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什么是视角新闻

2023-06-01 12:02热度:8726

  一个好的新闻作品,可能汇集了众多过人之处,如题材重大、与百姓贴近、画面表现有张力、整体结构布局精巧、善于捕捉细节等等,其实在这表象之下有一个共同的连接点——新闻视角,新闻视角左右着各要素的组合,也从根本上决定着新闻作品的优劣。  新闻视角的转变是社会变革的风向标  与“新闻角度”不同,“新闻视角”更强调观察事物时的主观能动性以及选择时的价值取向,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的新闻媒体慢慢从“宣传本位”向“新闻本位”转变,由“传者本位”向“受众本位”转变,传播者在主体意识中强化了“受众视角”,新闻视角呈现出贴近性和多样性。  新闻视角的创新  1.民生、民意、民情成为报道的关注点——民生新闻栏目的出现  传媒业有“注意力经济”之说,内核即吸引读者眼球,媒体从受众需要出发选择新闻,由此,民生、民意、民情成为报道的重点。2000年左右,一批民生新闻栏目应运而生,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是《南京零距离》、《元元说话》等。徐州电视台2000年也推出了一档民生新闻《今晚播报》,一经推出,收视率迅速上升,最高时飙升至23%。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灵活的表现手法也被运用到栏目中,现场报道、热点追踪、新闻评论等等,这种贴近平常百姓的新闻报道方式广受欢迎。  2.大量新闻策划的出现  随着新闻视角的“走低”,配合式、被动式报道方式被主动式、整体化报道方式所取代,徐州电视台在2006年徐州市第十届党代会召开之前,策划了一档大型新闻行动“放眼彭城新跨越”,联合六县一区,邀请当地领导、专家、企业家、普通百姓担任嘉宾,现场展开互动交流,畅谈取得的成就和今后的发展思路,中间还穿插一些反映当地发展成就或者亮点的新闻片,集中展示各地近年来的辉煌成就、激发争先进位的豪情,播出后引起社会强烈反响。  3.大量舆论监督的出现  我国媒体过去一直坚持“正面报道为主”的报道原则,对负面新闻的报道不多。2003年,几起比较有影响的舆论监督事件密集出现,掀起了舆论监督的高潮。特别是近几年,新闻报道更着重于监督政府执政,提倡社会公平公正。舆论监督的独特视角,已逐渐成为大多数媒体新闻视角的选择。  新闻视角创新的途径  1.通过思维创新实现视角创新  视角创新必须借助思维的创新,思维创新有很多种,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能帮助人们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寻求多种答案,这种思维方式是记者发现新闻的有效途径,能发挥新闻采访的主体意识和独创意识。逆向思维则是抛开习惯的思路和视角,从新的视角发现新的问题进而发现新闻,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可能吗”,逆向思维需要记者有广博的知识、独到深邃的眼光和一定的勇气。  2.通过新媒体搭建创新平台  如今新媒体在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如何借助新媒体搭建创新平台,成为传统媒体新闻视角创新的方式和途径。在每年两会前,徐州广播电视台的门户网站淮海网都会提前一个星期开通“聚焦两会”网络专版,设立互动专区,征求网友对两会的意见和建议,《徐州新闻》也开设子栏目,关注这些“最草根”的意见,形成呼应,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去年徐州广播电视台又开发了手机电视CMMB,计划两年内打造出1~2档徐州地区品牌化的网络节目,为媒体发展拓宽思路,更为新闻宣传打开新的空间。

1、 新闻视角是指人们把握、选择新闻角度的着眼点.作为企业报的编采人员能否在自己生活的有限空间里瞅准目标找准视角捉住一条条活蹦乱跳的鲜鱼来,即:放眼“天”与“地”,找准结合点。2、所谓“新闻视角”是指基于新闻学理论的关于如何发现、报道、突出、强化新闻促进新鲜信息的广泛和有效传播引起人们普遍关注的一套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