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云南省经济发展情况

2023-12-02 21:05热度:2741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面对种种矛盾和困难,围绕“两强一堡”战略,着力保增长、稳物价、调结构、惠民生、促和谐,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了“十二五”开门红。

全年除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略高于计划目标外,主要经济指标圆满完成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预期目标。其中,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3.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7.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7.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3%;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9%;城镇登记失业率4.05%;人口自然增长率6.35‰;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22%;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9.6%;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4.9%,涨幅居全国末位。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态势具体表现为以下11个方面:

(一)国民经济实现较快发展。全省生产总值实现8750.95亿元,是30年来最好水平。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10.8亿元,增长27.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929.6亿元,增长28.2%。经济效益总体保持较高水平。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较快增长,1-11月实现利润478.38亿元;在38个工业大类中,22个行业利润增长。

(二)扩大内需成效显著。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109.7亿元,增长27.4%。阿海、糯扎渡等一批重大项目得到国家核准加快建设。全省共争取到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的中央投资163.3亿元,超额完成年初130亿元的目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提高,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00.1亿元,增长20%。旅游业总收入1300.29亿元,增长29.7%。

(三)“三农”工作进一步加强。扎实推进十项科技增粮措施的落实,全年粮食总产量1755.6万吨,粮食实现连续9年增产。省级财政新增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2亿元,整合10亿元涉农产业发展资金用于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完成中低产田地改造357万亩。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722元,增长13.9%,创1997年以来最高增幅。

(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推进。烟草工业销售收入和利税双双突破千亿,铝、锡等有色金属深加工率提高,一批传统轻工业重大项目快速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成长,非公经济占GDP的比重由40.6%提高到42.1%。首次实现了国家重点支持的8个高新技术领域全覆盖,有力地支撑了我省产业发展。

(五)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仁和至丽江铁路实现建成通车运营,59条政府收费还贷二级公路基本建成,昆明长水国际机场主体工程及配套工程建设推进顺利,即将实现转场运营。滇中引水工程前期工作稳步推进,重点水源工程建设加快推进。中缅油气管道和石油炼化基地开工建设。风电产业迅猛发展,累计投产70万千瓦。

(六)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全省规划建设的248个治污项目累计完成202个;完成污水处理项目111个;完成垃圾处理项目91个。加强供水设施建设,供水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第二批1500个省级重点建设村省级补助项目实施完毕。贫困地区投入力度加大,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启动实施“十二五”兴边富民工程。

(七)社会民生得到较大改善。全省新增校舍面积308万平方米;呈贡新区9所高校有11万学生入住;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862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6.18%;文化设施建设累计投入中央资金1.6亿元,省级配套7913万元。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7.6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32万人。新建城镇保障性住房累计开工30.95万套;安排22亿元资金,补助农村危房及地震安居房共30万户。居民消费价格上涨4.9%,比全国低0.5个百分点。

(八)桥头堡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争取到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国发〔2011〕11号文件),召开桥头堡动员大会,制定贯彻落实国务院11号文件任务分解方案和实施意见;争取到多个部委、央企与我省签订桥头堡建设合作协议。

(九)改革开放继续深入推进。各项重点改革继续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可按期实现三年改革目标,积极研究电价改革试点省实施方案。对外贸易较快增长,全省对外贸易实现进出口总额160.5亿美元,增长19.6%,整体规模再创新高。

(十)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预计下降3.22%,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预计分别削减3.17%、3.22%、2.53%和0.87%。深入实施“七彩云南保护行动”、“森林云南”建设。

(十一)经济社会发展绘就新蓝图。全省“十二五”规划纲要描绘了“十二五”“五增长、五优化、三控制、两同步、一确保”的发展目标。我省钛产业进入国家三大钒钛资源开发利用基地,千万吨级炼油及石油化工项目、昆钢草铺项目、腾冲“三头在外”钢铁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列入国家重点产业生产力布局规划。

二、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宏观调控预期目标建议为: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2%以上;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7%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24‰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2%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5%以上。为实现上述宏观调控目标,重点抓好10个方面的措施:

(一)千方百计扩大内需,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一是着力发挥投资拉动作用。加大项目前期工作经费投入力度,提高审批效率和服务水平,优化调整投资结构,努力提高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抓好任务分解落实,建立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的总量目标和结构调整目标责任制。对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经费实施滚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二是积极扩大消费需求。贯彻落实好促进消费的政策,努力释放城乡居民消费能力。重点培育10个省级大型批发市场和20户大型流通企业。巩固和扩大房地产调控成果。三是强化运行协调,提供要素保障。加强经济运行分析、年度计划制定等工作,确保“十二五”规划目标分年度落实。强化煤电油气运水运行监测和调节,保障经济运行要素供给。

(二)全面实施桥头堡战略,推动云南实现跨越发展

一是推进专项规划研究编制。以11号文件为指导,统筹推进3个跨境经济合作区和5个边境经济合作区发展规划等一批重大专项规划编制工作。二是开展政策措施的细化研究。对11号文件16项任务和30条政策措施逐一提出细化落实方案。三是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启动一批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推动一批桥头堡重大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加快推进一批在建项目。四是推动国家尽早出台《桥头堡建设总体规划》。五是协调召开部际领导联席会议。六是继续争取国家倾斜支持,落实国家支持桥头堡建设的各项政策措施。

(三)抓好“三农”工作,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一是稳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力争粮食播种面积不低于6500万亩,总产量增加50万吨,早日把云南建成全国粮食主产省。二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鼓励和支持农业科研机构与农业龙头企业间的合作,加快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三是夯实原料基地,壮大龙头企业,培育特色品牌,强化公共服务支撑,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四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完成300万亩中低产田地改造、400万亩中低产林改造任务、新开工40件水源工程和40万件以上“五小水利”工程。五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一是着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着力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率先在具有比较优势和特色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上取得突破;巩固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打造云南特色烟草文化;优化发展化工产业;加快发展轻工业。二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等生产性服务业。三是积极落实差别化产业政策,编制云南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规划报国家审批。四是提升园区经济的产业集聚和放大效应,全面落实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五是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出台实施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决定,建立县域经济发展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争先进位的机制。六是深入实施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以云南科技创新园为重点,打造国家科技创新与技术转移基地。

(五)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发展基础

水利方面,加快推进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建设,加强骨干水源建设。铁路方面,推进成昆铁路扩能改造等项目前期工作,抓好云桂铁路等重点在建项目建设;推进昆明市轨道交通建设。公路方面,加快大丽等在建高速公路项目的建设,蒙自至文山至砚山等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民航方面,确保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全面建成并转场运营。水运方面,积极实施澜沧江五级航道整治二期工程,抓好全省内河重点港口工程收尾工作。能源方面,加快推进重点煤矿建设;继续加快大江干流水电项目建设和前期工作,中小水电实现科学有序开发;推进中缅油气管道及1000万吨级炼化项目建设。

(六)以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全面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一是培育增长极。加快滇中经济区一体化进程,抓紧编制实施“六群七廊”规划,使我省形成以滇中为引擎,6个城市群为依托,7条经济走廊为连接的区域发展格局。二是切实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进一步规范空间开发秩序,逐步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的空间开发结构。三是高度重视省际边界地区发展,促进省际边界地区跨越式发展走上良性轨道。

(七)加强价格监管,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

一是积极保障市场供应。认真落实《2012年云南省稳定物价保障市场供应责任书》,保障重要商品供应和价格稳定。继续完善和落实“米袋子”、“菜篮子”行政首长负责制。二是努力降低流通成本,实现农副产品从田间地头到餐桌低税收、低收费。三是增强价格调控能力。加快建立省级及州市价格调节基金,适时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确保低收入群体生活。四是加强市场监督,维护市场价格秩序,确保社会稳定。

(八)统筹推进各项改革,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

一是深化各项改革。进一步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推进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领域改革,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国企改革,积极推进财政、金融体制改革,深化昆明、红河综合试点改革等重点改革。二是积极扩大开放。以桥头堡建设为龙头,加快推进沿边开放和招商引资,全面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优化对外合作平台,加快外贸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招商引资步伐,着力打造沿边开放新格局。

(九)加大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力度,促进可持续发展

一是加强节能降耗。进一步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严格限制承接“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产业转移;对有色冶炼、钢铁等行业加大关停、淘汰力度。二是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继续加大以滇池为重点的九大高原湖泊水污染防治力度,强化三峡库区上游工业水污染防治和铬渣治理项目的管理。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加强节水工作,研究制定节水政策,实施一批节水重点项目。三是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全面实施低碳发展十大重点工程,推动低碳试点省建设。

(十)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是全面发展社会事业。确保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0%,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族地区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办学条件,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进艰苦边远地区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继续实施“光明工程”;加快社区服务基础设施和养老居家设施、小区老年服务中心建设。二是促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深入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提高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加快清理对文化企业的各种不合理收费。三是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重点推进兴边富民工程“五大任务”、“十大工程”和“十项保障”建设,促进藏区长治久安和跨越发展。四是提高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力争全年实现新增就业岗位100万个以上;实现城镇基本医疗参保人数达865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保持在96%以上。新开工建设(改造)60万套保障性住房。五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