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

大批欧洲企业从伊朗撤退,中国企业的机遇来了吗?

2024-04-25 19:19热度:4206

题目所说并不准确-大批欧洲企业从伊朗撤退的说法并不符合现实,中国企业的机遇也不是现在才来,早已布局多年。

欧洲对伊朗的投资,更多是种对未来的投资。今天眼明之人都看得清美国是在衰退之中,霸权地位将要不保,而俄罗斯和新兴大国发起的欧亚贸易大通道项目对欧洲有极大的诱惑力,欧洲在伊朗的投资是对未来长远的布局。

近日欧洲面对美国的压力,并没有退让的意思,和普京通电交流并确定了继续伊核协议的政策,并和在伊朗投资的欧洲企业保证会维护他们的利益。德国铁娘子默克尔等人甚至豪言欧盟要替代美国成为自由世界的领导者。

当然,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不少在美国拥有大量业务的欧洲企业恐怕要遭殃。道达尔(Total)、德国能源公司Wintershall AG和丹麦油轮公司Torm AS等在美国拥有大量业务的欧洲公司由于惧怕美国的制裁,选择了退出伊朗。

但是,也有欧洲企业在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后顶风作案,和伊朗达成投资,居然还是美国的铁哥们英国干的好事:伊朗计划与英国Pergas Resources International Ltd 签署一份为期10年价值11.6亿美元的合约,对伊朗南部的Karani油田进行开发,是伊朗石油工业“傲视”美国制裁的第一次“突围”。

若某些欧洲退出伊朗,伊朗已经表示会马上让俄罗斯和中国的企业接替。其中,中国石油公司有机会接手Total在南帕尔斯气田项目的股份。而在此前,伊朗大大小小的市场和商店早已被中国商品占领多年,由浙江义乌到伊朗首都德黑兰的铁路也在今年初已经开通,并顺利拿下伊朗高铁大单,中国企业早已在伊朗深入布局。

如果带着意识形态的节奏来思考这个问题,也许就会产生两个极端对立的答案:一,乘此机会,迅速扩张伊朗经济的真空地带!二,顺应大势,迅速终止与伊朗的合作,以规避危机四伏的“制裁效应”!

欧洲一些企业之所以退出伊朗,从本质上是害怕遭到“制裁”的牵连,退出这块“是非之地”,也是为了保证资本的安全,我们同样也面临着这样的考验,先不说两种选择哪一个正确,不管是“退出”还是“扩张”,到了实际操作起来,也许会遭遇更大的难度!

欧洲资本之所以说走就走,那是欧洲与美国只存在经济上的利益关系,相同的价值观,不会让二者在意识形态层面有太大的分歧,也就是说,他们的离开,并不代表着与伊朗政府翻脸,他们留下来,也并不代表以此来对抗美国,中国与欧洲在伊朗的存在,有着战略意义上的不同,众所周知,伊朗是中国在中东战略上一块比较扎实的前沿阵地,对伊朗的布局也是按照长期战略来进行的,

但有一个问题:中国虽然还没到达“全球战略”的高度,但战略触角也正在朝着“全球”方向延展,而伊朗只是中国战略的一部分,美国的“制裁”与否并不能左右中国对伊朗的外交与经济政策,也就是说,即使没有美国的制裁,中国也会根据国家的需要来不断调整对伊朗的经济政策!(比如以前关于ZSY与南帕尔斯油田的基建纠纷中,中国对伊朗所表现出的坚定态度!)

虽然从交往的深度能反映出国家的立场,但国家只有在涉及到核心利益的问题上,才会表现出:“长期的,一贯的,不可动摇的”坚定决心,然而伊朗因核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远没有触及到中国的核心利益,如果中国智囊机构预测到美国对伊制裁会给中国带来超出预想的损害或压力,中国完全有理由放缓与伊朗的经济合作,毕竟中国的市场是巨大而广阔的,毕竟中国的态度也直接决定了国家的利益,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中国的视野必须更开阔,更长远!,最重要的一点: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从眼前的现实出发,前段时间中美两国剑拔弩张的贸易战,因为两国领导人的努力而休战,但这并不说明由此开启了中美贸易的坦途,只要打交道,就会有纠纷,只要有纠纷,就得想办法解决,而解决的方式也绝不是“妥协”与“抵抗”那么简单而纯粹,而这样的博弈方式,不但存在与中美,也存在于所有和中国有利益连线的国家,包括伊朗!

假设,我是说假设:美国如果用“休战”来换取中国对伊朗的态度,中国应该怎么办?哪头轻哪头重,相信中国高层一定会有明智的判断!

结语:表面上看,欧美企业的撤出,对中国来说是一次重大的机遇,但中国有比伊朗更大的市场,如果中国因为伊朗而失去更多,如果背上意识形态的沉重包袱,用“非此即彼”的思考方式来决定国家的走向,那就会面临一个问题:伊朗与世界,哪一个能让我们得到更多?我想中国高层对这个问题的考虑,已经非常成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