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2013年黑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方面的国内时政热点哪里有啊?

2023-07-23 10:56热度:3779

 这是考试2013年1-2014年4月时事政治、测试题、申论、半月谈复习资料
2014考试时事政治电子书(1405版)--2014年5月1日更新 
时事政治和测试更新2014年4月30日;《半月评论》更新2014年第8期;《瞭望时评》更新2014年第17期;半月谈时事和小测验更新2014年第8期;204个申论写作模板及范文资料主题,新增2014年两会专项政策解读和专项测试题(单选和多选20题)等,可以上网搜索一下“考试时事政治电子书”的下载地址

2013年9月份的时事政治,求解析

2013年9月3日人民网一则时政新闻,题为 《我国法律援助立法严重滞后  期待政府观念更新》,文章中指出“农民工在工作过程中很容易与雇主、服务对象等发生冲突,更容易受他人胁迫、唆使或拉拢实施犯罪,然而很多农民工都不懂如何利用“农民工法律援助”为自己争取最大化的权益。”本文是围绕着事后补救而谈的法律援助问题。
    而笔者对事前的预防谈得更多一些,新时期的种种现象总是由于有了以前的因,才有了今天的果。  从过去描述的杀富济贫到今天所提倡的先富济贫是社会的进步。因为人的法律意识不强,有一些人总是以获得财富的多与少来衡量人的恶与善,显然是缺乏理性的。这就是容易受人胁迫、唆使或拉拢实施犯罪的思想根源。

    农民工与雇主、服务对象发生冲突,其原因之一是法律意识淡薄,双方的心态各异,服务者存在着被动付出的低贱心态,而服务相对人有着理所当然的高贵心态。由于双方之间的的心态落差太大,服务者在高度压力之下,很容易使本来就难以承受重压的心里,不能自律,致使行为超出法律的底线而犯罪。
    
    服务相对人的高傲心态达到盛气凌人的程度,往往会以高压的强势压服服务者。这种 双方的心态各异,是“话不投机半句多”主要成因。
如何平衡两种不同的心态呢?
    首先要深刻理解等价交换的市场规则 , 农民工在工作中与雇主之间是一种在法律意义上,相对而言的等价交换 。只要双方的行为都不违法,那么,都应该得到尊重,互相尊重才能实现和气生财,互利双赢。在相对的等价交换的市场规则中, 农民工与雇主、服务对象的位置是不具固定性的,是互为的服务与接受服务。所以低贱和高贵的交替是常态,千万不要有固化的心态。
    不可否认,农民工在工作过程中与雇主之间,是以金钱作为实现各自的利益的,  在这里金钱只不过是一种交换手段而已 ,金钱本身不是纠纷的起因,在法治不断完善的未来,把金钱视为表明工作业绩的积分,谁能把积分视为万恶之源呢?
    在过去的历史教科书中所描述的杀富济贫口号,在法治的社会里已经不适应了。穷者有理,富者有罪的观念致使知识面不宽的人群,自无所律,遇到不顺心的事,不知咋办,于是就失去理性而粗暴走险。“2010年上半年,北京批准逮捕的一万多名涉嫌犯罪人员中流动人口是7572人,比例占到74%。”姚艳娇说,从今年年初到8月,她们统计的1000多名被告人中,非北京户籍人口占82%,农民工占大多数。”而外地人或者农民的犯罪,是与相关各方心态有着紧密的关联性,立法严重滞后的原因在于人的观念禁锢。
    人的观念改变了,心态才能平衡,才能沉住气稳妥地解决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