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中国人民银行可以运用哪些货币政策工具

2023-12-02 23:38热度:8332

中国人民银行可以运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有5种:
1、公开市场业务 :买入债券之类的可以扩大货币供应量,降低贷款利率
2、存款准备金 :调高则缩小货币供给量,反之上升
3、中央银行贷款利率 :同样,央行贷款利率高,则缩小货币供给量,压缩经济。
4、利率政策 :此时利率是指二级市场利率,比较好理解,调高缩小货币供应量。
5、汇率政策 :加入国际贸易的影响因素,汇率升高,则出口下降,降低一国产出增长。反之刺激出口,拉动经济。

在扩张性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中,央行是如何应用货币政策的

货币政策的目的在于通过控制货币供给,影响利率,从而影响投资,并最终影响国民收入。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给量的目的主要通过调整法定准备率、变更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三大手段来实现。
(1)调整法定准备率。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改变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率来控制货币供给。当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调低法定准备率。反之,当经济过热时,中央银行在法律规定的上限以下提高法定准备率,商业银行的贷款数量减少。
(2)变更再贴现率。当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以吸引商业银行将手中持有的债券向中央银行贴现,从而增加商业准备金,以鼓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刺激消费和投资;当经济过热时,中央银行为了控制货币数量和商业银行的放款规模,提高再贴现率,从而减少商业银行的贷款数量。
(3)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影响货币供给量的货币政策手段。当经济不景气时,为了刺激总需求,中央银行便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商业持有的政府债券。当经济过热,中央银行便在市场上卖出政府债券。商业银行购买债券后,可以贷出的货币减少,从而中央银行达到了控制货币、控制投资,进而影响经济运行的目的。
上述三大手段是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的最重要的手段,它们不公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配合使用。一般说来,由于调整法定准备率对整个经济的影响程度很大,因而在实践中较少使用。变更贴现率可以间接地控制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因而在实践中较为常用。公开市场业务不仅便于操作,而且很容易进行数量控制,而且很容易进行数量控制,因而在实践中最为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