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疫情期间,企业应当注意哪些事项,怎么做到合法合规?

2023-12-20 04:15热度:7708

这个问题涉及的面很大。

我来说说疫情期间的工资问题。

停工停产的第一个月,可以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基本工资发放,第二个月起(一般企业大多是以月为单位计发工资的)还没有复工的,可以支付最低工资。一般我不建议从第二个月起支付生活费,因为支付生活费的话,员工自己应承担的社保费和住房公积金都要企业承担,这样一是计算不方便,二是企业不一定有利。

停工期间可以优先安排年休假,年休假不需要员工同意,但要考虑员工的意愿。企业有福利年休假的也可以接着法定年休假安排。

也可以把此前双休日的加班安排调休。但不建议预调休,因为没有法律依据,只有国务院在逢节假日可以通知先休后上班。

当然,企业为了生存而减少支出和损失还有一些其他方法。

复工后业务不足的,可以与员工协商轮岗轮休、缩短工时、降低薪酬,但是要注意必须协商一致,取得员工的理解。

[问题解读]

受疫情影响,作为企业经营者在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如何才能不触及法律法规?

[个人认知]

疫情期间,企业怎样做到合法合规生产经营,我想经营者主要在意以下两个方面:

1.疫情期间,企业防疫工作如何安全有效进行

2.经营遭遇困难企业在采取相应措施时,如何做到依法依规。

接下来,对于受疫情影响程度不同的企业,所需要注意事项,分别做如下分析:

疫情对公司业务没有影响,或影响很小的企业,该注意些什么呢?◆做好本单位内部的防疫工作,否则出现情况,将会需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给企业带来损失。

1.复工复产期间,必须做好生产经营场所内部的防疫工作。保证不要让自己的企业因为疫情防疫不利上新闻头条。

(1)严格遵守当地政府对于企业防疫要求,合理安排复工复产。

(2)做好生产经营场所的日常清洁消毒工作。

(3)严格按照政府要求的复工出勤率安排员工上班。

(4)做好员工的防护工作。要求员工佩戴口罩,并在单位放置消毒液、消毒湿巾供员工使用。

2.做好员工的行程管理,即使是工作时间之外,也是相当有必要的。我们很难确定人人都会有超高的自觉性。万一你的员工不慎和高风险地区人员接触呢。所以,工作时间之外管理相当重要。

(1)员工的行程动向需向公司实时汇报。做好登记,离城返回需要隔离的,必须监督其隔离。

(2)每天规定时间,对员工进行实时定位。尤其对人数多的单位,有一个人疏忽大意了,后果可能很严重。可能有人会觉得很烦,这需要给员工做好解释工作。

◆保证本单位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运行,合理安排工作内容,保证工作效率。

1.既然疫情对企业影响不大,无非是可能受出勤员工人数限制,有些员工需要在家工作。充分利用线上工作软件,保证员工即使在家也能保质保量完成工作。

2.如果您的企业受疫情影响不大,公司业务及盈利正常,甚至还很好的情况下。强烈建议公司能够给员工发些“疫情补助”。因为你的员工家属可能遇到了降薪或裁员,所以或多或少,我相信员工一定会很感激公司的。对员工像家人一样,员工才能把企业当家。

疫情对公司业务影响很大,甚至很严重的公司,该注意什么呢?◆对于已经复工复产的企业,依然要做好企业内部防疫工作,否则出现问题,将给企业雪上加霜。

具体不做赘述,参考上文防疫注意事项。

◆这里重点说一下,企业因疫情,生产经营遭遇挑战,采取相关拯救措施的注意事项。

节流措施—降薪,需要注意事项:

由于疫情影响,为保证公司能够运营下去,很多公司会采取给员工降薪措施,做到节流。那么,这里一定要注意需要与员工协商一致。

人社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妥善处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的通知》,明确企业因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可以通过与职工协商一致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尽量不裁员或者少裁员。

综合人社部的通知,疫情期间合理降薪是合法的,法律也并未对劳动合同中岗位调整和薪资调整做过多限制规定。

但是,个人认为和员工进行充分的沟通是必要的。把员工当家人,员工才能把公司当家。由于薪资调整,让员工对企业产生误解,导致生产力的下降或是业务减少,反而没有达到节流的意义。将公司的困难有理有据的解释给员工,甚至必要时完全可以将公司的财务公开,这样能够让员工充分的了解公司的情况,从心理上也能接受公司的决定。

节流措施—裁员,需要注意事项:

由于疫情影响,有些企业受到了非常严重的冲击,不得不采取裁员措施。这是企业主不希望出现的状况,对于员工伤害也很大。但是,这就是社会,有时就是很残酷。

裁员其实是企业单方面,大批量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规定四种可裁员情形:

(1)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2)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3)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4)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所以,由于疫情影响,必须进行裁员调整的,首选必须能够提交以上四种法律规定可裁员情形的证明,并需要提前30天向工会和企业职工进行生产经营困难情况说明,而后向劳动仲裁部门申请裁员的具体方案后,方可进行裁员方案的实施。

裁员补偿方案:按员工在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最多不超过12个月。

所以,关于疫情期间,企业出于经营困境进行降薪或裁员时,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情形内进行方案调整。

总结一下,关于疫情期间企业经营的注意事项,怎样合法合规。首先,对于疫情没有给业务带来影响或影响很小的企业,主要任务是做好企业的防疫工作。不能让自己的单位成为疫情扩散的直接介质。其次,对于受疫情影响很大的企业,在做好本单位防疫工作的同时,出于经营压力做出降薪裁员调整时必须符合《劳动法》相关规定。—ENDING—

欢迎关注[装台人之DPG]

期待能给您带去些许思考的职场人

本文版权归[装台人之DPG]所有,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