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什么是把脉中国宏观经济?

2023-09-15 05:03热度:6019

   经济发展是有周期的。国际上通行认为,一国GDP增速连续4个季度下滑,则可认定该国经济步入衰退期。我们已经连续5个季度下滑了,进入衰退周期这个判断应该没有争议。这个衰退周期还有多长?会衰退到什么程度?各方对此意见不一。  在此背景下,一系列猜测、质疑以及放松调控的呼吁甚嚣尘上。
  6月10日,当所有当月经济数据面世之后,两个基于事实的结论随即无争议地诞生:经济没有想象中那么差;调控不如期待那么猛。  增速下行仍然是多数经济数据以及GDP的主要路线,但出口强力回弹不禁让人眼前一亮:5月出口数值不仅创下历史新高,同比增长也是年内首次回涨至10%以上。
  除此之外,虽然消费和投资继4月之后又均创下近年来新低,但增速下行态势有放缓企稳迹象。  最不让人放心的数据是工业增加值,它已经连续两个月在10%以下的超低增速运行,PPI连续同比负增长以及工业企业利润不佳说明需求不足正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掣肘。  目前经济下滑是一种多重因素叠加的一种产物,不仅具备输入型萧条的特点,还是内生性、长期性、整体性和扭曲性问题再现的一种产物,4、5月份这种加速态势体现比较明显。
    逆周期调控也选择在这一时点深入,此前的调控预期顺利演化成调控动作。5月不乏稳增长大事记,不仅迎来存准率下调,而且宏观调控基调向稳增长偏斜得以确证,财政补贴节能产品消费以及发改委加速投资项目审批紧随其后。  “新四万亿投资计划重来”“四万亿2。
  0版本再现”等类似说法开始见诸报端,只是官方很快澄清此说法不实,也说明了此轮调控意在稳增长而非保增长。  下半年、乃至未来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形势如何?硬着陆对于中国经济来说是否遥远?2012年GDP增速是在8%之上还是之下?这一系列的问题,不仅决策层在思考,社会各界包括投资者,也随时关注着。
    因此,对当前中国经济形势进行冷静、客观的分析与判断,就显得尤为必要。《每日经济新闻》将透过5月经济数据中投资、出口和消费这三驾马车的表现,邀请多位相关方面专家,剖析当下经济运行状况,研判其未来走势。目的是帮助我们的读者认清当前经济大势,以利于投资者作出正确的投资选择。
    总体判断,由于乐观程度不同,因此大家对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预估也有差别,但年内实现7。5%的增长目标实非难事,多数机构仍然将8%的增速,作为中国经济运行的参照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