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为什么说“科技冬奥”是2022年北京冬奥的主要特色?

2023-12-02 15:45热度:5090

北京冬奥会科技创新贯穿场馆建设、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转播技术等方方面面。人工智能辅助系统、风洞实验室让运动员备战更加高效。通过技术攻关,北京冬奥会的竞赛场馆“科技范儿”十足。

首钢滑雪大跳台研发了正四面体的模块及正四面体连接节点,实现不同比赛的赛道剖面转化。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赛道长度大、落差大、弯道多,通过技术创新解决了赛道精度和温差控制难题……本届冬奥会短道速滑比赛中,超高速4k轨道摄像机系统的应用让比赛更具观赏性,也更加公平。

“这是一场科技促进体育发展的盛会。”哥伦比亚哥中友好协会主席普亚纳表示,中国将可再生能源运用到场馆建设、交通运输等领域,科技和体育相得益彰。科技元素在北京冬奥会场馆建设中的广泛应用,为参赛运动员带来更多便捷,有助于比赛中更好发挥水平。国家速滑馆、五棵松体育中心等场馆采用了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系统,冰面温差控制在0.5摄氏度以内,碳排放量接近于零;场馆利用冷热联供一体化设计对制冷余热进行回收利用,能效提升30%—40%;奥运会历史上首次实现全部场馆100%绿色供电、大批氢能汽车投入使用……国际人士认为,北京冬奥会通过科技手段降低碳排放,对推动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北京冬奥会的“科技范儿”,不仅体现在场馆硬件设施,也体现在服务质量的提升上。

例如,5g信号覆盖到所有场馆和连接场馆的道路,为丰富媒体传播方式提供了有力支撑;具有自由视角、云端互联等特性的高科技产品和技术,为观众观看赛事提供了更多选择。在北京冬奥会主媒体中心,一块巨大的屏幕引人注目。依托云技术,身处不同地区的人们可以在屏幕上实现沉浸式互动。不久前,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就通过该技术同中心内记者“面对面”交流。巴赫表示,中国的数字科技在奥运会数字化转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云技术等使奥运会技术标准达到新高。“本届冬奥会的数字化水平前所未有,让更多人参与到奥林匹克运动中。”

1.2022年的冬奥会与以往的奥运会都不相同,因为这次的奥运会,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科技的力量,还感受到了科技带来的美感和舒适。

2.第一个就是智慧型的场馆,我们国家一般都是在鸟巢里进行开展奥运会,但这次的鸟巢与以往不同,原因是本次开幕式融合了智慧服务,这个“数字化的鸟巢”正是智能场馆的一个探索,通过把国家体育场数字模型化,动态采集设备的运行情况、环境变化、人流聚集疏散情况,从而形成基于人工智能的最优解决方案。这就是科技带来的安全与舒适。只有鸟巢进行了数字化和虚拟化的结合,在鸟巢内安装了许多数量的传感器,能实时的感受,管内所有物品的情况能够对已经发生的事故最快的,最合理的有效的解决方案,而且还能够对未知的或者是可能存在风险隐患的一切,情况进行不断的推演,从而发出指令进行风险的预防措施。

3.采用直冷制冰技术和储雪技术,打造完美的冰面、雪面,利用这种技术,冬奥会上的冰水可以快速转换,而且他能够是碳排放量为零。同时利用冷热联供一体化设计,对制冷余热进行回收利用,能效提升30%-40%。这项技术被大规模应用于冬奥会是奥运会首次。就是我们这次看了一场非常盛大的开幕式,这是因为开幕式出现在地面上的那块显示屏,这块屏幕是由8K超高清地面显示系统构成,面积为10393㎡,包含超过4万块LED模块。为了保证在如此大的画面上达到完美融合并产生绚烂的色彩和画面,采用了多个8K+级分辨率的画面融合技术。所以他能够看到3d的画面,但是又不会过于冲击人们的视觉。

4.另外,我们身处在疫情比较严重的局势下,冬奥会又是人群很多的地方,所以这次冬奥会借助了科技的力量来进行防疫,冬奥会上出现的防疫智能机器人,就是能够进行快速的核查,人们的健康码和行程码等,这是因为“智能防疫员”自带感知设备,相关人员只需刷相关有效身份证件,机器人便可迅速识别人员身份,快速判断其健康状态,显示屏上会呈现证件照片、核酸检测、接种疫苗等信息,并给出“未见异常”等状态提示。这一系列动作只需一秒便可完成,也可保证人体温度检测精准度在0.2℃以内。智能机器人的准确工作为加快观众们进场提高了效率,也能够将人员进行分批进入,从而间接地达到了防疫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