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上海财经金融怎么样?

2024-05-05 01:39热度:5566

本身是不错的,在上海次于复旦,交大属二流。海外化程度高,教师很敬业,学生不错!

财经有什么区别啊 ?

经济和金融是两码事.经济学是处理人类社会的效率与分配的问题.也就是说,他研究的是关于怎样提高全社会效率和怎样分配更公平的问题.如果你想学经济,一定要数学好.当代经济学,基本上没有好的数学底子是无法学好的.举几个经济学的例子:税收,社会福利,产权处置,社会如何分工,国家如何处理贸易赤字...金融学则是研究关于钱的一切.他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几个部分:1.钱是什么,以及钱是怎样产生的.(货币银行学呀什么的就是研究这个.)2怎样获取钱.(fundraising),比如如何发股票,发债券

吉林财经金融专业怎么?

  校简介  长春税务学院正式更名为吉林财经大学   3月22日,教育部向吉林省人民政府发出通知(教发函【2010】41号文件),正式批准长春税务学院更名为吉林财经大学。   通知指出,《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申请将长春税务学院更名为吉林财经大学的函》(吉政文【2009】113号)收悉,根据《高等教育法》和《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以及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五届四次会议的评议结果,同意长春税务学院更名为吉林财经大学。
     通知指出,希望吉林省加强对吉林财经大学的领导和管理,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要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强学校的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增强服务社会的能力,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办学效益,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为吉林省和国家的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2010年2月3日,教育部发布《关于2010年新设置高等学校和筹建到期正式设立高等学校的公示》确认长春税务学院更名为吉林财经大学。[1]   吉林财经大学是吉林省重点大学,是吉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税务总局共同建设的学校。 学校逸夫图书馆  学校起步于1946年7月东北银行总行举办的银行干部训练班;1950年9月成立东北银行专门学校,这是新中国创建的第一所金融高等学校。
  1958年9月组建吉林财贸学院,这是国家较早成立的普通本科财经院校之一。1992年5月更名为长春税务学院,是国家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税务本科大学。学校曾先后隶属于东北银行总行、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2000年划归吉林省人民政府。曾先后在佳木斯市、哈尔滨市、沈阳市等地办学,1950年7月迁入长春市,校址为长春市净月大街3699号,邮政编码130117。
     学校2004年6月开始建设净月新校区,2005年8月实现了举校搬迁。新校区占地108万多平方米,一期工程已经完成建筑35万多平方米。 [编辑本段]学科专业  学校设有学科专业涵盖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六大学科门类;有省级重点学科8个。
  1983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现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硕士学位授予学科、专业29个;是国家工商管理专业硕士、法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   学校现有17个学院、教学部,31个本科专业。有国家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
  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8门。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2007年在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 [编辑本段]师资力量  学校有教职员工1017人,其中专任教师637人;专任教师中有硕士以上学位的464人,其中有博士学位的129人,在读博士研究生110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350人,其中教授107人。
  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撑计划”入选者,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首席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规划评审专家,教育部经济学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全国税务系统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统计教师,吉林省新世纪高校首席教授、主讲教授、中青年骨干教师,吉林省高级专家,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吉林省教学名师,吉林省优秀教师,长春市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等。
   [编辑本段]学生培养  学校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10440人,硕士研究生1005人,外国留学生24人。六十四年来为国家培养了近九万名优秀专门人才,其中有著名大学和科研单位的博士生指导教师、中国杰出社会科学家等学界精英;有全国政协财经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银行2位副行长、财政部副部长、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行长、中国建设银行副行长、中国光大银行副行长、中国进出口银行副行长、吉林省人民政府2位副省长、吉林省政协副主席等高级管理人才;有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中国光大集团副总裁、合生创展集团总裁、海尔集团副总裁等创业先锋;全国国税系统副司长级以上领导干部中40%左右是我校校友。
  在校学生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先后有30多个学生集体、300多名学生获得“全国先进班集体”、“全国优秀团干部”、“全国三好学生”等国家、省、市级荣誉称号,200多名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各类学习竞赛中获奖。2006年学校被遴选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本科毕业生考取国家公务员的超过10%,考取硕士研究生的在10%左右,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研究生的就业率始终是100%。
  据凤凰网测评,该校2009年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等在全国非“211”大学中排在第26位,在东北地区非“211”大学中排在第2位。 [编辑本段]科研工作  学校有吉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研究项目近300项;出版学术专 学校实验楼著等130部;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1000篇;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近30项,获中国高校人文社科奖3项。
  六十四年来,我校教师在国内率先编著出版了《统计学通论》、《数理统计学》、《中国旅游经济学》、《工商行政管理学》、《中国个体经济管理学》、《金融审计》、《对外贸易统计》、《保险统计概论》、《税法学》等著作或教材。 [编辑本段]学术期刊  学校举办的《当代经济研究》、《税务与经济》两个学术期刊均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在全国146种经济学理论专业期刊中排名进入十强,《税务与经济》连续三次被评为全国百强社会科学学报,连续七次被评为吉林省一级期刊。 [编辑本段]对外交流  学校与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9个国家的30多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每年都有学者互访、留学生互派等。
  1999年学校与澳大利亚查尔斯特大学合作办学,已有毕业生2000多人,在校学生近2000人,与韩国江南大学、日本帝京大学2+2合作项目发展势头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