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怎样从经济的角度看待这次疫情(新型冠状肺炎)?

2023-08-26 11:49热度:8792

截至目前,对中国的经济有影响,但不大,属于可控范畴。

爆发时间恰逢中国春节,都是正常采购,对商品流通领域的影响极小。生产型企业开工,一般为初7以后,今年疫情,开工推迟到17,晚了整整10天。这10天的影响还是能控制的,后续的加班加点应该就能弥补。一旦复工,所谓的物资告急,立即就可缓解。

疫情无形中拉动了口罩、酒精、游戏等的消费,但对影院、庙会等经济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总而言之,经济有影响,但可控。

为弥补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我国会否发行特别国债?

个人认为发行国债的概率还挺大。

本轮疫情消耗了非常多的财政资金新冠疫情对各地的财政影响非常之大,不管是中央还是地方,都为疫情消耗了太多的财政经费。

首先是疫情的治疗费用由国家全部承担

到目前为之新冠确诊人数已经接近8万,重症人数上万,假设重症的平均治疗费用在5万,轻症的治疗费用在1万,合计就要花掉12亿人民币。再加上建造火神山雷神山的费用,调集各地医护人员的开支等等。疫情直接消耗掉的中央财政就会在20亿上下。

其次是大面积的减税降费

目前已经有很多地方出台了减税降费措施,包括小规模纳税企业的增值税从3%下调到1%,以及失业险返还等等,据测算这部分的额度会有7000亿。

最后是通过基建对经济刺激需要大量的钱

早在1个多星期前,中央已经定调要通过加大政府投资来拉动经济,不管是原先以土建工程为主的老基建,还是以5G、工业互联网这些的新基建,都需要大量的资金。

结合上述3个方面看,今年的政府开支发生赤字的概率很大,赤字率破3到3.5%也不是没有可能。

未来存款利率下降,发行国债对居民投资也是好事除了减税降费,通过降息来降低企业的贷款利息负担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减负措施。从15年至今,我们的贷款利率已经下降了很多次,而存款利率却纹丝不动,这种定向降息导致银行的利差不断被缩小,今年要想再降低贷款利率,就必须要降低一点存款利率来给银行一些喘息的空间。

对于广大居民来说,本来现在的理财渠道已经很狭窄了,如果存款利率继续下降,通过理财保值增值就变得越加困难。此时,如果国家发行特别国债,只要利率在余额宝的水平,就会有很多人愿意去买。

发行国债也能扩充居民的理财产品。

不管是解决政府的资金压力还是帮助居民增加理财渠道,今年发行特别国债都是一个还不错的选择。

喜欢请点赞,更多财经问答欢迎关注金融笔记的头条号!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