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嘉兴房子如果要跌的话,哪里会先跌?哪里跌幅最大?

2022-11-14 05:50热度:1249

我是在嘉兴做室内精装修的,从我们对近期5年左右的楼盘调查统计,根据不同开发商定位,不同人群购房定位,可以大致判断楼盘性质,比较好的学区房89㎡-120㎡有40%左右的纯投资客,120㎡以上的房子投资在8%左右。

普通楼盘120㎡以下的60%都是投资客。

其中南湖区投资比例最高,绝大部分80%以上楼盘都是投资性质,秀洲区60%左右。

不要看入住情况,很多是长期投资出租的。

我们长期调查数据拿出来估计对房价都会有冲击,会惹上麻烦的。从近一年半来看,新房(期房)下降比例很高(虚高很多)。

从政府控制取消精装修楼盘项目就已经释放了下降的信号。

1、政府不会取消精装修审批,

2、房子好卖不会轮到中介或者第三方营销渠道机构,开发商自己都解决了,不好卖才会花钱请第三方。

3、那个楼盘中介推广的多,各种媒体广告多,说明不好卖,(曾经爆涨的时候,都是半夜三更偷偷摸摸开盘秒卖光,哪里还需要高投入花钱打广告)

4、哪里促销活动大,哪里不好卖。这是都是决定性答案。

这两个月的嘉兴楼市,有点深沉。

一方面是汹涌喷薄而来的新增供应量,一方面是转眼间就流到了中介朋友圈。据不完全统计,嘉兴市本级已有18个楼盘正在或即将使用分销或渠道拓客。

除了一个盘,几乎所有的开发商都在问:“客户去哪了?”

千帆过境,回归理性。

嘉兴楼市到底怎么了?为何仅仅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从酷暑到寒冬,从赤道到北极?

兰因絮果,必有来因。

9月,嘉兴市本级,一共有13个楼盘公示新的预售证,总申领房源3011套,这也是2018年至今,住宅供应量最大的一个月。

再换个角度:7-9这三个月期间,第一次申领预售证的纯新住宅楼盘,共有15个之多。这也是整个2018年至今,最密集的新盘出货季节。巨大的供应量,一方面证明开发商快跑的决心,一方面更考验着需求端的去化能力。

从目前来看,几乎绝大部分的楼盘,都呈现了与上半年截然不同的销售状况,开盘去化7-8成已算大喜事,卖5成也算热销,甚至开盘卖十来套的项目,也开始出现!

供需关系,已经出现重大的逆转。

市场为何会有如此迅速的变化?

目前杭州,正在上演与嘉兴一样的行情,也许是看上去会好一点,但其实只是市场更大,板块情况更复杂。

真正的几个影响市场的因素,出奇的一致。

有微利甚至亏损盘出现,即便微利或亏损都要快跑,导致市场价格体系重塑。

2,土地价格急转直下,甚至尚未见底。

在嘉兴,这第一个因素里的楼盘更多,“522”土拍大战后,几乎所有的楼盘都很难实现高利润,甚至出现了8600+元/m²的楼面价,11000元/m²毛坯出货的极端案例。

这样的案例未来会更加极端,亏损或微利的楼盘还会持续不断的增加。

但其中,真正重塑嘉兴价格体系的楼盘,是金茂的三盘。

这样的案例未来会更加极端,亏损或微利的楼盘还会持续不断的增加。

但其中,真正重塑嘉兴价格体系的楼盘,是金茂的三盘。

听过我们问房圈语音的朋友,都应该熟悉,在9月初,我们就已经开始预警市场将出现的新情况:

嘉兴楼市价格体系和梯度,都在重塑。

如果在北上杭深待过的人都很清楚,金茂的楼盘定位,尤其是“府”系列产品,都是奔着城市高端标杆去的,甚至可以说,金茂府是一座城市的天花板。

但在嘉兴,非常怪异的事情出现了:两座金茂府,三个金茂参与的项目,全部以毛坯的交付标准,在9月中旬同时公示预售证,并同时出货。

金茂府不做精装,这是非常“怪异”的。

尤其是地段和位置,金茂一直以来对选址要求严苛,必须都是城市最主流地段,回看秀湖金茂府和嘉禾金茂府,确实能匹配“城市最主流地段”的要求,那为何会毛坯出货呢?

而更重要的,就如同杭州建发绿城的沁园一样,以接近保本的价格出货,改变的是一个板块,甚至一个城市的房价预期,以及未来的土拍价格预期。

可以说,从金茂三盘起,嘉兴楼市的价格体系,也一样正在被重塑。

很多人会把这一段时间的寒潮,归结于“921嘉兴土拍”,但殊不知,在9月21日之前的一个星期,金茂三盘的预售证,才是真正改变市场走向的风向标。

秀湖板块:13600+30万车位

万达板块:13700+30万车位

要知道这双盘,之前对外的报价,都是精装修20000+,去掉精装后,板块的天花板瞬间掉了一截。

如果你按照这样的价格计算,嘉兴其他板块该卖多少钱,才算是合理的呢?土地楼面价,又该回到多少,才是合理的呢?

起码秀湖7500左右的地价,在9月21日呈现的结果,是没有房企参与的。

说得再直接一点:如果按照万达板块核心位置,嘉禾金茂府13700+30万车位的毛坯定价,其他板块该卖多少?科技城该卖多少? 国商区除万达板块之外的纵深区域,又值多少?秀湖该卖多少?市中心二环内,以及大城南板块,又值多少?市郊区域,又该如何定价?是不是整座城市的价格梯度,都要重塑?

然后我们的五县,殊途同归,每个区域,目前似乎都有一个自己板块内的“嘉禾金茂府”。比如平湖的滨江万家花城,桐乡的国玥公馆,海宁的工联望园,嘉善的孔雀城,他们都处于城市中心,不管卖的好坏,他们都在不同程度的重塑当地市场的价格梯度。

这种重塑,也直接反映到了土拍市场上。

冲击最大的就是郊区/远郊边缘市场。当市中心才卖到16000时,远郊的地价该卖多少钱才是合理的?开发商只会用脚投票。

所以:

我们一直在说,潮水褪去后,才知道谁在裸泳。

行情起伏有因,最强的买房就是应该能穿越周期。从目前来看,在价格梯度重塑过程尚未完成时,最坚挺的,依然是那些按本地人思维选的地段,造的房子。

更可惜的,是嘉兴市本级,已经有3个半月,没有公示精装修新盘的预售证了。这不但与房地产行业的未来发展背离,更影响了很多房企在嘉兴持续开发的信心,也给未来的嘉兴土地出让蒙上一层阴影……

公开的市场,难道不该百花齐放么?你让金茂做精装,卖得掉卖不掉是人家的本事,但你不让人家做精装,真是要了金茂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