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简要论述西方经济学对经济周期波动的根源以及政府对经济周期的作用方面有哪些不同的理论解释

2023-12-18 14:33热度:5210

凯恩斯经济学中,按照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分析,西方国家经济的主要问题是有效需求或社会总需求的问题,重要的是政府实行需求管理.在经济中出现萧条和大量失业的时候,政府应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扩大社会总需求,进而扩大产量,增加就业,最终实现充分就业.而在经济中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的时候,政府则要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缩小社会总需求,进而减少通货膨胀的压力,最终消除通货膨胀.
货币学派强烈反对国家干预经济,主张实行一种“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
理性预期学派提出了宏观经济政策无效论。理性预期学派认为,经济当事人都遵循最大化原则,工人追求效用最大化,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同时,理性的经济人都能收集到尽可能充分的信息,并据此做出理性预期,这种预期结果非常准确,可以与职业经济学家运用数学模型解出来的结果相媲美。这样,人们能够迅速认识政策制定者意图,并对政府的政策和价格变动事先采取预防措施,结果抵销了政策的预期效果,导致政府政策无法发挥预期效应。
真实经济周期理论认为,既然经济周期并不是市场机制的不完善性所引起的,就无需用国家的政策去干预市场机制,只要依靠市场机制经济就可以自发地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它们说明了由外部冲击引起的周期性波动不可能由政府政策来稳定,而要依靠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来稳定。只有市场机制才会对经济波动作出自发而迅速的反应,使经济恢复均衡。比如,技术突破引起的投资热带动了整个经济繁荣,这时资源紧张会引起价格上升,价格上升就可以抑制过热的经济,使之恢复正常状态。市场机制的这种调节是反时的,经济不会大起大落。 相反,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往往是滞后的,由于政府不可能作出正确的经济预测,政策本身的作用有滞后性,加之政府政策难免受利益集团的影响。决定者信息不充分,对经济运行的了解有限,政策不可能像决策者所预期的那样起到稳定作用。宏观政策的失误往往作为一种不利的外部冲击而加剧了经济的不稳定性。而且,政策限制了市场机制正常发挥作用。用政府干预代替市场机制的结果,是破坏了经济稳定和经济本身自发调节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