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企业要闻

为什么解放军每次试验尖端武器都选择1月11号?

2023-11-05 12:23热度:1030

有细心的网友,在查看近些年中国武器发展的历史会发现,中国的战略型武器或者最重要的高新技术武器,都非常喜欢在每年的1月11日,或者是腊月某一天进行发射试验或首飞。

为什么解放军每次试验尖端武器都选择1月11号?

最早是2007年1月11日,我国首次进行了反卫星武器试验。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了一枚开拓者1号火箭,携带动能拦截弹头,以反方向的8公里/秒速度,摧毁了轨道高度863公里,重750公斤的报废气象卫星风云1号C。

为什么解放军每次试验尖端武器都选择1月11号?

2010年1月11日,中国首次陆基中段反弹道导弹试验。中国是世界上不多的拥有高中低全套反导拦系统的国家,我国在2007年正式启动中段反导技术验证试验项目,2010年1月11日首次试验,2013年1月27日,我国第二次中段反导拦截试验又取得成功。在2015年11月,中美几乎同时进行了了一次进行中段反导拦截试验,时间仅相隔6小时。

为什么解放军每次试验尖端武器都选择1月11号?

2011年1月11日,歼-20隐身战斗机首飞。美国没有想到在2011年中国就能让歼-20隐身战斗机首飞,美国人认为中国还要过几年才行,尽管已经知道中国在搞第四代歼击机。由于美国人的惯性思维,他们的情报判断始终跟不上中国迅速进步的步伐。

为什么解放军每次试验尖端武器都选择1月11号?

2013年12月22日,东风-41洲际导弹试射;2013年12月22日,094核潜艇水下发射了巨浪-2洲际导弹。2013年1月13日,中国进行高轨道非合作目标拦截试验;

为什么解放军每次试验尖端武器都选择1月11号?

2014年1月11日,东风-26中远程导弹进行大超音速战斗部试验。作为目前世界唯一的也是最先进的中远程核常兼备陆基弹道导弹,东风26导弹从2015年9月3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上首次亮相以来,引起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极端重视。由于高度保密和透过媒体的误导,美国和日本等国军队情报系统只是在东风-26导弹亮相的前一年知道了型号名称,还以为是东风21的改进型。对导弹性能细节毫不知情,甚至不知道这种导弹已经装备中国的火箭军并形成了战斗力。对此美国海军情报局自责这是“21世纪初以来美国最大的军事情报失败案例之一”。

为什么解放军每次试验尖端武器都选择1月11号?

后面还有,东风-41导弹的两次试射定型,东风-26导弹的渤海试射,东风-17高超音速弹头试射,都是在每年1月间进行的...... 最典型的例子是歼-20战斗机。2011年1月11日,美国前国防部长萝卜特·盖茨访华,中国非常“碰巧”地在这一天进行了第五代代隐形战斗机歼-20的首飞,美国人得到消息以后感觉措手不及,仿佛受到了极大侮辱。

为什么解放军每次试验尖端武器都选择1月11号?

因为在2011年歼-20首飞之前,美国还认为我们处于航空工业的石器时代呢。萝卜特·盖茨在歼-20首飞前一年曾经信誓旦旦的说过:“美国拥有大批F-35和F-22战机,而中国2020年之前绝不会拥有第五代战机,而且等到2025年,美中这一差距只会加大。”

为什么解放军每次试验尖端武器都选择1月11号?

萝卜特·盖茨回忆录里的原话是这样说的:“就象我亲近人士的分析,这是对我本人的最大侮辱”。歼-20试飞2个小时后,恰逢中方会晤盖茨,中方对盖茨解释:“这是预定的科学测试。但盖茨说:“我不相信他(中方领导人)的解释。”其实,这事不怨中国,纯属是美国情报误判导致的脑凶成怒,中国并没有对美国防长进行刻意羞辱,歼-20的首飞日期是正常确定的,中国还没有达到这样闲着没事干的地步。

为什么解放军每次试验尖端武器都选择1月11号?

可能由于太傲慢,近20年来,美国在对中国的军事情报领域犯过好几个大错误,轻视了中国的进步,没有及时发觉并采取行动。例如歼-20,东风-26,电磁炮,航母工程,以及这次露面的东风-17。对,还有南海的息壤..... 直到2015年,美国才总结出来,恍然大悟,中国的战略级武器和重点军事武器项目,都喜欢选择在每年的1月11日进行若干秘密试验,或者是标志性的首飞或重要试射,打个卫星,射个远程,反个导弹,首飞个原型机等等。所以1月11日这一天,就成了传说中的“鸡飞蛋打日”。

为什么解放军每次试验尖端武器都选择1月11号?

这几年,军迷们开始将1月11日视作一个重要的日子,每年1月11日都期待这一天能有新型武器亮相或者试验。前几天,空军招飞宣传片里出现了传说中的轰-20(划掉,轰-6Z)的图像,看样子是照着B-2画的CG图,机背的两个大曲面进气道是B-2特有的标志,但飞翼式隐身轰炸机不一定必须采用非常突出的大曲面发动机舱。

此外,飞行员面罩里反射的轰炸机影子,那尖锐的鹰嘴也是B-2的特征,这些特征在美国设计B-21轰炸机的时候都取消了。这说明,飞翼式隐身轰炸机的外形设计可以有多种,不一定完全照搬B-2。中国的轰-20(划掉,是轰-6Z)很可能是亚音速飞翼布局,但可能会有自己的独特气动外形,与B-2有较大差异。

而2021年的1月11日,是歼-20首飞10周年的纪念日,军迷们更加看重,都期待有新型战机的首飞,这些预期包括歼-20双座型战机,海四代舰载战斗机,或远程隐身战略轰炸机轰-20(划掉,是轰-6Z)。

那么,在2021年1月11日,中国到底将首飞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