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宏观

全球经济重启复苏还有多久?

2023-12-02 10:29热度:7197

简单来说有以下几点:

1.首先疫情影响的是全球经济,全球经济又是一个整体,虽然我国疫情控制得当,各行各业陆续复工复产,但是在进出口方面还是受到疫情的影响,毕竟需要国与国之间的对接。

2.受疫情影响的几个世界经济大国,导致全球经济停止不前或者下行加速,目前还未看到除我国以外的任何一个经济大国能够正常的复工复产。虽然美国口喊着要复工复产,可疫情控制不当,确诊人数每天持续增加,这无疑给后面的复工复产增加了很大的困难。

3.全球经济既然是一个整体,那么需要各国之间诚心合作,实现共赢,而不是通过关税等手段来换取自己国家的利益。

4.在这不确定因素很多的时间段里,全球经济复苏仍需一段时间。如果疫情控制得当,疫苗很快生产出来,进出口贸易恢复正常水平,很可能在未来两到三年内经济就重启复苏。

为什么高通胀,却以现金为王?

通胀状态下,最明显的感受就是“钱不值钱了”;相应的,各类商品、资产的价格却伴随着持续、普遍、不可逆的上涨势头。

从以上通胀状态下伴随的经济现象来看,高通胀下,抛售现金而选择购入资产才是抵御通胀的正确选择,即绝大部分人普遍认可的“资产为王”。

但是,从现实角度出发,高通胀背景下,很多人信奉的却不是“资产为王”,而依然是“现金为王”,比如从近期数据来看,虽然美联储近两年接连不断的放水造成美元“不值钱”,但美投资者的平均现金持有量却在上涨,从今年1月份的5%上涨到如今的5.3%。

经济学角度来看,高通胀下依然坚持“现金为王”似乎是一个悖论,比如同样是100万现金和100万房产,通胀前,100万现金能买入100万房产,随着通胀的继续,未来100万现金可能贬值到80万的购买力,而100万的房产会应声涨到130万,显然“拿现金换资产”才是通胀下抵御通胀的最佳选择。

但投资者不傻,数据已经证明了高通胀下现金持有量在“逆势上涨”,这又是为何呢?难道之前的逻辑是错误的吗?

其实并非如此,高通胀下坚持“现金为王”是有道理的,其一是保证足够的流动性随时准备抄底优质资产,其二是避免失去选择的机会。

第一,高通胀下的现金为王,为的是保证流动性,随时抄底优质资产通胀下,“钱不值钱”,这时候绝大部分人会将现金用于两个用途,一是偿还债务,二是购入资产。偿还债务、购入资产,都会引起市场上的现金量减少。

虽说购入优质资产能抵御通胀,优质资产的价格也会因为通胀的延续而价格暴涨,但其中也有弊端,那就是导致投资者或多或少的减少甚至丧失流动性。比如,1000万的现金在通胀时全部换成房产,当通胀见底反弹时,这些人便丧失了抄底优质资产的机会,毕竟房产变现慢、流动性差,远不及现金灵活。

一般情况下,通胀有周期,不可能无限期地通胀下去,政策会“救市”,持有现金的目的就是等到触底反弹时,抄底优质资产,从未实现“身价暴涨”。

如果一味地坚持“资产为王”,那么预见触底反弹行情时,资产很难变现,想抄底优质资产也会面临没有“弹药”的窘境。

综合以上,通胀下适当地坚持“现金为王”,其目的正是保证足够的流动性,做好随时抄底优质资产的准备。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假设一味地坚持“资产为王”,那么必然失去自主选择的机会,未来只能寄托于自己持有的资产贬值了。

第二,“现金为王”的“现金”并非特指存款,一切容易变现的资产都是“现金”的范畴上文说了持有现金就相当于给自己留了一条自主选择的道路,必要的时候可以随时抄底优质资产从而更灵活、流动性更加。

但是,值得注意一点的是,这里的“现金”并非特指存款,在通胀下,一切容易变现的资产,或者流动性较好的资产,都属于“现金”的范畴。如果你只把“现金”认定为存款,那就太傻了。

举个例子讲,“现金为王”中的现金,既可以是存款、国债、基金、黄金,也可以是优质股权、股票,只要易于变现就可以了,而不是让你一味的把资产换算成“存款”。

这么做的目的很明确,特殊形式的“现金”既能保证流动性,又能抵御通胀。举个例子讲,通胀下,钱是越来越不值钱的,是会贬值的,但是如果把现金换成基金、黄金,则可以抵御现金贬值,同时流动性又远比房产、土地要强,必要的时候可以在短时间内换成现金,用于触底反弹时抄底优质资产。

总之,“现金为王”中的现金绝对不是字面意义上的“现金”,只要是容易变现、流动性强的资产,都可以视作“现金”的范畴。相反,通胀下只把存款视作“现金”才是最傻的,其购买力会随着通胀的延续而降低。

小结:通胀下,“现金为王”的意义综上两个方面,看似通胀下持有现金有悖投资逻辑,但其实有其道理,总结起来就两个方面:

1,坚持“资产为王”只能置自己于被动,失去抄底的机会,未来只能寄托于资产不贬值;相反,持有现金却有更多选择,风险伴随机遇,该抄底的时候抄底,而抄底是建立在流动性强的基础之上的,现金恰好就具有“流动性强”的特征。

2,不要把“现金”局限在存款上,一切易于变现的资产也可以视为“现金”。

坚持“现金为王”一定是建立在两个条件之上的,一旦出现以下两个苗头,“现金为王”就行不通了万事都应当辩证地看待,万事都有其两面性,通胀下坚持“现金为王”有其道理,但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一旦出现以下两个苗头中的任意一个,“现金为王”则可以坚决放弃:

其一,面临的通胀是恶性通胀,那就放弃“现金为王”

绝大多数的通胀是“润物细无声”的,甚至适当的通胀有促进经济的作用,通胀也是经济周期中的一个环节,不应当“谈通胀色变”。

可控范围之内的通胀可以坚持“现金为王”,但一旦通胀是恶性的,物价一天比一天高,而且高得离谱,那就应当放弃“现金为王”,将现金换成“面包”,先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

其二,通胀下,货币丧失公信力,则放弃“现金为王”

我们为什么愿意持有现金?那是因为货币就有公信力,是一国信用之背书。

倘若货币的公信力在通胀中丧失了,比如之前的津巴布韦,货币完全沦为“废纸”,那也就没有继续持有的必要了,此时换成等值外汇、黄金才是最佳选择。

以上就是不适合坚持“现金为王”的两种情况,当然,在目前成熟的经济体制下,任何一国出现以上两种情况的概率都非常低,因此通胀下持有现金是有其意义的。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码字不易,给点个赞、点个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