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科技

中国科技发展世界第几

2023-12-02 16:09热度:5715

我国的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位。75%的主要工农业产品位列世界第一。但是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不高,低技术含量的“三高”产值比较大,房地产市场畸形,卖地财政现象比较普遍。经济结构不合理,制造业比例过大。造成对资源环境的极大的消耗和污染。这是比较值得注意的。但是自2006年以来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形成了科学发展的共识,我国的经济结构正在深刻的调整。我国高科技在世界是占有一席之地的。中国的总体科技实力是世界第四位。创新能力世界第二十四位。研发能力世界第二十一位。我国在新能源开发应用、载人航天和空间技术、高性能计算机、生物技术方面取得了一批在世界上一流的成果。中国的基础科研是短板,基础研发能力是世界第三十五位。工业方面自主创新不足,我国许多高技术尖端工业产品依赖进口,比如高精度数控机床,进口的依赖程度在2005年达85%,现在也得在70%左右。 有鉴于此党和国家领导人特别重视科学技术的研发,现在我国的研发经费占到GDP的1.5%左右。未来还会更多。我们想未来十年内中国的科技实力将会有质的跨越。 中国正在努力!

如何测度科技进步贡献率?

  科技进步贡献率是指广义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 献份额,它反映在经济增长中投资、劳动和科技三大要素 作用的相对关系。其基本含义是扣除了资本和劳动后科 技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科技进步贡献率能够 反映经济结构调整的变化情况,是反映科技进步对经济 社会发展贡献的一项综合性指标。
  对这一指标的监测,将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对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一般采用的是索洛余值法。这一 方法用于长期监测具有优势,能够反映科技对经济增长 的作用。但短期而言,由于它与投资、劳动要素投入变动密切相关,测算结果往往具有较大波动性。
  特别是在经 济调整,如金融危机时期,由于投资的异常增长有可能导 致科技进步贡献率的较大变化。通常的做法是对异常的 数据波动进行技术处理,来对测算结果进行修正,以客观 反映科技进步的贡献。本次规划目标制定过程中,采用了与中长期科技规 划战略研究相同的测算方法,并对个别年份异常的数据 波动进行了技术处理。
  对2004—2010年间我国科技进 步贡献率测算结果表明,《科技规划纲要》实施以来到 2008年,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逐年快速上升,由2004年 的39。 9%增长到2007年的48。 8%。受国际金融危机影 响,2008和2009年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略有下降,但随 着我国经济的率先复苏和科技创新战略的有效实施, 2010年我国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增长到49。
  
   1%。同时,根 据“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草案中提出的GDP 年均增长率预期指标,测算出2015年的科技进步贡献率 为52。3%。考虑到“十二五”时期转型发展和结构调整的 要求,因此在规划目标中将科技进步贡献率具体表述为 “力争达到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