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企业要闻

草编的原料工匠

2023-08-17 21:51热度:7237

[嘉定的黄草] [山东的蒲草] [浙江金丝草] [杭州水毛花] [各地马兰草] [湖南龙须草] [东北马蔺草] [江浙的苏草] [台湾的席草] [苏州的蒯草] [云贵的荐草] [安徽玉米皮] [四川的竹壳] [云南的箬壳] [陕西的麦草] [山东的麦草] [四川棕榈叶] [云南鸡广藤] [古永水厂藤] [盈江刮皮藤] [云南的黄藤] [贵州的红藤] [河北红皮柳] [四川青神竹] [湘南攸梨藤] [汝城的灰藤] [湖南盘山藤]地域不同,原料也不同,长江流域的草编原料多用野生的黄草、苏草、席草(水毛花)、金丝草、蒲草、龙须草、马蔺草、蒯草、荐草、竹壳、箬壳等,也有用人工栽培的农作物稻草为原料的。黄河流域,比如河北、河南、山东的草编,多为麦草,另外还有东莞的黄草,浙江的金丝草,湖南的龙须草等。 草编巧媳妇李咏梅搞柳编 每年换回一辆桑塔纳:宁阳县东疏镇小王庄村27岁的农家妇女李咏梅,有一套精致柳编的绝活,普通的柳条在她手里可以变成2000多种诸如花篮、水果篮、食品盒之类的工艺品,全部销往国外。李咏梅对记者说:“俺用柳条一年能挣回来一辆‘桑塔纳’!”竹编艺人马富进、何福礼、卢光华简介1、马富进【竹编状元】马富进(1860~1933年),曾名马府君,佐村谷岱村人。11岁学艺,竹编技艺超群,是清末民初东阳竹编杰出代表、著名匠师,创造了许多珍品杰作,名声流传于世。他为吴宁清朝翰林李品芳家制作的1对3层托篮。化工3年半,油漆3个月。构思奇妙,编织精巧别致。该托篮于1952年由省文化局选购去送北京,现珍藏于故宫博物院。他在50岁时创作的竹编神像“魁星点斗”,造型生动,气势雄浑,色彩典雅,编织精细。“魁星”左脚踩在鳌鱼头上,右脚向后踢,一手持斗,一手执笔,上身俯倾,呈点状元之势,炯炯有神,姿态逼真似生。1915年,被选送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奖。1929年,参展于“西湖博览会”,获得“竹编状元”匾额1块和奖金,名声大振。他创作的竹编工艺品还具有实用价值。如竹编小酒杯,玲珑精巧,美观别致,盛酒功能可与瓷杯媲美。展品“八角提篮”创作于1906年,是东阳竹编老一辈艺人硕果仅存的稀世珍宝。2、何福礼【中国竹工艺大师】何福礼,中国竹工艺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男,1944年生,1958年入东阳竹编厂学艺,现任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副会长,东风竹编厂董事长、总工艺师。大师出身寒苦,14岁为谋生进厂学艺,长期在竹艺编织第一线摸爬滚打,数十年磨一剑,终于从一个小篾匠成长为一代竹工艺大师。大师业精于勤,功底深厚,经验丰富,一直是原东阳竹编厂的业务骨干和技术权威。1983年由其主持编织技法处理的绝世珍品《九龙壁》,独创多种编法,被载入《东阳市志》,成为竹编工艺的一个里程碑。大师为香港特制的《工艺长龙》,全长达2500米,1997年由港首董建华亲自点睛,并创世界最长舞龙吉尼斯纪录。大师年过六十仍勤劳不缀,不断有新作精品问世。大师致力于培育新人,先后收徒数十人,毫无保留地传授技艺,为东阳竹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3、卢光华【中国竹工艺大师】卢光华,中国竹工艺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男,1948年生于浙江东阳,长在竹编世家,系雅溪卢氏竹编传人。现为中国竹子博物馆技术顾问、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副会长、市竹艺精品有限公司总设计师。由其独创的大型竹编《兰亭序》开千古竹编艺术之先河,1989年后创作的竹编立屏《清明上河图》、《百马图》等40余件作品先后获国家级、省级金奖和银奖,两件作品评为浙江省工艺美术精品,30余件大型作品为博物馆或国内外行家和知名人士收藏。他的竹编书画艺术被权威部门称为“中国民间艺术一绝”和“中国竹编书画第一家”。卢光华大师独创的竹编书画艺术品既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又具独特的编织技艺,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艺术流派,被人们誉为“古今中外竹编艺术的新高峰”。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竹编企业通过改制全面推进,民营企业和个体经营发展得生机勃勃、如火如荼,其中东阳竹编之花开遍城乡,涌现出了一大批竹编工艺能人和精品杰作。近10多年来,随着市内几个原大集体竹编企业的改制解体,一批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跌打滚爬中锻炼成长的民营竹艺企业应运而生。如市东风竹编厂等均为我市竹编企业的新生排头兵。它们或以动物器皿细竹编称长,或以平面中国书画竹编工艺品著称,或以江南民俗风情为竹艺精品题材,或以实用竹编工艺品作大批量生产,或采用新工艺制作竹编移影系列产品,或专门生产古代弓箭等健身新产品,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将东阳竹编工艺水平提到一个新的境界和新的高度。围绕着这些排头兵转的,还有一大批分散在各乡各村、家家户户的竹编个体经营户,他们将东阳竹编工艺产品市场搞得又活又红火。据不完全统计,东阳竹编有家具、灯具、文具、浴具、花具、容器、动物器皿、装饰品、健身器皿、仿古品、竹丝镶嵌(竹木结合)、竹编书画艺术品、竹艺园林建筑、竹艺室内外装饰、竹编墙纸、竹根雕、留青雕等25大类,3000多个花色品种,产品远销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市从业人员6000余人。中国竹工艺大师2名,省工艺美术大师2名,高级工艺美术师4名,中级工艺美术师百余名。2002年全市竹编工艺品总产值达2亿元,出口创汇1.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