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宏观

疫情过后,我国的经济走向能参照非典时期的吗?

2023-12-02 14:41热度:5720

谢邀请。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所以说,沿用非典时期的经济变化看待现在的经济问题是不科学的。

2003年非典的传播在国内只是广东等地局部城市和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全球确诊人数8000多人,死亡919人。身在北方的三线城市虽然能够感觉到它的危险,但当时全国社会秩序比较正常。2020年的新冠肺炎是全球性爆发,世界各国确诊人数已达30万人。受疫情影响,封城、停工、停学的国家和地区比比皆是。我国是采取得力措施最早的国家,经过二个月的努力,除境外输入病例,全国已无新增确诊病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各省市基本实现复工复产,生活秩序基本走向正规。但疫情的发展给整个世界带来了重大影响,各国抗疫局面不容乐观,这必将是世界经济发展史的一次大考。

2003年我国年人均可支配收入8000多元,三线城市还会有一些差距。全国经济出口发展和内部需求全部向好,当时的出口企业订单有所减少,部分地区的旅游餐饮行业影响较大。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超过4万元。2003年国内资金对外投资约29亿美元,2019年实现对外投资约1100亿美元,国内资金使用方向发生了重大变化,本次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可想而知。

本次疫情的全球性爆发,对每一个国家都是严峻的考验,是危机也是转机,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人口多,国内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基本满足自给自足的消费需求。如何调整对外发展方向,还要根据疫情变化而变化。新冠肺炎世界爆发期间,我国为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及时对外捐助抗疫物资,并选派多支医疗队伍出国,共同抗击疫情,展现了大国外交的积极态度。也必将为我国今后开展更广泛的一带一路产生积极的影响。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