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聚焦

博茨瓦纳的经济

2024-03-07 01:25热度:4090

博茨瓦纳独立以来历届政权过渡比较平稳。过去10年,博茨瓦纳经济快速增长,其中,2004年至2007年的平均增速达到5.5%。 博是非洲经济发展较快,经济状况较好的国家之一。以钻石业、养牛业和新兴的制造业为支柱产业。出口钻石收入已超过传统的创汇主力畜产品出口。旅游业较发达。独立后,博政府建立了自由市场经济体制,采取优惠措施吸引外资和国外先进技术,先后制定了八个国家发展计划,经济实现了快速、持续的发展。为了改变经济发展主要依赖钻石的状况,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博政府开始推行经济多元化政策,取得成效。卡马总统执政以来,博政府继续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加大对基础设施和社会领域的投入,努力扩大内需,创造就业。在继续重视钻石经济和提升附加值的同时,吸引外资开发镍、铜等矿产资源;启动火电站建设,加快电力自给和出口;推动旅游业发展,促进经济多元化。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钻石产量和出口收入一度大幅下降。随着国际市场矿产品需求回暖及价格回升,博经济自2009年第二季度起开始复苏。政府加大对主要产业部门扶植力度,确定钻石业、农业、卫生、教育、交通、创新六大重点发展领域。根据相关国际机构公布的数据,2012年博经济自由度和投资环境等多项指标继续位于非洲前列。 经济指标(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174亿美元通货膨胀率7.4%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577美元汇率(2014年7月)1美元=8.8731普拉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6.2%货币名称普拉(Pula) 相对于其他非洲国家,博茨瓦纳拥有良好的金融管理纪录,并在2004年被国际透明组织列为全非洲最不腐败的国家,评价甚至高过许多欧洲及亚洲国家。世界经济论坛评估博茨瓦纳为非洲两个最有竞争力的国家之一。2004年博茨瓦纳再一次被慕迪投资服务公司(Moody"s Investors Service)与史丹普公司(Standard & Poor"s)评估信用为“A”级,而让博茨瓦纳成为非洲信用风险最低的国家,与中欧、东亚及拉丁美洲的国家旗鼓相当。 传统轻工业以畜产品加工为主,其次是饮料、金属加工和纺织等。汽车装配业发展很快,一度成为第二大创汇行业。2011年制造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含纺织、啤酒、化工和电力等。 农业较落后,可耕地占全国面积的15%,种植面积为可耕地的5%。博农业产量较低,只能满足国内粮食需求的10%左右,主要农作物为高粱和玉米。政府鼓励农民多种粮,增加粮食自给,自2008年以来博政府实施综合支持耕地发展项目。2011-2012财年博土地种植面积为34.1万公顷,农作物产量7.3万吨。(数据来源:卡马总统2012年国情咨文) 2011年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4%。畜牧业占农业产值的70%,是国民经济传统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畜牧业以养牛为主,养羊为辅。博有现代化的大型屠宰厂和肉类加工厂,年屠宰能力为40-50万头牛。2008年牛肉出口额5.3亿普拉,约占出口总额的1.58%。 2010年,博牛畜存栏量为265万头。2011年3月,因受口蹄疫疫情影响,欧盟已无限期暂停进口博牛肉。2011年博肉类出口额3.3亿普拉,约占出口总额的0.8%。 博是非洲主要旅游国之一。旅游资源丰富,是非洲野生动物种类和数量较多的国家。政府把全国38%的国土划为野生动物保护区,设立了3个国家公园,5个野生动物保护区。乔贝国家公园和奥卡万戈三角洲野生动物保护区为主要旅游点。旅游业现为博第二大外汇收入来源,是经济多元化战略的重点发展产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博旅游业持续增长。为加强对旅游业的推销和宣传,2005年博成立了旅游董事会。2006年游客数量为182万人次。2008年,全国拥有宾馆302所,客房5145间,床位9020张。2010年博接待外籍游客总数创纪录达210万人次。2006年至2010年,游客数量年增长率为10.7%。旅游业对GDP贡献率达3.7%。 截至2012年6月,博旅游公司有764家,其中406家为本国公民所有。 以公路运输为主,主要城镇之间有公路相连,总长1.94万千米,其中30%为柏油路面。全国各主要城镇之间以及博与南非、赞比亚、津巴布韦和纳米比亚之间已基本由柏油马路连接,其中干线公路等级较高。铁路长900千米。主要铁路线跨越弗朗西斯敦、哈博罗内和洛巴策,连接南非和津巴布韦。博铁路公司是负责铁路运输的国有企业。2004年铁路发送旅客40.6万人次,发送货物197.4万吨。2003-2007年实施了铁路五年治理计划,主要包括提高运营水平、更新车皮、机车和信号系统。2012年前9个月,铁路发送货物150万吨,创收2.24亿普拉。(数据来源:博中央统计局)2011年8月,博获得石油输出国组织国际发展基金4000万美元贷款,用于综合交通建设项目,旨在整合博现有的公路和铁路系统,建设新的交通设施,提高运输能力,促进经济发展。博航空公司辟有飞往南非的地区航线和国内主要城镇及旅游区之间的航线。现有六个国际机场,首都有卡马国际机场,其余五个机场设在弗朗西斯敦、马翁、卡萨尼、塞莱比-皮奎和杭济。此外有数十个小型机场分散在全国各地。由于油价持续上升,机械故障频发,博航2004财年出现400万普拉亏损。博航的私有化改造正在积极进行中。2005年,博成立独立的民用航空管理局。 博新闻自由度较高,报道独立。现有报纸12种,包括官方日报《每日新闻》(Daily News)和私营日报《报道者》 (Mmegi) 及私营周报《博茨瓦纳卫报》(Botswana Guardian)、《太阳报》(the Mid-week Sun)、《博茨瓦纳公报》(Botswana Gazette)、《回声报》(Echo)等。《每日新闻》为官方日报,1964年创办,用英文和茨瓦纳文出版,免费报纸,日发行量约6.5万份。另有《卫报》、《报道者》、《太阳报》和《公报》,为英文和茨瓦纳文对照。《报道者》和周刊《观察家》为博最大的私人出版公司Dikgang公司发行。《报道者》日发行量约2万份。其它报纸发行量在1.5至2万份之间。博茨瓦纳通讯社为官方通讯社,1981年创建,主要报道国内消息,国际消息主要来源于西方国家通讯社,是《每日新闻》和博广播电台的主要供稿者。博茨瓦纳广播电台系官方电台,1965年创建,用英语和茨瓦纳语广播。哈博罗内电视台为一家私营电视台,1988年创建,主要播放录像片。博茨瓦纳国家电视台于2000年7月开播,节目分英语和茨瓦纳语,全部使用数字传输技术,可通过卫星覆盖非洲大部分地区。 2011年大邱田径世锦,博茨瓦纳女子400米选手蒙特索摘取金牌。博茨瓦纳1980年加入奥运会。但由于体育水平有限,他们在参加的8届奥运会中还未取得过任何奖牌。 博茨瓦纳节假日较多,国民多信奉基督教。人们通常行握手礼,但外来男性客人一般不主动伸手同当地女性握手。牛是财富的象征,也是庆典的祭品。 节日名时间新年  1月1日  复活节  3月或4月的某一个星期天  劳动节  5月1日  耶稣升天节  5月初  塞莱茨·卡马爵士日  7月1日  总统日  7月15日  独立日  9月30日  圣诞节  12月25日  节礼节  1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