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落寞”的南京桥北,仅存7家商业体跟得上江北新区的步伐吗?

2023-10-16 12:25热度:3815

首先感谢您的邀请。谢谢。

南京桥北一直作为江北较活跃的都市圈,桥北目前房价均价在2.2万每平米左右,作为浦口大学城核心地区,高校较多,商业综合体有弘阳广场,金盛百货,天润广场等,号称江北新街口。各项公共配套也较完善,特别是地铁3号线,S8号线,对桥北经济起到重大作用,所谓地铁一通,黄金万两!

根据最新的规划,桥北片区以居住和服务功能为主。

江北新区作为中国国家级新区,由浦口区.六合区和栖霞区八卦洲街道构成,是华东面向内陆腹地的战略支点。未来发展不可小觑。

从发展趋势看,个人觉得江北新区发展速度高于桥北,江北新区更具有发展潜力。同样桥北作为江北第一商圈,目前南京政府也同样重视,公建配套也不断完善,未来桥北随着江北新区同样也会不断发展!并不是说商业体少就跟随不上,主要看规划,投入等等因素。

商业配套需要人口密度做支撑,否则再多也是烂尾,服务员比顾客还多的商业都是死路一条。以此为标准看桥北,周边大楼盘的入住率就不用说了,S8,三号线对六合,安徽的吸引也是很大的。回答供参考

为什么很多都说2022年将会是实体行业的风口?

不可能,首先疫情期间,餐饮行业过年就要死,然后是服装行业,房子不好卖,装修行业不好做,影响家电行业,唯一好的行业,医院,学校在改革,电商不整顿,拼多多不死,注定网上能用流量打败实体业,门市租金高,明年迎来集体关门潮,房东不愿意降价,逛街的人越来越少,就是因为网络太发达了,除非国家又来一个几万亿,三四线城市,房屋重建计划,都是治标不治本,三四线城市的年轻人,头破血流也要挤进1-2线城市,主要还是资源分配不均,网络平台富了少数人,让生意越来越不好做,共同富裕是一个相当难解决的问题,能提高平均工资,在多点育儿政策扶持,估计会好一点,没解决生育问题,就不可能有多余金钱消费,金钱还是比较集中在60-70这一带人中,反而舍得消费的,90-00后并没有多少钱。慢慢的有80后,品质消费。不能解决医疗,教育,就不要指望经济会好,前段时间,我和4岁儿子感冒咳嗽,直接花了1千的,几瓶雾化,感冒前的抽血检查,一点药,简直来不起,就是普普通通的妇幼保健院。房价高导致年轻人都看开了。一个人也挺好,有钱的就只谈恋爱不结婚,就这样恶性循环。离婚率年年攀升,难道政策上就没办法制裁吗?共同富裕,需要走的路还很多,不是喊着口号就能实现,要改革的太多了,一定要实现农业自给自足,提升农民待遇,让真正基层的人富起来。

之所以,有很多人这么说,都不是空穴来风。特别,是那些经济大佬,富有超强的个人商业嗅觉。这一点,作为普通大众思维能力,还真的不得不佩服,这种具有前瞻性超强的个人商业灵敏度。

作为普通大众思维能力,肯定,有一定的差距。因为,对大众而言,所能做到的,看到的,只能局限于有限的空间内。所以啊!对这一声音,持有不同音调的,大有人在。毕竟,TM只相信自己身边的人和事(感受到的,亲身经历过的)——即:听说为虚,眼见为实。

不论,2022年,是不是实体行业的风口。那么,我个人非常坚信一下几点情况:

一,对网络平台的规范化治理。大家都清楚,近几年来,互联网电商运营项目,可谓是风光无限美好。

1.披着科技外衣的幌子,在国内市场上招摇过市,俘获了巨大的市场经济发展道路。

2.不完善的市场监督管理司法措施,令网络平台运营项目,享受到了, 不被约束的美好市场营销空间。

3.低价销售,包括低劣质商品销售内容,让网络平台,占尽市场先机。同时,也俘获了社会消费流量红利。

4.穷凶极恶的资本巨鳄,并不打算放弃任何赚钱的机会。甚至,连劳苦大众的养家糊口的菜篮子,都是处心积虑地惦记着。

所以啊!2021年,国家政府部门,总于对网络平台,多次劝导不开窍,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进行了量贩式治理措施,并给予多家平台,严重的经济处罚(口头警告⚠)。对于网络治理细则,出台了相关的网络监管法律法规具体实施办法。并,进行了系统化运营管理模式。尤其是,网络平台运营,纳入了税务增收细则。

假如,电商平台,享受到与线下实体店同样的商业营销环境,那么,对于电商生态发展而言,势必,是一种巨力打击!

二,疫情肆虐的国际环境。无论,科技产业领域,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多么伟大,及重要性,那么,永远都不可能脱离了,夯实的实体经济发展的环境。

也就是说,实体经济发展道路,是科技创新产业的根基,没有扎实的实体经济为土壤,那么,所有的科技创新功能,都属于虚无缥缈的幻想!

尤其是疫情肆虐的当下,国际局势不稳定因素,让我们更要懂得珍惜现在的一切经济基石。不能有懈怠,与任何闪失。科技,无论再强大,社会经济发展多么需要科技力量,可是,也不能否定了生存压力,与环境。常言道:民以食为天。是吧!

三,任重而道远 ,国家政府的前瞻性谋略。科技创新产业,必将,成为社会经济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

然而,疫情当下,我们不得不理性思考,当下恶劣环境,尤其是国际局势不稳定因素。发展实体业,是增强人类生存的免疫力,提升人类生命力顽强的基础设施。因为,只有物质基础为保障,那么,才能实现与新冠疫情作斗的体力,精力,和智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决定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之使命召唤!我们不会与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同流合污。宏观调控,发展实体经济,是国家战略考量。因为,全世界范围之内,有很多国家,需要我们……。

只不过,受到一些西方国家的抵制,让我们卷入到这场经济危机中(美元超发,引起的通全球货膨胀加剧)。

疫情肆虐的当下,+之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对外贸易受阻,科技打压,那么,我们面临着巨大挑战!站在国内市场经济发展环境下,必须保持强劲的实体经济发展道路,才是迎接美好未来的发展道路!

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体制是:托实向虚。然而,通过“疫情”,不难发现,这种经济发展体制,是行不通的。

所以啊!我们必须思考一种发展新方向:托虚向实。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大趋势!

各位同仁,你们觉得呢?欢迎各位老板留言讨论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