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反映百姓生活最好的报纸是。。。。。

2023-11-05 04:01热度:2986

在中国目前还没有这样的报纸!——这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浅论城市生活类报纸版面的亲和力

报纸版面是报纸的“脸面”,是新闻导向和宣传内容的载体,也是一门宣传与传播的艺术。版面质量的高低,直接体现编辑的水平和报纸的品质。

如今十分流行的城市生活类报纸,大多定位于城市中有一定知识水平和一定经济基础的读者群。
  因此他们不仅对报纸的内容和质量有真实性、可读性、与实用性等诸多要求,而且对报纸的版面,也无不用“现代”的眼光去审视和评判。所以我们说一张好报纸,必定是“好版子”与“好稿子”的完美结合,必定有很强的贴近性与亲和力。

精品版面自然有经典风格。版面的风格,是一种成熟的标志。
  纵观国内无数成功的都市类报纸的版面,我们发现这些“好版面”既有亲近读者的“外秀”,更有贴近读者的“内美”。笔者认为,生活类报纸版面的亲和力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新闻当家,可读性强。报纸本身是新闻纸,因此新闻是报纸版面的主体。报纸版面,要迅速地用最典型的新闻事实向读者说话。
  没有“当家新闻”无以成为报纸,国内名牌都市类报纸都是以新闻立报,靠新闻当家。如四川《华西都市报》、湖北《楚天都市报》、河南《大河报》、陕西《华商报》、江苏《都市快报》等等,几乎天天有高质量的独家新闻,版版有高水平的连续报道、组合报道、舆论监督报道等多种形式的好新闻。
  而这些当家新闻中,又以本地新闻、平民新闻为主,报道体裁灵活多变,写作手法不拘一格,因此亲和力强,阅读率高。但是用什么样的新闻当家?是目前很多报纸特别是城市生活类报纸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既然是生活类报纸,就应该有更多的反映百姓生活的报道,切忌假、大、空的说教文章,也不能有“贵族化”的内容宣传。
  导向正确、内容丰富、贴近百姓的新闻,哪怕是小,哪怕不在版面上占“主角”,也同样能引起读者关注。

二、图文并重,两翼齐飞。文字是报纸版面的主体,但没有图片的版面毫无生气。在新闻版面中安排富有感染力的照片,既是报纸新闻本身的需要,更是强化版面效果的必要手段。
  文字与图片的合理穿插,相互咬合,显得整个报纸活泼大方,具有突出的视觉冲击力。特别是纸质媒体已进入了一个新的“读图时代”,人们对报纸的视觉感受越发明显。重要或重大新闻的图示化或图表化,逐渐打破了传统、单一、抽象的文字叙述模式,使版面既形象又美观,可谓一举多得。
  但图片的运用要合理和适度,不能随心所欲,更不能“文不够照片凑”,否则会适得其反。好图片一是具有新闻性,引人入胜,可读性较强;二是具有艺术性,楚楚动人,视觉冲击大;三是编排精巧,有情有景,整体效果好。

三、标题精制,眉清目秀。标题是版面的“眼睛”,犹如人的“眉目”,对版面具有“点睛”之功。
  好版面上的每一个标题都要十分讲究文采,用语要力求凝练、精准、形象、有味、活泼,突出报纸的个性和新闻的本质。标题的制作贵在“传神”,用最准确最精彩的词句把新闻传达给读者。不同的报道有不同的标题特征,如消息标题,讲求简练明快,生动活泼;通讯标题重在用语感人,思想深刻,文采飞扬;评论标题要求发掘教育哲理,强调内涵丰富,等等。
  标题编排要字号得当,字体适中。或厚题薄文,或长短相宜,总之都让人看后有赏心悦目之感。在标题上精耕细作,就能把最好的新闻拎出来,让读者一目了然,吸引读者往下看。

四、编排合理,美观大方。报纸版面的整体布局反映报纸版式的设计和创意水平。平衡、结称、对比、交合,是版面布局的基本要求,也是版面编辑的主要技巧。
  好版面是和谐的,和谐就是美的。就线条的应用来说,不同的稿件在组合时,应当赋予虚、实、粗、细、浓、淡、曲、直不同的特征,做到编排合理,框线醒目,让新闻的内在意义从版面上得以充分体现。现代报纸营销学研究表明,人们阅读报纸效果与人的视觉感受密切相关。
  彩色报纸阅读率相对较高,因为鲜艳夺目的色彩,最富有审美效果和视觉冲击。红、蓝、黄、绿、橙各具内涵,给人以不同的美感。黑白报纸的版面元素,只要合理应用,同样具有“意在像外”的作用。比如报纸主色彩的黑色,刺激强度大,版面趋向稳定、大气、沉着,特别吸引人;又比如报纸广泛运用的灰色,能突出板块效果,极富柔和、平实的韵味。
  因此报纸版面的美观在于合理编排,对版面元素的精心搭配。

五、个性突出,特色分明。没有个性就没有生命力。有的城市类报纸习惯于模仿,只要是别人有创意或新意的版式,就盲目地“拿来”,照搬照套,结果导致很多报纸版式大同小异。特别是一些地市级城市类报纸,“一阵风”似的学中央、省级城市报。
  当然不是说学习先进的东西不行,而是要因地制宜,在学习的基础上善于创新,突出自身个性和特色。《中国青年报》曾多次夺得中国新闻奖版面一等奖,其充满朝气和活力的版面风格自成一体,在稿件编排、照片运用、标题制作等方面都有独出心裁之处。要突出个性特色,就要注重研究报纸的受众群体,把握准市场定位。
  深受读者喜爱的《羊城晚报》,其版面设计、版面语言及新闻内容,在全国晚报中堪称独树一帜:活泼而不琐碎,庄重而不呆板,有趣而不落俗,因此受到读者和专家们的一致好评,曾连续多次夺取中国新闻奖版面一、二等奖。

六、以人为本,内容贴近。城市生活类报纸大都是市场化的报纸,而市场化更需要生活化。
  贴近受众的报纸,是最有市场的报纸,因此要切实讲求版面内容的贴近性。如今的报纸已不仅仅是给人们提供饭后茶余的消遣,而成为市民日常生活的一种信息和文化需要。因此报纸内容的选取,应以读者生活的需求作为重要标准。第一,关注民情和民生,让报纸成为读者生活的帮手。
  天下大事不能少,但涉及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柴米油盐问题,也是城市生活类报纸的重要内容。湖北《三峡商报》专门设有服务型记者,辟有服务性版面,24小时开通服务热线,大到下岗失业、社会治安、环境污染,小到社区停水停电、居民家庭矛盾等等,只要是读者的困难,报纸便通过各种报道方式全力帮助解决。
  这样,报纸离读者近,读者就更愿意把报纸当作自己生活的帮手。第二是提供信息和服务,让报纸成为读者“有用”的参谋。城市塞车、天气变化、菜价涨跌、街道停电等之类的信息,虽然称不上是什么特别大的或重要的新闻,但却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而自然是读者喜欢的内容。
  好的报纸决不会去迎合某些人低级趣味的“卖点”新闻,而是把主要版面用于提供大量实用的生活信息上,以满足人们关心生活、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多方面的信息需求。第三是亲近百姓,让报纸成为与读者沟通的桥梁。市民的意见、群众的呼声、读者的要求,在报纸版面上都应有一席之地。
  百姓的报纸不能脱离百姓,要与百姓同呼吸、心连心。《三峡商报》独创性地开辟大型新闻专栏“市民点将”,即每周在编辑部开通专线电话,请来政府职能部门的主要领导与市民直接对话,现场提问现场解难,然后用整版篇幅刊登“点将”实录,并追踪报道结果,在市民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同时受到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署等部门的高度好评。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