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金融

“乡村旅游+三产融合”如何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2024-02-13 04:15热度:8500

乡村旅游已是“乡村振兴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不只是一个单纯的经济议题,已经超越了产业发展的经济范畴,覆盖了经济丶社会丶生态丶文化多个领域。

旅游业与“三农”产业的高度融合丶发展,就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农业、农村丶农民价值观的再创造。延长农业的产业链,把以前卖不掉的农产品都卖掉了,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也激活了农村要素资源,更好地把原来不好的产业转变成现在的休闲、旅游产业,从而带动了一方经济的发展

南召原来是一个出了名的贫困县,可随着近年来的旅游开发,废掉了原来只种粮食不重经济作物开发的传统农业模式,开发山村的有利资源,专注特色农产品开发利用的绿色农业,让农民从中得到了好处,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绿色农业不仅只是为了我們胃的需求,还要照顾我们的肺、眼、脑的需求和城里人亲近乡土的需求,虽着现代都市生活的快节奏,让城里人有更大的兴趣走进农村,让城里的孩子来农村体验生活。

休闲农业,在让人们在放松丶休闲的同时,更多的是体验那种乡村乡味,满足都市人的多重需求,做到城乡互动,“三产融合”,跨界开放。:

看一个地方的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好不好,生态农业做的成不成功的标准就是看游客车的右备箱是不是装满了土特产,这就需要农产品的深加工和包装,把那些看似平常的农产品穿上一层华丽的外衣,做成精美的礼品,以满足游客的需求。

农村遍地都是资源,农村的牛、农村的土地丶农村的山水…,都可以变成吸引物,通过一些创意活动吸引游客,并进一步建设和强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行业协会组织,把以前的一家一户丶一园,通过规模化丶集体化,发展成现在的,一沟一谷,一片一带,一个甚至几个乡镇,有特色的资源互补,利益联结紧密的能更好地满足游客的多元化的需求。

让乡村旅游与“三产“的融合,为乡村振兴的协调发展,激活乡村振兴这一池春水。

`让

我们举一个小例子:一斤鲜壶瓶枣在农村的价格大概是2到3元钱,如果企业回收烘干包装出售至少卖15元一斤,而如果是周末假期到田间旅游采摘,甚至将枣树认养的话,它的价格可能是按人头计算而不是论斤买卖了,如果再进一步,将这个枣注入绿色有机、品牌农业等优质、特色的“基因”,那一个小小的红枣将成为人们健康生活和生命体验中的“黄金一号”,其价格将非常可观……这就是农业“三产融合”为农业增值、增效的真实写照,它昭示着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和前途。

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们认为三产融合是实现振兴的一个有力推手,特别是面对那些有先天优势的乡村,实现三产融合,实施农业现代化,既是让“农村美”又能达到“农村富”的重要手段。

一、挖掘农村资源优势,推动绿水青山成为百姓致富的金山银山。

2017年4月份农谷管委会正式挂牌,太谷成为山西农谷的核心区。太谷是全国首批21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改革与建设试点县之一。截至目前,农业四大主导产业设施蔬菜、苗木花卉、干鲜果分别达到11.2万亩、13万亩和30.7万亩,畜产品总量30万吨,设施蔬菜总面积占到全市30%以上,畜产品综合产量稳居全省前三,累计培育家庭农场261家、各类合作社804个、龙头企业54家、农业示范园区84个;同时,太谷也是文化大县,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很多。如何实现三产相融呢?就是利用“现代农业+”“旅游+”“文化+”将三产串联起来,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创意农业、农耕体验等,使之成为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兴支柱产业。在发展的同时,还要不断丰富乡村旅游业态和产品,着力打造各类主题乡村旅游目的地和精品线路。

二、提导发展农产品加工和电商产业,提高农业全产业链收益。

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关键是促进第一产业接二连三、向后延伸。比如说樱桃,它采摘季是非常短暂的,光靠采摘,其实很难将樱桃倾售一空,这对于果农来说,卖不出去就是损失。一产和三产之间有了空缺,怎么办?将采摘剩下的樱桃进行农产品加工做樱桃酱,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做法。同样,苹果、红枣、酥梨、杂粮都可以鼓励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来积极承接第一产业。解决果品的再生产、再加工的问题。同时,通过公司雇佣山区农民种植有机、富硒杂粮,然后进行统一的加工、包装送往各大超市售卖,同时,开展网上销售,这是很好的办法,而且不少企业已取得了很好的效益。加快发展现代食品产业,就是要在优势农产品产地打造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大力推广“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商超销售”等产销模式,让农业发展成为“一条龙”,并且搭乘线上快车,成为线上线下“双头鸟”。

三、打造有效的载体和平台,为农村发展注入活力。

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区、大学生创业园是集聚资金、科技、人才、项目的重要平台,要充分利用这些园区发展休闲旅游、农产品加工和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山西农谷规划面积1050平方公里,主要建设“一城三园五区”,核心区面积200平方公里。“一城”,即农谷科技创新城。以山西农业大学为核心,打破围墙探索产学研一体化发展路径。“三园”即: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园,特色农产品加工交易园、北方林果科技园。“五区”,即重点建设红枣苗木、绿色养殖、设施农业、生物技术四个推广示范区以及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农谷的发展无疑成为我县的一个重要发展机遇,农谷就是一个平台和载体,能够将现代农业发展所需要素集合起来,提升农业发展档次,顺延到二三产业。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建设一批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一产二产三产深度融合的特色村镇,支持建设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支持建设一批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园,这些将为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提供更多的载体和平台。

四、发挥农民积极性,让农村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导者。

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主体是农民,绝不能把农民丢到一边。在乡村振兴中,首先需要保持农村与城市之间的流动,让人口、资金和技术在城市和乡村之间流动起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的融合。其次,乡村振兴需要发展乡村新的功能,过去乡村的主导产业是农业,乡村的功能只是满足村民的需求。现在乡村具有了更多元的功能,不仅仅具有粮食生产功能,而且具有环境保护、旅游休闲等多重功能。乡村不仅仅满足农村居民的需求,而且也可以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振兴的乡村仍然是农民的乡村,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虽然需要外部的资金、技术和人才的进入,但是不能将乡村封闭起来,在实施振兴乡村战略中,要避免简单地将农村变成企业家的投资场,避免企业家将农民的土地、山林和草场流转以后而将农民排除在外。只有农民参与和主导乡村振兴才是真正的乡村振兴,离开了农民的参与,即使将乡村建设成花园,那也不是乡村振兴,只是增加了一个旅游景点。三产融合发展的路上,我们要秉着“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精神,努力在一二三产相融发展上谋求新进展,着力打造乡村属于自己真正品牌,乡土文化,加现代信息化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