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内

数字货币的发行会有什么影响?

2023-11-04 21:15热度:7012

目前对于普通民众来说,货币的安全性是最大的隐患。比如社会上经常出现的电信诈骗、电子银行账号窃取、偷盗勒索等各类案件,让大家时时都在担心自己的钱几分钟之内就变成了别人的。数字货币的出现就解决了这一问题,它让每一笔钱都实现了可追踪。这是因为数字货币具有网络数据包的主要特征。这类数据包由数据码和标识码组成,数据码就是我们需要传送的内容,而标识码则指明了该数据包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等属性。

想想看,如果你的钱莫名其妙被黑客转走了,您还能查到它被转到哪里,这样一来,追讨回来就会方便多了。数字货币的“留痕”和“可追踪性”会减少黑客或者诈骗分子的窃取案件发生。

然而没有哪个技术绝对不能,只是的难度不同。所以,数字货币基于区块链技术、加密技术等先进的数字技术只能让其相对比较安全可靠,但也有风险。目前各类互联网公司的加密技术也在逐渐升级,金万维研发的私有云平台能够让管理数据更安全,连接类工具也让数据访问更加安全便捷。未来或许有更新的技术,助力数字货币顺利发行。

2、使用的便利性

近年来,微信、支付宝等支付转账方式的快速发展,已经让电子货币取代了纸质货币,朝着货币的无纸化趋势发展。然而这种电子化依然无法摆脱中央结算系统,无法在国际市场产生竞争优势和高于美元的信任度。这对于普通民众就意味着如果被要求必须支付宝支付,而此时你的钱在微信里,你就必须让你的钱从一个支付平台转移到另一个支付平台来完成付款,显然这很麻烦。而数字货币的分布式区块链支付技术,能够完整地纪录所有交易和所有去向,不依赖于单一的交易平台,无法篡改。如此看来数字货币不仅极大地方便了普通民众,对央行也有直接好处,如节约纸币发行、流通、结算成本,增强央行对于资金的掌控能力。

对金融体系的影响

  货币是金融的命脉和基础,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与枢纽。发行数字货币将深刻改变大众生活方式,对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带来深刻影响,带给金融领域前所未有的变革。由于缺乏历史数据和实证数据,目前对这些影响还无法进行准确评估,但逻辑上可能出现以下几个结果。

  第一,数字货币主要是对M0的替代,货币结构发生变化。现有纸钞和硬币的发行、印制、回笼和贮藏等环节成本较高,且易被伪造、匿名不可控。发行数字货币的主要考量是降低纸币发行、流通的成本,提升经济交易活动的便利性和透明度。因此,发行数字货币将导致流通的纸钞和硬币逐渐减少直至消失。

  第二,提高货币流通的可测量性。近年来,随着各国金融创新快速发展,金融总量快速扩张,金融产品日益丰富,货币创造机制日趋复杂,货币供应量的可测性有所下降。而数字货币具有可存储、流通路径可追溯等特性,这有助于央行及时掌握货币流通情况,准确计量货币总量并提高货币政策制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第三,中央银行的精准调控成为可能。由于数字货币具有可追溯性,中央银行对数字货币的去向分布、应用领域等可以精确了解,因此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央行可以从微观把握宏观,提高货币调控的预见性、精准性和有效性。数字货币还具有可编程性,央行可以限定特定属性的数字货币精准进入特定领域。比如,央行可以限制新发行的数字货币不能流入房地产相关的账户里,扶贫资金只能流向贫困人口的账户等。

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央行发行数字货币将带来新一轮金融制度变革,使得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和内外部经营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可能包括如下几方面。

  第一,金融资产转换速度加快,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难度加大。数字货币以电子化形态进行流通,人们将持有的数字货币转换成其他金融资产(存款、理财和基金等)将会更加便利,数字货币和其他金融资产的转化将会更加频繁,数字货币与银行存款之间的界限也将趋于模糊。为了满足客户更加频繁的“取现”需求,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可能进一步提高,商业银行的信用投放能力受到制约,经营管理的环境更趋复杂。

  第二,金融脱媒可能加剧,商业银行的存款基础遭受侵蚀。由于数字货币使金融资产间的转换更加便利,金融脱媒现象可能进一步加剧,公众对于银行存款的需求将下降,商业银行体系内部对存款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银行的存款基础弱化。同时,商业银行吸纳存款能力降低会增加其对同业市场的依赖,抬高资金价格,增加社会融资成本。

  第三,对商业银行的支付和清结算业务形成冲击。在当前的商业模式和社会组织架构下,陌生人由于无法相互信任,只有通过集中化的制度体系和机构体系才能进行支付与清算交易,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清(结)算机构是这一体系的重要参与者。鉴于支付清算体系对金融稳定乃至经济运行的重要性,政府一般对参与机构实施严格的监管。一方面,严格监管保证了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也意味着较高的行业准入门槛,这实际上是参与机构的制度红利。不过,这一格局可能会随着数字货币的发行而发生变化。虽然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并非完全去中心化,但采用分布式记账系统应是大概率事件。分布式账本技术具有分布式数据存储、防篡改、加密技术保障等特点,为点对点支付提供了可能和安全保障。分布式账本技术成熟后有望在转账、支付和境外汇款等领域大量使用,现有支付清算体系将受到冲击,商业银行传统的中间业务可能受到侵蚀。

对于数字货币的发行,包括前些日子国家推广数字人民币,有一部分人不理解,认为现在我们有支付宝和微信等电子支付软件,觉得再搞个数字货币出来,有些多此一举。其实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主要的目的是:

争夺国家贸易的金融控制权。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全球各国都想发展经济,方法呢,就是增加各国之间的贸易。但问题来了,各国的货币不统一,每次都要换算,这是一个大麻烦。更麻烦的是,各个国家的银行有不同的交易系统,彼此互不打通。总不能每次交易,都要扛着大包小包的现金去结算吧。

因为国际贸易有这样的结算需求,所以呢,上个世纪70年代,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建立了一个全球货币结算体系,叫,环球银行电信金融协会,简称‘swift’。总部设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同时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和美国纽约,分别设立交换中心。这个系统也慢慢成为全球的贸易系统。

但是呢,在这个体系当中,话语权最强的就是美国。原因很简单,swift的交换中心设在纽约,同时,美国在全球实行霸权主义,要求绝大多数石油出产国在出售石油的时候,只能接受美元交易。而所有的国家都需要购买石油啊,想要买石油,你手里必须要有美元。而想要用本国货币换美元,这个斯威夫特(SWIFT)支付体系,你就绕不过去。

因此,一旦swift成为某些国家的制裁大棒,威力不言而喻。

2012年,美欧对伊朗的核工业进行制裁,其中最厉害的一条就是,将伊朗的四家主要银行踢出了斯威夫特系统。这无疑对于经济极度依赖石油出口的伊朗来说,无异于釜底抽薪。因此,外商没有办法到伊朗进行投资,伊朗也很难跟其他国家进行贸易。伊朗经历了严重的经济衰退、就业困难、物价飞涨。毫不夸张的说,斯威夫特相当于金融界的核武器。

很明显啊,这样的国际金融贸易秩序是不会让人放心。那怎么办呢?

建立一个去中心化的法定数字货币。

那有人会问,去中心化是什么呢?我们来做个形象的比喻吧。 如果我们把这个swift结算体系,比喻成一个聊天群,成员是各种货币,而美元就是群主。群里面的交易信息传递,都必须经过这个群的服务器,再传递给对方。而美国很大程度上就是这个服务器的操控者之一,一旦把你踢出群聊,你就无法和全世界绝大部分国家进行交易。

而去中心化呢,运用到的就是‘’区块链技术‘’。其实就是把群主的这个特权给去掉。大家彼此的交易信息都可以在群里进行自由贸易,没有什么霸权主义。同时呢,双方的交易信息,群里的其他成员都是可以看到的,可以追溯每一笔交易的来源,并且信息无法篡改。

这样呢,不仅可以限制洗黑钱的操作,防止各种金融犯罪,而且可以建立一个公正公开、透明的金融平台,减少外界的恶意制裁手段。这个就是去中心化数字货币的意义所在。

其实,对于swift体系有担忧的国家,不仅仅是我们。还有爱沙尼亚、菲律宾、印度、日本、瑞典、瑞士等这些国家,他们也都正在尝试建立法定数字货币,探索数字货币的可行性。

中国的数字人民币就是这样的一个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产物。并且我相信,在未来,各个国家也会建立自己的安全金融支付环境,数字货币也将是国际贸易的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