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二战期间,英军的战斗力如何,是否是传言中的那么不堪?

2024-02-11 13:44热度:7767

二战英军之所以会给我们不少人留下“不堪”的表现,主要是因为前期在东南亚战场,被日军打得够呛的。而在欧洲战场,一开始又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本土上空直接沦为战场。在不列颠空战中,英国的各大城市更是被德国空军轮番轰炸,损失惨重。

但其实,英军的武器装备甚为精良,拥有强大的海空军力量。其陆军的作战素养、装备水平和整体战斗力也同样强悍。在二战各主战国中,虽然比不上美苏德,但比日本还是要强一些。

在《我的团长我的团》、《中国远征军》等关于远征军的影视作品中,对于缅甸英军的刻画,都是一副“惧怕日军,军心涣散,看到日军就望风而逃,把锅甩给中国远征军”的形象。

虽然,这一定程度上也是事实。毕竟,面对来势汹汹的日军,亚洲殖民地的英军一开始还真的被打得满地找牙,不得不请求中国派遣远征军增援。但是,大家要明白的是,这些不过是英国的亚洲殖民地军队,而不是英国的本土军队。

当时英国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欧洲和北非地区,全力抵抗德军的进攻,对于孤悬在外的亚洲殖民地本就鞭长莫及。加上亚洲殖民地的英军不论训练水平、装备水平,还是整体兵力都相当有限,本来就不是日军的对手。

因此,在缅甸战役前期,英军即便得到了中国远征军的支援,也还是挡不住日军的疯狂进攻。最终,中英联军不得不率残部撤往印度境内的英帕尔地区,重新整顿军力,在图反攻。

实际上,在亚洲战场的前期,别说是英军,就是美军面对日军进攻时的表现,也同样是不堪一击的。在菲律宾战役前段,13万美菲军队(其中美军3.1万人)也没能挡住日军的进攻。日军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就完全攻占菲律宾全境。

但这并不是英军的真实战力,随着盟军的反攻,在亚洲的英军也得到了人员和装备的极大补充,重新形成了巨大的战斗力。

之后,在1944年的英帕尔战役中,英军就狠狠的重创了日军。此战,日军第15军近十万人,在中将牟田口廉也的指挥下,向英帕尔地区的英印军队发起进攻。结果,英军在斯利姆将军的指挥下,展开反击,最终重创进犯日军,让日军付出了伤亡6.5万人的惨重代价,而英印军队自身伤亡不过日军的四分之一。

经此一战,作为日军驻缅方面军主力的15军被彻底打残,已不再具备一个战役兵团的战力。此后,盟军在印缅战场开始转入战略反攻阶段。

通过英帕尔战役英军的表现,我们大致可以了解到,英军的真实战力,其实并没有我们所认为的那般不堪。

本文作者:小贱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