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政策实施效果

2023-12-02 18:12热度:5668

货币政策目标是一国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采取的货币政策希望达到的最终目的。包括:经济增长、价格水平稳定、充分就业、利率稳定、汇率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尽管央行不能直接带来这些目的,却能针对它可以影响的变量制定不同的政策。货币政策的诸多目标之间常常有冲突,政策可以达到一个目标,但却也使另一个目标变得更加难以实现。在中国,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在实际中有两种主张,一种是单一目标,以稳定币值作为首要的基本目标;另一种是双重目标,即稳定货币和发展经济兼顾。从各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历史演变中来看,无论是单一目标、双重目标或多重目标,都不能脱离当时的经济社会环境以及当时所面临的最突出的基本矛盾。但货币政策要保持足够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政策目标不能偏颇和多变。此条答案由有钱花提供,有钱花是度小满金融(原百度金融)旗下的信贷服务品牌,靠谱利率低,手机端点击下方马上测额,最高可借额度20万。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货币政策效果有如下特征:一是货币政策更多是逆经济周期操作。1981年经济增长处于5.2%的低谷,央行次年实施扩张的货币政策;1985年经济高增长(13.5%)伴随着高通胀(9.3%),央行以后年度开始逐年适度紧缩货币;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央行大力扩张货币供应,经济增长速度达到14.2%;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央行紧缩货币抑通胀和调结构,经济增速回落到最低1999年的7.6%;2003年货币政策适度扩量降息以促增长,2009年实施宽松货币政策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以保增长。二是我国货币政策目标更侧重于经济增长。仅第二阶段为抑制高通货膨胀,第四阶段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央行实施了货币紧缩政策,其他阶段实施保增长的宽松货币政策。三是促增长与抑通胀难以两全。货币扩张刺激了经济增长,但同时伴随着物价明显上涨,抑制通胀又带来了经济振荡,导致高增长不可持续。四是货币政策在较长时期维持低利率。1979-2011年,实际利率有10个年度为负利率,最低为1994年的-7.98%。仅亚洲金融危机发生的第四阶段,央行货币紧缩政策并提高了实际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