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金融

为什么中国股票市场近几年都很低迷?

2023-12-02 10:13热度:7921

(以下纯属原创,望采纳)

你讲的这个,应该指的是上证指数几乎不涨而给股民带来的直接印象。这里有两个问题要讲清楚,一是为什么指数不涨;二是其实很多股票涨了。

对指数不满的最主要的原因,上证指数代表的股票,确实平均下来没有怎么涨。上证指数是综合指数,代表着在上海上市的所有1600多只股票,以加权方式安排权重,市值越高的权重越大。我们知道,权重很高的贵州茅台、中国平安等在近十年股价有着很优异的表现,但也存在中国石油、中国神华、中国铝业这些猪队友,但总的来说,超大市值的龙头股如果看复权价格总体还是向上的,上证50指数过去十年还有勉强可以接受的40%的增幅就可以理解。只是,如果去掉这50只蓝筹股票,经过木鱼大致计算,上证指数要少1500点以上,也就是说,权重股外的个股表现太差了,就算单只股票对指数的影响很低,但是发挥了人海战术把指数生生拖住了。当然,A股也有不少很牛的股,比如宁德时代、迈瑞医疗之类的新兴产业公司,只是它们的数量占A股的数量太少了,而且属于创业板权重。

我们可以总结一下指数不涨的根本原因:垃圾股不退、尖子股不尖、潜力股不进。

为了简单描述,我们先假设一个班有50个学生,然后以他们的学习成绩编一个指数。这个班里有10个好学生成绩一直在进步,有20个学生成绩基本不变,而20个学生成绩一直下降,那么这个班的成绩指数始终提升不了。

那么要改变这个局面怎么办?有三个办法。

1. 提升任课老师水平,加强管理,让同学们成绩普遍提高;

2. 建立淘汰机制,把不好的学生定期赶到其他班去,再补充新的学生,最好是好学生;

3. 让尖子生更强,开小灶加大菜,继续提升拉高指数的能力;

映射到A股,其实第一种办法,监管已经在做了很久了,各种监管举措各种制度创新一直没有停过,只能说已经尽力了。那么第二种和第三种方法,显然没有做好。

垃圾股不退。在引入注册制之前,A股严重缺乏退市机制,这个不再赘述内情。很多绩差上市公司股价长期阴跌拖累指数。坏孩子三年大变样的情况太罕见了,留在班里影响越来越坏,难怪很多深圳的科技企业要设立5%的末位淘汰机制,就是这个道理。其实老美也不是上市公司一直牛气哄哄的,比如道琼斯指数的30只蓝筹大票,定期更换机制一直做得很及时到位,把安然这样的造假公司迅速剔除出去换上好公司。

尖子股不尖。另外一方面,引进优质企业上市的操作太不给力。试想,如果发展期的阿里巴巴、腾讯、美团、拼多多、京东在A股上市,必然会成为权重龙头股,这带给指数的增幅太可观了。相当于班里引进了几个尖子生,班级指数硬拉也拉上来了。

潜力股不进。最后一个办法,属于无法下手的局面。如果看看上证50,就能发现它们基本上都是传统行业,国外谷歌、脸书之类的“FANG”集团的惊天爆发增长在这些行业几乎是不可能出现的。上证50属于温和稳健向上,企图撑住上证指数的增长几乎不可能。

讲到这里,可以理解为什么领导们大喊“改革”,并推进注册制。目标就是让更多的潜力学生进到班里、让不好的学生尽快转走,使得班级整体的表现向上,与整个国家经济形势和融资需求的高度相匹配。

而另一方面,A股很多股票也在涨,而且涨得很厉害。现在也属于结构化市场,也就是说指数不涨不代表个股不涨,相当多的新兴产业股票得到了很高的估值,这些行业有半导体、人工智能、5G、新能源汽车等,有些龙头的市值已经能和上证50成分股比拼。很多投资者习惯于十年不变地看指数均线、缺口、顶底背离之类的技术指标指导投资决策,在过去几年已经开始力不从心,而在注册制全面实施之后更将无法适应市场形势。

投资需要与时俱进,在未来一个很长的周期里,可能都会面临指数不怎么动而个股出现冰火两重天的局面,优质股继续迎来牛

市,劣势股逐渐丧失流动性。关注下木鱼,一起努力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