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国内融资租赁行业和发达国家的有哪些业态区别

2023-12-29 12:23热度:6872

发达国家之间也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比如美国和日本之间就在税收优惠和补贴政策上就不一样,造成了业态的不一样。仅宽泛的谈一下个人理解,很多地方没法面面俱到,有不当之处请轻拍:
1、融资渠道不同。国内大部分租赁公司目前的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即从银行贷款,购买租赁物出租给承租人。这种方式下租赁公司业务开展极大的依赖于银行,造成了资金来源少且成本高(基准往上,少数能够到基准或往下,也看承租人质量),同时也造成业务开展上的劣势(同样的业务很可能在成本上就输给银行);国外的租赁公司很多可以通过发债、资产证券化等直接融资的形式,融资渠道多同时避免了间接融资的成本上升。国内租赁公司发债的还较少,大多是金融租赁公司;租赁资产证券化大家都想尝试,但首支证券化产品已在襁褓中待了很久了,不知夭折没;
2、业务形式不同。目前国内开展最多的还是融资性租赁业务,经营性租赁相对于较少,大多见于飞机和船舶;风险管理基本以承租人信用以及担保条件为首要考虑,而对于租赁物仅作为次要考虑。这一方面是由于国内租赁公司对于租赁物处置手段有限,即使承租人违约收回了租赁物也无法很好的处置,另一方面作为租赁公司主要资金来源的银行在评估给租赁公司的贷款时,也是以承租人信用以及担保条件为首要考虑的。这种情况下,租赁公司业务模式与银行无本质差异,租赁公司无法形成自身竞争力。但在国外有很多大型的厂商系租赁公司如卡特彼勒等,在承租人违约无法还款的情况下,能够将收回租赁物很好的进行处置,或变卖或翻新或出租给别的承租人,总体上能减少大部分损失,因此能够创造出不同的业务模式,也因此具有了更强的竞争力;
3、发展环境不同。在世界范围内看,租赁业发展都需要较为强有力的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支持,如曾在飞机租赁中广泛使用的日税租赁结构,其优势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日本政府的税收优惠(主要和折旧方式有关),在日本政府停止优惠政策后就基本消失了。因此在很多国家对于租赁行业都有着相应的税收优惠或补偿措施。国内目前开展营改增,将融资租赁纳入其中,但是对于即征即退等与租赁公司息息相关的税收政策没有得到很好的完善和贯彻,许多租赁公司税负增加,但是政府所承诺的退反却迟迟无法落实,造成租赁公司较大的负担。同时,国内尚未有专门的融资租赁法律法规出台,也对租赁公司在业务开展和风险防范上造成了一定影响;而国外发达国家无论英美法系还是大陆法系均有较为成熟的融资租赁相关法律法规。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