飞机上乘客有些急躁,机舱出现躁动情绪,机组人员并未及时给予安抚。

一次急躁的降落

长时间的盘旋、近地面的大雾、机舱内乘客暴躁的情绪都在影响着机长,吴新禄以往的起飞降落经历都是干脆利落的,从未遇到过这种情况。

多年的飞行经验让他努力克制自己的情绪,转头询问同事与塔台沟通的情况。

“塔台又开放了18R跑道,允许我们降落,近地面正在下小雨,大雾暂时不会消散。”同事给吴新禄报告了从塔台那得到的消息。

“没事,正常降落。”吴新禄回复到,就在他扭头说话的功夫,飞机的高度已经降落到警报高度。

转回头看见警报灯亮起,吴新禄心头一慌,连忙指挥副驾:“快,拉操纵杆,复飞,让飞机复飞......

吴新禄最后的声嘶力竭并没有能让飞机复飞,最终飞机撞上了金海附近的山上,撞击引起油箱爆炸,巨大的爆炸声惊动了塔台。

看着从雷达上消失的飞机信号,塔台工作人员立即呼叫救援,3000名救援人员紧急赶赴现场。

飞机残骸一片焦黑,连土地都染成了黑色,大多数乘客已经遇难,有些乘客的躯体都不完整了。

强忍着痛心和不适感,救援人员依旧抱有一丝希望,希望在飞机残骸下能有幸存者。

因导游失误逃过一劫的众人

虽然看着爆炸后的残肢断体大家明知生还的机会不大,但还是不死心地翻找着,终于在离爆炸中心几公里外的一部分机体残骸中,找到了幸存者。

搜救人员兴奋地跑过去,看见这部分飞机残骸并没有遭受爆炸的迹象,应该是爆炸前脱离了飞机。

救援人员赶到前,有一位满头是血的中年人正在奋力扑救其他乘客,医护人员赶到后请求为其包扎被他谢绝。

他是一个旅行团的导游,正拼尽全力解救他的团员:“我把他们带出来的,有责任将他们安全地带回去,我要救他们出来。”

看着“狼狈”的导游,团员们心生愧疚,上飞机前他们还在抱怨导游做事不认真,因为他的失误导致大家差点误了飞机。

原来他们是一个韩国旅行团,目的是到北京旅游,4月15日是返程的日子。

一行人到机场后准备登机,导游发现自己将团员的护照落在了酒店,于是自己返回酒店取护照,一来一回耽误了很久,导致大家最后登机。

当时在飞机上可以自己选位置,他们登机晚,好位置早就被选光了,只剩下后排座位。

上了飞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抱怨起导游,导游觉得因自己的失误给让大家旅途不愉快很是自责,不停地给大家赔礼道歉。

没想到飞机遇到空难,正是坐在后排远离爆炸中心救了他们一命。飞机坠地后导游受了伤血流不止,本可以自己先去医院,但是他只是抹了两把脸上的血,就开始积极营救大家。

全机166人,此次事故造成129人遇难,37人生还其中大部分是旅行团的人。

调查组公布引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有:

1、机组人员缺乏紧急情况的应急处理方案,在空中盘旋过程中机长手动操作不当导致飞机偏离预定航道。

地面能见度低降落困难,未及时联系其他机场降落。

2、韩国釜山金海塔台的空管当时属于见习期,没有执业资格对出事客机不了解,下达了错误指令。

3、机场雷达和助航灯系统存在问题。

每一次的空难都是一次触目惊心的教训,希望公共安全中每一个细小环节上的人员都担负起自己的责任,保护公共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