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汽车

到底怎么看现在中国汽车工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又如何?

2023-12-26 22:41热度:8356

大家从2018年的汽车销量就能看出,中国汽车工业目前将面临新的一个瓶颈。现在中国的造车企业可以说是越来越多,谁都想去分一杯羹。但是,现在消费者对汽车消费的要求越来越高,这样导致很多车企已经经营不下去了。所以,中国汽车工业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

换个方向分析,其实,这一切激烈的竞争是中国汽车工业向前发展得必然过程,优胜劣汰是发展所必须。只有通过市场的不断打磨和淘汰,才会呈现出更优秀的企业出来。

未来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一定是很乐观的,必然会出现小企业被淘汰或者重组,大的车企一定会借此机会大力发展,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以后,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品牌可能会比较集中,并且每个车企会对自己擅长的专业上大力发展,弱化自己不擅长的领域,这样才有更多的人力和物力去发挥自己企业的特长,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

所以,大家不要看现在中国汽车是否不如前几年那么火爆,是否在走下坡路。其实,这是车企们在蓄力发展,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大家都在积极应对。相信中国汽车工业的未来一定会更美好!

汽车行业是夕阳产业吗?

全球范围内各主要汽车厂商陆续宣布裁员计划,汇总各方数据显示,未来几年,全球汽车行业裁员规模将超过8万人,这当中包括通用汽车、FCA、捷豹路虎、特斯拉、本田、福特、日产、奥迪。。

1、德国汽车产业方面,奥迪将在2025年前裁员9500人,约为公司人数的十分之一;戴姆勒计划到2022年底在全球裁员逾10000人,相当于其全球员工总数的3.3%。宝马尽管没有明确宣布具体的裁员信息,但据多方德媒报道,该公司计划到2022年裁员5000至6000人。这意味着德国汽车行业三大巨头未来今年将裁员25000人左右。德国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博世集团上月表示,计划未来两年在德国削减1600个与内燃机技术相关的职位。而此前,德国博泽集团宣布,未来3年将在德国裁员2000人。

2、而在美国方面,通用汽车宣布在北美裁员1.4万人,福特说在明年年底之前裁员1.2万人,关闭6家工厂,更早些时候,日产宣布全球裁员1.25万人,削减10%的产能和产品线,裁员将在2023年前完成。占日产员工的10%。

3、中国的车企也在进行裁员。中国汽车业的雇员人数是全球最多的。电动汽车初创公司蔚来汽车9月底宣布裁员约20%,即超过2000个岗位。之前有消息传出,几个汽车厂商经营困难,甚至陷入破产可能,有的公司还卖房求生,裁员降成本也已经成为了普遍做法。

那么,汽车行业是怎么啦?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裁员呢?

国际评级机构惠誉11月发布报告预测,今年全球汽车销量将减少310万辆,这比2008年的表现还要糟糕。虽然该机构表示,今年全球新车销量大幅下滑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市场的疲软,直接导致全球销量环比下降210万辆,占据全球降幅的三分之二;但纵观美国、欧洲甚至是印度市场来看,也并没有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裁员潮背后,是全球车企在发展纯电动进程中的无奈选择。

“在电动化浪潮之下,对产能已经相对饱和的大型车企而言,要转型必须要面对一个阵痛期。一方面是全球车市低迷,车企收入下降;另一方面发展纯电动,研发成本提升,所以逼着车企通过裁员等方式来压缩成本。”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表示。

而CNBC曾报道,传统燃油车需要6.2工时完全的工作,纯电动汽车只需3.7个工时。而电池的生产工序复杂,更依赖自动化,需要的人力更少。车企裁员的深层次原因也在于此。

如何看待全球和中国汽车市场,是暂时寒冬还是步入夕阳产业了呢?

对于2020年汽车制造业的前景,该惠誉分析师表示担忧,认为接下来一年汽车制造业也难以有太大的起色。无论是数据还是整个汽车生态圈,都在预警着这个行业的红利期已经过去了,过去能造出车便能盈利的泡沫在逐渐破裂。

同时,咨询公司AlixPartners在今年6月发布的《全球汽车展望》中提出,汽车销售在未来三年将停滞或下降,从而影响供应商和汽车制造商的利润率,尤其是那些同时销售电动汽车和内燃机汽车的车企。

而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2019年国家千人汽车拥有量数据,中国仅仅排名在17名,1000人数量才173辆,而排名第一的美国,千人拥有数量837辆,而日本的千人拥车数则达到了591辆,德国这一数字则为589辆。中国的千人拥车数刚达到美国的五分之一,可见差距之大。由此看,中国的汽车保有量可能还有很大上涨空间。

但数据方面,中国汽车销量已经开始下滑。11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10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044.4万辆和2065.2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0.4%和9.7%,产销量降幅比1-9月分别收窄1个百分点和0.6个百分点。

所以,这时候我们就要剖析汽车销量下滑的本质原因是什么?

下半年以来,我国汽车产销虽呈现了降幅逐渐收窄的走势,但在国内市场消费需求不足、国六标准带来的技术升级压力、新能源补贴大幅下降等因素的影响下,市场总体回升的幅度有限。

同时,叠加当前国内经济形势并不乐观,与汽车行业同行的,互联网等行业也在大规模裁员,而对于汽车这种消费大件来说,其购买需求肯定会被抑制。

而要指出中国汽车产业是否真的进入夕阳产业,个人感觉还不能过早定论,最起码还要看看明后两年,经济复苏情况和汽车补贴影响衰减下,汽车的销售量是否能复苏,如果真的跌跌不休,那可能行业已经是夕阳,从业者也需要谨慎考虑职业规划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