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巴西前总统卢拉能否重新上台执政,将亲美的右翼势力清除掉?

2023-10-10 08:24热度:6932

为何巴西前总统卢拉又重回拉美视野,一则是当前整个拉美左翼陷入低谷,右翼开始全面上台,当下的委内瑞拉局势促使人们开始回望十多年前左翼全面在拉美蓬勃发展的日子了。而回顾这段历史,和委内瑞拉的马杜罗一样,巴西前总统卢拉绝对是避开的。二则是,委内瑞拉当前经济模式的困境以及当前巴西经济的陷入缓慢增长状态,让人开始着重讨论整个拉美病,而提及拉美病,卢拉和其治下的巴西是怎么也绕不开的一个话题。

巴西前总统卢拉能否重新上台执政,将亲美的右翼势力清除掉?

卢拉是巴西的一个传奇人物,作为左翼领导人,其在巴西军政府统治期间就参与工人阶级大大罢工和斗争浪潮。卢拉在当选巴西总统的时候,正值巴西经济陷入困境,社会贫富分化严重。在卢拉当选巴西总统前夕,美国金融巨鳄索罗斯曾经发出警告,如果卢拉当选,巴西将面临阿根廷那样的金融崩溃局面。而且在大选初期,巴西股市一度缩水60%。这足以说明在当时拉美纷纷进入左翼政府时代,传统右翼对这股浪潮以及对卢拉本人的质疑及担心。

巴西前总统卢拉能否重新上台执政,将亲美的右翼势力清除掉?

然而在卢拉上台后,卢拉对巴西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提高民众福利,缩小贫富差距。促使巴西进入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成为最初的“金砖四国”之一(后来南非加入该机制,形成金砖五国)。

巴西前总统卢拉能否重新上台执政,将亲美的右翼势力清除掉?

作为左翼领导人,卢拉和南美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关系密切,这其中包括与美国交恶的委内瑞拉前总统查韦斯、古巴前领导人卡斯特罗以及玻利维亚总统莫拉莱斯;同时伊朗前总统内贾德也是卢拉的好友。卢拉还是委内瑞拉前总统查韦斯倡导的拉美经济联盟的主要参与者和倡导者,2010拉美12个成员国签署的一份条约奠定了南美洲国家联盟的雏形彻底成立。该联盟就是查韦斯和卢拉所推动,既核心是倡导南美是南美人的南美。该联盟有可能成为第二个欧盟,在当时来看,是南美整个左翼阵营的胜利。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2016年拉美整个左翼失势之后,由14个美洲国家组成的专门围剿委内瑞拉政府的右翼联盟利马集团成立,随后该集团大行其道,在当下委内瑞拉局势中成为了最不可忽略的一股势力。今昔对比,更能让人洞察到,在当下委内瑞拉危机中,深层次的本质其实是利益、形态和阵营之间的较量。

在卢拉任职到期之后,巴西第一位女总统罗塞夫作为卢拉的接班人而走马上任。罗塞夫的经历比卢拉更为传奇,其被巴西人称其为“铁娘子”,因为罗塞夫当过游击队员、扛过枪、坐过牢,为人作风低调,但秉性强硬。最终导致罗塞夫和卢拉双双陷入危机的事件是巴西窃听风云事件:

2016年3月,身陷腐败案调查的卢拉被罗塞夫任命为总统民事办公室主任,罗塞夫和卢拉通过一通电话,但随后不久两人之间的这段电话录音被曝光,录音显示,罗塞夫任命卢拉就是为了给他豁免权,保护他免受腐败案调查。录音被曝光之后,引起外界舆论的一片哗然,民众纷纷上街抗议罗塞夫的包庇行为,卢拉在宣誓就职不到一小时后就停职,罗塞夫也支持率下滑,在短短6个月后被停职下台。

需要指出的是,堂堂一国总统的电话居然能被录音,可以看到巴西内部政治斗争是多么的激烈和水深。

随后在2016年8月31日,巴西历史上出现了颇为壮观的一幕,巴西在这一天相继出现了三位总统,分别是迪尔玛·罗塞夫、米歇尔·特梅尔和罗德里戈·马亚。这一天以罗塞夫作为被停职总统、特梅尔作为代总统开始,随后再以特梅尔成为拥有完全权限的正式总统、众议院议长罗德里戈·马亚成为临时总统而结束。

但作为南美最大国家,巴西20年来最严重的政治危机并未就此结束。2018年末巴西再次进入大选,随后候选人被刺杀的刺杀,入狱的入狱(卢拉),最终拥有“巴西版川普”之称的右翼代表博尔索纳罗当选。但即便如此,卢拉却是支持率最高的候选人。

只是当下,巴西社会深陷分裂却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巴西这个规模达2万亿美元的经济体,正面临超过1300万的失业人数,惊人的犯罪水平,以及7%的赤字率问题。

和整个拉美地区经济陷入困境一样,巴西的问题实际上是与当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美国加大对拉美政局干预等外部因素有关,当然也受到执政失误的牵连。

作为拉美左翼力量主心骨的委内瑞拉,在拉美左翼政府——阿根廷、秘鲁、巴西、厄瓜多尔相序失势之后,开始被圈进暴风眼中。左翼在拉美风起云涌十多年之后,似乎将彻底进入低谷。而身陷牢狱之灾的卢拉恐怕已经很难再等到下一个风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