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汽车

现阶段外界对新势力造车评价褒贬不一,爱驰是如何理解新势力造车的?

2023-11-05 10:03热度:2479

新事物的出现总会面临着质疑,但汽车迎来智能化、电动化是时代的必然,这一趋势是不可违背的。汽车工业有百年的历史,形成了关于汽车制造的规律,这是不管新势力还是旧势力都要遵守的。“新势力”要新在真正懂得从用户层面出发,去造一辆能解决消费者真正痛点的车,这个痛点不是堆叠天花乱坠的科技,而是能把消费者目前遇到的切实问题给解决了。

造车新势力生存图鉴|厚积薄发的工科男爱驰

一提到国产造车新势力,大家的心里总是会“咯噔一下”。似乎部分大众群体对国内汽车品牌总是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从心眼里对新兴的国产品牌产生质疑抵触情绪。当然,造成今天这个局面是确有原因的。前有贾老板“PPT造车吊打法拉利”,后有王博士“推进全民超跑造福百姓”,而这两个品牌的现状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这就让民众对没有基础的新兴车企,尤其是那些从一开始就打着高端、高性能口号的厂商缺乏信心,给国产造车新兴企业打上了“不靠谱”的标签,也给自主造车新势力的形象抹上一层灰暗的色彩。那么,除去那些已经壮大的自主品牌,国内的新兴车企真的都是靠概念,靠营销,靠广告语来吸引眼球,拉一波融资之后就此沉寂吗?虚张声势还是真有本事?让我们把目光放回本期的主题:爱驰汽车上。爱驰汽车是一家于2017年2月创立的新兴车企,一个月后,该品牌的首个工厂:上饶工厂破土动工。同年8月,德国成立的子公司正式运营,2018年,在嘉定成立技术研发中心。 而这一阶段爱驰汽车很少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之中,仅有当时的几篇新闻报道记录着爱驰汽车的前期进展。我们可以看出这一点与那些一上来就给大伙儿讲概念、讲愿景,空口套资本的“车企”是有不同。它走的路更接近国内传统车企的发展之路,也是最烧资金、最无法短期获利的“慢热”之路。当然,判断一个车企的发展是否有恒心,不能只从起步阶段就妄下结论。虽然有的车企有诚意,也能够在起步阶段静心研发相关技术,推出优质产品,但是在后续发展中折戟的也不在少数。造车绝对不是将概念实体化的过程,而是集合了经济、工业、制造业几大支柱产业的综合体系。没有资金不行、没有技术不行、没有高效的生产线与工厂不行、没有生产资质更不行!所以,看一家企业在汽车领域是虚张声势还是真的有发展潜力,需要根据这家企业的综合能力进行考量。左灯右行?迎合市场还是把握政策?市场具有不确定性,这是每个企业家都知道的常识。在乘用车领域,无论是丰田、大众这样的国际“大腕儿”,还是奔驰、宝马这样的世界“名流”,都需要不断地审视自身产品的竞争力,并从销量与各类反馈中了解市场需求风向,从而及时调整自身的产品线。对于新兴车企,如果不能在起步阶段抓住能够迅速打开市场的机会,那么它必将沉寂于时间的泥石流中,逐渐被淡忘。例如曾经试图打造“高品质国民车”抢占市场的观致汽车,就因为脱离市场需求而导致市场失利。反观众多“发育”良好的车企,例如长城、比亚迪、吉利等,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适应市场的需求与政策的导向。因此,在国内市场,想要抓住发展机遇,这两样要求几乎是硬性指标,缺一不可。爱驰汽车先是通过收购江铃控股50%的股份来解决造车资质问题,而又通过引进知名车企的高管以及技术团队来主攻新能源产品技术,在品牌创立前期,斥巨资打造现代化电池生产基地,这些都是为以后的品牌发展和产品力保证打下基础。迄今为止,爱驰汽车已经有上饶整车制造基地、常熟电池工厂、上海研发中心、丹麦甲醇制氢科研中心和制造基地、美国底特律前瞻技术实验室、德国恭博品牌总部及欧洲研发中心等。其中仅上饶生产基地就投资了133亿元,一期建成后年产能将达15万辆,二期建成后提升到30万辆,包括纯电动轿车、SUV、MPV等,具备满足市场需求与顺应政策的实力。充满变数!爱驰U5 ION能否杀出重围,大展宏图?作为爱驰品牌的第一款产品,它必须能够有较为广阔的受众面,以及不俗的产品力。因此基于国内市场需求与政策综合的考量,新能源SUV产品无疑是最符合当下时代的产物,也是能够有效快速打开市场让更多消费者接受的选择(这里吐槽一下观致,完全不以国内市场的需求为目标,沿用欧洲研发中心的定势思维来制造产品,如今人走茶凉的局面与之不无干系)。说到爱驰U5 ION的产品力,就前期发布的信息看,车叔感觉还是比较优异的,至少大量高强度钢、铝合金材料的使用,以及较为科学的电池温度管理方案,都在业界颇为先进。而让U5 ION更有竞争力的便是模块化平台的应用了,它让U5 ION能够根据不同使用工况来搭配不同大小的电池,满足不同用户群体对电动车续航的需求。同时,模块化平台也能够方便爱驰推出U5 ION的衍生车型,通过改变轴距、,电池组空间大小、驱动形式来完成不同车辆的开发,据悉,这个代号为MAS的平台能够支持15种不同车型的生产。不过,说得好不如用的好,MAS平台的先进性以及多种高强度材料的使用,能否切实给爱驰汽车带来优秀的工程水准,还要看后期成品车的测试情况方能知晓。不过车叔在这里提一点疑问:既然U5 ION的“原配电池”都用上了“上电下水”的温度管理系统,那么后期车主增加的“叠加电池包”是否也能用到同样的技术呢?毕竟电池温度对电池放电特性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这个答案看来也是需要留到后期成品车发售时揭晓了。 车叔点评爱驰汽车是近年来国内造车新势力中比较“踏实”的一位选手了,他走的发展路线与吉利、比亚迪等老牌车企比较相似,都是先进行技术与资本的积累,然后再对外发布完成度较高的产品。车叔在这里给爱驰打一个三星半的成绩,因为与零跑以及前途等新品牌不同,爱驰没有用“玄幻”的产品来吸引市场的眼球以达到高曝光率,因此,爱驰汽车所受到的关注度“含金量”也比这些品牌高一些。在产品取向方面,爱驰也是以“务实”为主,通过一款老少皆宜的纯电SUV满足各类消费者的使用需求。最重要的一点在于,爱驰的背后有着江浙一带有实力的企业做资金后盾,这就让它有了其他新势力所不具备的资本。希望爱驰能够抓住优势,在国内造车新势力中站稳脚跟!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