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企业要闻

二维码是哪一年被谁发明的?

2024-03-12 12:36热度:4301

国外对二维码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对二维码技术的研究开始于1993年。
二维码的发明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一系列的发展。
一、国外发展
20世纪80年代末,在二维码符号表示技术研究方面已研制出多种码制,常见的有PDF417、QR Code、Code 49、Code 16K、Code One等,这些二维码的信息密度都比传统的一维码有了较大提高。
在二维码标准化研究方面,国际自动识别制造商协会(AIM)、美国标准化协会(ANSI)已完成了PDF417、QR Code、Code 49、Code 16K、Code One等码制的符号标准。
国际标准技术委员会和国际电工委员会还成立了条码自动识别技术委员会,并制定了QR Code的国际标准,起草了PDF417、Code 16K、Data Matrix、Maxi Code等二维码的ISO/IEC标准草案。
二、国内发展
中国对二维码技术的研究开始于1993年。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对几种常用的二维码PDF417、QRCCode、Data Matrix、Maxi Code、Code 49、Code 16K、Code One的技术规范进行了翻译和跟踪研究。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国内对二维码这一新技术的需求与日俱增。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在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对二维码技术的研究不断深入。
在消化国外相关技术资料的基础上,制定了两个二维码的国家标准:二维码网格矩阵码(SJ/T 11349-2006)和二维码紧密矩阵码(SJ/T 11350-2006),从而大大促进了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二维码的研发。
2016年8月3日,支付清算协会向支付机构下发《条码支付业务规范》(征求意见稿),意见稿中明确指出支付机构开展条码业务需要遵循的安全标准。这是央行在2014年叫停二维码支付以后首次官方承认二维码支付地位。
三、主要应用:
1、信息获取(名片、地图、WIFI密码、资料)
2、网站跳转(跳转到微博、手机网站、网站)
3、广告推送(用户扫码,直接浏览商家推送的视频、音频广告)
4、手机电商(用户扫码、手机直接购物下单)
5、防伪溯源(用户扫码、即可查看生产地;同时后台可以获取最终消费地)
6、优惠促销(用户扫码,下载电子优惠券,抽奖)
7、会员管理(用户手机上获取电子会员信息、VIP服务)
8、手机支付(扫描商品二维码,通过银行或第三方支付提供的手机端通道完成支付)



扩展资料:
一、特点
1、高密度编码,信息容量大:可容纳多达1850个大写字母或2710个数字或1108个字节,或500多个汉字,比普通条码信息容量约高几十倍。
2、编码范围广:该条码可以把图片、声音、文字、指纹等可以数字化的信息进行编码,用条码表示出来;可以表示多种语言文字;可表示图像数据。
3、容错能力强,具有纠错功能:这使得二维条码局部损坏时,照样可以正确得到识读,损毁面积达30%仍可恢复信息。
4、译码可靠性高:它比普通条码译码错误率百万分之二要低得多,误码率不超过千万分之一。
5、可引入加密措施:保密性、防伪性好。
6、成本低,易制作,持久耐用。
7、条码符号形状、尺寸大小比例可变。
8、二维条码可以使用激光或CCD阅读器识读。
二、注意事项
目前,二维码在支付方面应用广泛,这也使不法分子有机可趁,通过引诱市民扫描二维码来实施诈骗。
扫描前先判断二维码发布来源是否权威可信,一般来说,正规的报纸、杂志,以及知名商场的海报上提供的二维码是安全的,但在网站上发布的不知来源的二维码需要引起警惕。
应该选用专业的加入了监测功能的扫码工具,扫到可疑网址时,会有安全提醒。如果通过二维码来安装软件,安装好以后,最好先用杀毒软件扫描一遍再打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