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宏观

就业人员和从业人员有什么区别?

2024-05-11 16:48热度:7525

就业人员和从业人员就统计方面来说,没有区别,“从业人员”主要从微观角度反映单位用工状况。“就业人员”是从宏观角度反映全社会就业状况。因此,在反映某个单位用工状况时使用“单位从业人员”指标,反映全社会就业状况时使用“就业人员”指标。
1、反映角度不同
“从业人员”主要从微观角度反映单位用工状况。“就业人员”是从宏观角度反映全社会就业状况。因此,在反映某个单位用工状况时使用“单位从业人员”指标,反映全社会就业状况时使用“就业人员”指标。
2、定义不同
通常就业人员是国家研究劳动力是否充实的重要因素,把它作为分析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就业人员之所以被广泛用作宏观经济分析的就业指标,是因为它与经济周期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反映宏观经济现状及其走势的变动。
而从业人员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全部劳动力资源的实际利用情况,是研究我国基本国情国力的重要指标。
3、群体范围不同
就业人员通常包括以下三类人:第一类是作为受雇佣者在企业、政府部门或家庭中工作并领取劳动报酬的人,这类人通常被称为雇用就业者;第二类是在自己的企业中工作,以经营利润为收入的人,这类人通常被称为自营收入者;第三类是在自家的企业中工作但不领取报酬的人,这类人通常被称为无薪家庭帮工。
从业人员指在各级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及企业、事业单位中工作,取得工资或其他形式的劳动报酬的全部人员。包括在岗职工、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民办教师以及在各单位中工作的外方人员和港澳台方人员、兼职人员、借用的外单位人员和第二职业者。不包括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



扩展资料:

就业人员之所以被广泛用作宏观经济分析的就业指标,是因为它与经济周期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反映宏观经济现状及其走势的变动。在经济运行处于良好状态、市场需求比较旺盛时,企业就会增加用工、扩大生产规模,从而导致就业人员增加;
当企业感到市场需求减少时,他们就会降低产量减少用工,从而导致就业人员的减少或少增。正因为就业人员与宏观经济走势之间存在着这种密切的联系,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经济分析人士,都把它作为分析宏观经济运作状况的最重要指标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就业人员
百度百科——从业人员
国家统计局——十、人口和就业(27)

就业人员和从业人员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