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如何保持精力充沛?

2024-03-25 05:12热度:8418

你是否也会常常筋疲力尽,疲惫不堪?感觉自己没有一丝力气? 没有太多的精力,做一会事情就开始感到困倦、疲乏?唯一想做的事情就是什么也不干? 我们生活在一个浮躁的时代。互联网+时代,人们不停地忙着和时间赛跑。却忘记了我们其实精力有限,需要休息、恢复和再生。

如何保持精力充沛?

一、为什么你精力不足,容易感到困、倦、疲、乏?

如何保持精力充沛?

因为,你不会管理自己的精力。

如何保持精力充沛?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其实,困、倦、疲、乏,这四种状态,都是身体的一种‘保护机制’。把身体的体能比作一块电池,当你出现这四种生理状态时,就是身体提示进入‘省电模式’,提醒你要充电。人就像一块充电电池,精力就是电池的电量。我们无法改变一天的时间总量,却可以改变精力的储备和质量。

如何保持精力充沛?

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想要一直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精力充沛,就需要我们能够管理好有限的精力。

如何保持精力充沛?

二、精力充沛是什么样的?

天天跟打鸡血似的,恨不得在操场跑800圈?还是天天深夜蹦迪都不带停?人的身体跟人的情绪一样,也会有所谓的高潮期和低潮期,时时刻刻精力充沛的人,几乎不可能存在。某精力管理大牛曾给过精力充沛的定义:在工作时间内,保持精力的充沛和头脑的灵活,以实现最高效率的固定时间投入\产出比。

三、如何管理有限的精力?

管理是指管和理,一个是控制,一个是分析,放在一起就是针对某件事进行的控制和分析。回到精力本身,管理就是指对自己的精力进行控制和分析,控制是让自己的精力不要耗费在无用的事情上面,分析是分析自己的精力花费在什么上面,进而对此进行调整,让自己的精力得到有效的利用。

推荐大家看美国效能方面的心理学家吉姆·洛尔,他的《精力管理》这本书。这本书里提到了我们的精力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体能的、情感的、思想的和意志力的能量。

1、精力管理的四个基本原则

原则一:全情投入需要调动四种独立且相关联的精力源:体能,情感,思维和意志。

原则二:因为使用过度和使用不足都会削弱精力,必须不时更新精力以平衡消耗。

原则三:为了提高能力,我们必须突破自己的惯常极限,模仿运动员进行系统训练。

原则四:积极的精力仪式习惯,即细致具体的精力管理方法,是全情投入,保持高效表现的诀窍。

2、精力管理四要素解析

1)体能层面

身体层面的精力主要表现为身体可以做出与力量、耐力、灵活性和恢复力相关的动作,可通过呼吸、饮食、运动和睡眠等方式调节。

2)情感层面

情感层面的精力主要表现为自信乐观、与他人关系融洽等。主要包括对自我的认知与接纳、与他人的亲密互动和常规的人际交往进行调节。

3)思想层面

思维精力管理包括乐观的情绪、高度的专注力以及活跃的创作力。积极调动乐观主义,看清事物的本质并朝着目标积极努力、专注力是我们对事物所表现出来的投入程度,投入程度越高,专注力越高。创造力是思维更新的必要条件,不断的切换、开发自己的创造力,也才能更新自己的思维精力。

4)意志力层面

意志精力管理是精力管理的最高层次,涉及到人生目标以及价值观的管理。引用书里一句话就是:知晓生命的意义,方能忍耐一切。

3、鉴于四方面给出的建议:

1)体能精力——为身体添柴加火

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为身体持续带来能量,具体包括:

①饮食:三餐按时吃,尽量少吃或者不吃油炸、膨化食品等垃圾食品,其中,规律的饮食尤其重要,可以给身体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

②运动:不少高管平常的工作都是异常繁忙,然而他们依然会抽出一部分时间用于锻炼身体,可见运动在体力恢复上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不妨给自己安排每周3-4次运动,跑步、打球等等,出汗之余,还能帮助缓解工作压力;

③作息:养成规律作息的模式,包括:短休息和长休息。

其中,短休息即在工作中不时进行小憩(如每隔90~120分钟休息一小会儿),避免长时间持续工作造成的疲劳状况;长休息的关键是要保证每天7~8小时高质量的睡眠时间,让身体得到彻底放松和恢复,才能更好地补充精力。

钟摆式运动,周期性补充精力

过度使用或调用不足都会导致精力下降,我们必须平衡精力的使用情况,并进行周期性补充。

精力过度使用会导致损耗,如果长时间持续工作或玩乐,中间没有适当休息的话,会让我们的身体不堪重负。所以可以给自己预留一些时间小憩,比如午休、下午茶时间,适当休息补充精力。

相反,精力使用不足会产生闲置,如果整天无所事事,则会让人感觉无聊、萎靡不振。

因此,要想精力充沛,就要学会有规律地消耗和补充精力:既要努力工作,也要放肆玩耍。

生活并不是没有终点的马拉松,不需要持续往前赶,可以学着把生活分成一次次的短跑冲刺,在跑的时候全情投入,每阶段小目标达成后就从比赛状态中抽离出来,全面放松,补充精力,然后再投入新的征程。

2)情感精力——把威胁转化为挑战

为生活设置休息点

具体来说就是:早起后,可以喝杯水,将此视为一天的开始,告诉自己要活力满满地投入工作了;晚上下班到家后,固定给自己预留半小时的独处时间,在这半小时里可以发呆、听歌等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也可以用来与家人、朋友互动聊天。

相当于到点后就开始或者结束接受信息和处理事情,把我们的注意力从「完成任务」转移到「充电放松」,从工作中抽离出来。

通过自我调节、和家人相处等方法为自己补充积极向上的能量,让自己的情绪处于向上的状态。

情绪低落的时候如何处理?

首先,要明白每个人都有情绪低落的时候,所以在遇到心情不好的时候,不必逃避或者自责,可以尝试接受自己「心情不好」这件事,静静感受,当我们坦然面对自己的情绪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内心的低落。

此外,也可以在这个时候给自己放个小假,看看电影、或者出去逛街等,甚至可以培养点自己的小爱好,比如摄影、画画等,在心情低落的时候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以此调解情绪。

3)思想精力——保持专注和乐观

自我观察:一天精力的高潮和低谷

每个人在每天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段都有所区别,可以进行观察,看看自己在什么时候是最专注的,以及什么时候是无心工作的,再相应安排复杂程度不一的工作。

比如对于我自己来说,早上和中午是效率最高的时候,那么在这些时候我会集中安排较为复杂的工作,而在下午效率低的时候,则用来处理不太需要费脑的事情。

保持乐观:

通过日记进行自我积极对话。具体方法是,在日记本的左边,写下自己消极的解读。然后,在日记本的右边,针对每一条消极的解读进行反驳。通过自己与自己的对话,把自己对自己的看法进行积极的强化,最后越来越乐观,越来越自信,整个人的状态被打开了。此外,每天写感恩日记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对于容易焦虑的人,可以每天早上列出危机处理清单。写下所有认为会出错、会有问题的事物,将其看作是挑战和机遇,而不是灾难或威胁。问自己,最坏的情况是怎样的,后果可否接受?写到这里,往往会发现,事情并没有自己想象当中那么严重,于是就能够平静地对待了。

保持专注:

根据书中的案例,提出的建议有:早上花20-30分钟记录工作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工作前把情绪排遣出去,避免工作时被这些情绪干扰;上班途中思考一天的工作和挑战,设想如何处理具体危机,为接下来的工作作好准备;先处理最重要的事情,或者根据自己的生物钟,把精力最为充沛的时间段留给最重要的事情;每天进行总结反思。

4)意志力精力——活出人生的意义

意志精力源于价值取向和超出个人利益的目标。 个人品质——依照价值取向生活的勇气——是意志力量的关键因素。按照自己的价值观而活,将提供巨大的动力支持。最强大的意志力量是激情、投入、正直和诚实。 意志精力的消耗与再生密不可分。

如果我不知道自己的价值观是什么,该怎么办呢?作者用一组问答,帮助我们寻找自己的深层价值取向:

Q1:如果现在就是人生的尽头,你学到的最重要的3件事是什么?为什么它们如此重要?

Q2:你最敬重谁?最钦佩他的3种品质?

Q3:你能做到的最好的自己是什么样的?

Q4:你希望你的墓志铭上如何总结你的人生?

拿出一张A4纸,写下这些问题的答案,你就会明白,哪些对你来说是最重要的,你最看重的是什么。

四、如何构建精力管理的训练系统

第一步明确目标

知道自己的这么做,那么做的目标目的是什么。大到人生目标,小到一天的目标。但是,不是说有目标就是就行了,目标既要积极的,还要是可实行的。只有价值观正确的目标才能让自己产生动力去做。

我们需要从内部树立使命感,将使命感从负面变成正面、从外部转向内部、从自我变成他人时,才能为我们提供更强大、更持久的精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明确自已的价值观,基于明确的价值观的设想蓝图可以指导我们如何投入精力。

第二步正视现实

作者认为 逃避真相会消耗大量精力,只有面对事实和真相才是唯一道路。面对真相需要我们保持开放的心态,承认自己被蒙蔽的可能性。 承认自己的局限性能帮助我们降低自我防御,增强积极精力。

不得不承认有时候我们不太喜欢正视真实的自己,说的是我们身上的不足之处。精力管理第二步就要我们正视自己,不要回避现实中自己不愿面对的。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病体化”就是一种典型的现象。

第三步付诸行动

明确了目标,认清了自我,就要开始行动了。将精力管理管理付诸行动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培养仪式习惯。仪式习惯就是把一种行为变成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变成我们生活中一种自然的东西而不是应激性的东西,这样我们就不会觉得做这样一件事是痛苦的。当然,仪式习惯的养成需要持续地坚持,同时还需要更新调整。最后,如果你决定了开始一个仪式习惯,你需要的就是做出具体的实施计划,然后坚持去做了。

五、总结:

精力是有限的,必须控制其应用;同时如果在分析的过程中得出相应的结果,则应依据结果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整,或调整精力的花费,或调整精力本身。精力是一个人整体的管理,严格执行休息、运动与冥想,让自己补充精力,统一管理自己的身体,人际关系,工作环境及性质,等等。

我们必须有时间成长,而不是无休止的工作。通过刻意练习,从而保持精力,获得成就感,享受夕阳,从容不迫,又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