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宏观

分析美国和德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及其利弊

2023-07-23 05:25热度:2895

美国市场经济的特点

十分强调市场力量对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认为政府对经济发展只能起次要作用。推崇企业家精神,崇尚市场效率而批评政府于预,政府进行调控与否往往以是否有利于消费者利益为目标,而较少从生产者角度出发。社会习惯与政府政策更多地着重促进私人消费而忽视储蓄。

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

* 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体制确保了每个公民在社会生活中享有多方面的权利。

* 政府不干预企业,工人可参与企业管理


# 美国推崇私有制和自由企业制度,政府根据短期经济形势,随经济变化采取灵活干预的调控方式。
# 德国等欧洲大陆国家,国有经济比重较大,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范围和力度较大,但侧重间接调节手段。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德国应对经济夨机的措施

二战后,经过短暂的恢复,德国经济迅速走上正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德国经济年均增长率分别高达7.9%和4.6%,就业充分,出口旺盛,物价平稳,外界称其创造了“经济奇迹”,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但自1966~1967年遭遇了战后首次经济危机开始,德国经济实际上告别了此前单边高速增长和近乎充分就业的阶段。进入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随着外部两次石油危机的接连冲击,美元的持续走弱,德国马克的被迫升值,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飘摇和崩溃,外部环境严重恶化: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十年平均分别跌至2.9%和1.8%、失业人数突破两百万、物价涨幅骤升到7%,总体经济出现了战后少有的“滞胀”现象。
  在德国经济社会从1950到1980年代的先扬后抑、曲折的发展轨迹背后,其在宏观经济和社会政策上也经历了一系列方向迥异的政策探索和实践。1950年代到1966~1967年的经济危机这一时期,德国在有“经济奇迹之父”美誉的路特维希·艾哈德及其所属的德国右翼基民盟/社盟的领导下,以社会市场经济为圭臬,崇尚自由竞争和市场力量,结合国内外有利条件,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和充分就业。
  但随着1966~1967年战后首次经济危机的出现,德国就此告别了高速增长阶段,艾哈德政府被逼倒台,德国出现了由库特·基辛格领导的、由各党参加的大联合政府,新政府面临着增长阶段和发展方式转变带来的巨大挑战和经济政策的方向性抉择。作为应对,在时任经济部长卡尔·席勒的竭力倡导下,德国经济的主导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原来突出社会市场经济框架下、自由竞争基础上的增长,转向了凯恩斯主义为导向的、强调政府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刺激和干预经济的总体经济平衡调节。
  1967年专门出台了《经济稳定与促进增长法》以及涉及宏观经济调控的各项细则。而其后分别于1969年和1974年接任的、来自社会民主党的威利·勃兰特和赫尔穆特·施密特两届左翼政府,面对经济增长减速等一系列问题和挑战,在政策上则明显偏离德国经济此前一直坚持的新自由主义,以及崇尚“小政府、大市场”的信条,扩大政府支出,补贴私人投资,降低中低阶层税收,还积极扩大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范围如提高育儿和教育津贴等,以致社会福利得到极大的提升,社保占GDP的比重上升到25%。由此造成了公共债务猛增,滞胀和失业高企的问题未有显著改善,总体调节政策未达预期目标;1982年来自右翼的科尔接任,重新祭出自由主义和市场经济的旧策和利器,遏制福利负担的迅猛上涨,同时大力减税,为企业投资和个人消费松绑,积极扩大出口,以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打压失业。此外,注重倡导科研和教育的投入等,经过一系列的努力,德国经济走出了滞胀,除了失业外,各项主要指标均有不错表现。
  总括起来,面对发展速度和阶段的转变,德国左、中、右联合政府以及其后的左、右翼政府的宏观经济应对政策各有侧重,或偏重于政府干预,或执著于自由竞争,或者是两者兼容,有成功亦有失误。在总体坚持以自由竞争为核心的社会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在危机和发展模式转变时刻辅之于适度的政府干预,被证明是一条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