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沙特主动发起原油价格战,你认为俄罗斯会尽快重回“减产协议”谈判桌吗?

2023-12-02 18:47热度:6396

沙特掐一把,搞得油市、股市大乱,但是要想让俄罗斯马上、即刻低头,没有这个可能。

这一场由石油减产计划愽弈所引发的价格大战,不会那么快消停,这里面涉及到世界上三大产油国美国、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的利益掐架。

有必要先回顾一下本次石油价格战开打的诱因。3月6日,OPEC+产油国展开一轮磋商,

OPEC建议从4月开始进一步减产150万桶/天,并延长至年底。俄罗斯期间举行的能源联盟会议上拒绝了额外的削减。在此之前的旧约将在4月1日前结束,旧约是约定减产100万桶/天。继续减产,跟疫情在新冠肺炎在全球爆发有关。业内普遍认为在疫情之下全球石油需求会减少,在这一预期下,国际原油价格在走低。OPEC希望通过减少供给来稳住油价或拉升油价。

这样的盘算符合沙特等OPEC产油国的利益,此前俄罗斯一直是OPEC的盟友,这一次不欢而散之后,OPEC的“带头大哥”怒火中烧,终于打出大降价、大增产两张牌,以同归于尽的态势高高举起了“大降价”这个“炸药包”。这一个双输的举动,显现沙特想尽快施压令俄罗斯认怂的意图。

但是这个意图显然很难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得到预想的效果。在谈判失败后,俄罗斯能源部长诺瓦克说的一句话耐人寻味:OPEC+产油国从4月1日起可以随心所欲地生产石油。

可以注意到,不像沙特里亚尔是与美元挂钩的,俄罗斯拥有灵活的货币,俄罗斯很多情况下不必考虑美国的感受,但是沙特却需要考量美国这个大盟友的感受。

沙特举动之后,美股熔断、石油关联股领跌已表明,美国已经痛了。分析认为,打价格战,开采成本更高的美国页岩油受害是首当其冲的。正是因为此,沙特准备“自损五百杀敌三千”的做法,其痛感先传导美国,隔着美国的俄罗斯虽然也痛,但因为有更痛的一方,所以当即认怂是非常没必须、没必要的。

已经有分析认为,莫斯科不太可能先退缩,而且这个分析还指出,再等3到6个月才会分出胜负。这个分析有道理,这是一次话语权的博弈,很短时间一方认怂,就失去了争夺的意义。俄罗斯如果觉得可以等得起,无非有这样的因素的:一是它认为多耗时间,沙特的财政也很难受,尽管它的产油成本低;二是美国利益受到损害,美国也应当不会坐视不管;三是俄罗斯是能源大国,但能源出口的产品多样化,石油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虽然双方不大可能尽快回到谈判桌,但回来再切磋这样一幕,终究是会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