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互联网

社融数据超预期,为何迟疑声更甚?

2023-12-02 16:31热度:3226

一季度的1月和3月的信贷和社融创造了天量规模,尤其是一月份。

首先,债务的增速超过了名义GDP的增速,造成杠杆率的上升。这与我国大背景下去杠杆的目标相违背,我们经历了三年去杠杆之路,非常艰苦,经历了经济的低迷,所以政治局会议和财经委员会两次提到了货币政策,M2,社融必须和我们的名义GDP增速相一致,绝对不能回到了靠债务拉动的老路上,必须坚持高质量的发展,只有靠实体经济复苏,实体产出创造的价值,慢慢对冲债务的泡沫,才能为经济增长引擎加油添利。

第二,体现在新增票据融资和未贴现票据达到新高。票据是什么?常规的企业与企业间的结算是使用现金,这是一个不创造货币的过程。票据就是依据企业的业务量,企业的信用,为企业间跨时交易提供支持,将原来的企业与企业间的交易转变为两家企业跟银行间的交易,且具有一定的时间差。在这个过程中,把直接融资转变为间接融资,是一个创造货币的过程。为什么在这个时间点上,票据增量那么多,因为目前的银行定向资金还不敢流入小微企业,但是票据比较安全,是根据实际公司的能力和结算条件下获得的,所以外界一直有顾虑的是靠时间置换的资金是不是可以帮助小微企业发展,小微企业是否得到扶持的顾虑。虽然银行报表是负债增大,但是并不是依托于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原则,只是一个账面数字。

第三,房地产呈现出小阳春的局势,国家紧急喊停,继续落实住房不愁的口号,坚持一城一策。信贷和社融短期飙升也有一部分原因是房地产回暖。这又是违背了去杠杆的目的,又提高了居民债务率,回到债务拉动经济老路,这是国家不愿意看到的。因为目前我们主要工作

降成本和补短板,是在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达到了一定成效后,我们后续进行的。所以债务率提升这是不能在这个节点继续发生,影响整个供给侧改革的步伐。

第四,基建拉动的地方债大规模发行,现在动动手指就能在银行app购买地方债,也是政府直接像社会融资,增加了社融规模。

因此供给侧改革前期是依赖于供给侧改革带来产能的出清,使得上游的原材料价大涨。而在出清以后,必须依靠了需求侧实现商品价格,回归到市场经济。下半场混改,民企,科创都是为了拉动新经济增长引擎,必须是体现在实体经济向好的基础上,这是未来经济增长的动力。

所以靠基建和房地产和靠实体拉动经济,过程中都是欣欣向荣,但是结果完全不同。我们经历了前面的时代,为社会财富增值创造了条件,后面增速换挡能不能成功,就决定我们会不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靠着政策指导,万众一心,创新实业,新型经济,共渡这个难关。

虽然三月的社会融资增量达到2.86万亿,比去年同期多增长1.2万亿。

但是,把一季度所有数据合并看,社融代表的领先指标虽然企稳回升;但是出口、企业利润等同步指标仍在回落。因此不能简单认定“经济企稳”。

正如我们看一个人的健康状况,不能只看体重;看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只盯住GDP!

另外,由于监管加强,社融进入资本市场和房地产难度增加,所以数据真实性存疑。如果真实可信,在目前的环境下,对于实体经济的标记贡献会也不会很高。

所以,大家存在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