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如何及时果断地调整宏观经济政策?

2023-12-30 14:20热度:1501

  

2008年宏观调控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加强跟踪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及时果断调整宏观经济政策的方向、重点、力度和节奏,不断增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保持了经济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年中,将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从年初的“双防”(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调整为“一保一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控制物价过快上涨),四季度,将“一保一控”进一步调整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

从“双防”到保一控”。
  2007年,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等“三过”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经济继续加速增长,全年经济增速达到13%,经济运行存在过热的风险;同时,受国际市场影响,国内重要原材料等价格不断上涨,消费价格特别是食品价格上涨较快,全年涨幅已达1〇年高点,通货膨胀风险加大。
  针对这种情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将“双防”作为

2008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以防止经济出现大起大落。

按照“双防”要求,2008年上半年,宏观调控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一方面,综合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以及加强新开工项目管理等手段合理调控总量,控制投资和流动性过快增长;另一方面,加大财税政策对结构调整的支持,出台一系列扶持粮食、生猪、油料等发展生产的措施,努力增加有效供给,同时,适度控制出口,加强国家储备吞吐调节和价格监管,保障重要商品的市场供应,抑制价格过快上涨。
  2008年上半年,国内生

产总值增长10。 4%,同比回落1。 8个百分点,总量矛盾趋于缓解。

但在国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同时,国内国际都出现了一些突如其来和难以意料的困难和问题。2008年年初,我国南方部分地区遭受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5月12日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灾害,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国际上,美国次贷危机的风险开始暴露,随着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濒临破产被低价收购,投资者对金融机构陷人危机的担心加重,国际金融市场大幅动荡,世界经济增长不确定性增加。日本和欧元区二季度经济均出现负增长,而美国经济一方面房地产市场萎缩,失业率上升,消费者信心下降,另一方面经济增速从前两季度的下降和较低增长上升到二季度的2。
  8%。与此同时,世界主要经济体通货膨胀率不断上升,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大幅上涨。6月份美国消费者价格涨幅已明显高于前几年水平,欧元区居民消费价格涨幅重上12年历史高位。国际能源、粮食、化肥等初级产品价格不断创出新高。世界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处于摇摆之中。
  

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逐步显现。外需订单减少,人民币持续升值,原材料等价格上涨等不利因素使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受到较大影响。二季度我国出口增速同比回落约5个百分点,投资实际增速也出现放慢。股票市场震荡下行,房地产市场交易观望气氛浓厚。
  而在国际市场价格上涨的带动下,我国输入性通货膨胀压力明显加大,各类价格继续上涨。

从上半年经济运行状况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不利因素和不确定因素增多,通货膨胀和经济下滑的风险并存,输人型通胀的压力明显增大。在国际能源和粮食等价格处于髙位,肚界经济增长可能继续减慢的情况下,针对沿海地区出口和经济增速下滑苗头,中央科学分析、清醒估计国内经济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国际经济中的不利因素和不确定因素,及时把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确定为“一保一控”,把抑制通货膨胀放在突出的位置,正确

把握了宏观调控的方向和重点。
  

按照中央部署,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宏观调控政策措施。8月将部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由11%提高到

13%;调整公开市场操作力度,保证流动性供应;9月18日下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〇。 27个百分点,25日下调六大金融机构外其他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
  继续加强有效供给,保障重要商品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强化市场监管,抑制物价过快上涨势头。2008年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

9%,保持了经济的较快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涨幅逐月回落,宏观调控较好地把握了“一保一控”两者的平衡。

从“一保一控”到“保増长、扩内需、调结构”。
  2008年四季度,国际经济形势急转直下。美国次贷危机急剧恶化,并迅速演变为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全球股票市场深度下挫,信贷市场极度萎缩,世界经济明显减速。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金融危机通过多种渠道对我国实体经济产生影响。
  受世界主要股市普遍下跌拖累,我国股市也出现大幅下跌;外需进一步萎缩对我国出口进而对经济增长造成较大影响,特别是沿海地区问题凸现,投资和消费预期减弱,工业生产减速,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实际上,在2007年初美国次贷危机开始暴露时,我国对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就有所警偈,并加强了对世界经济形势发展变化的跟踪分析^

2008年,我国对金融危机可能带来的影响和后果的认识不断深化,特别是在9月中旬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后,更敏锐地看到,中国经济已全面深度融入全球经济,在国际金融经济的动荡中不可能独善其身,尤其是此次金融危机不同于1的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中心在主要发达经济体,影响范围波及全球,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程度不容低估。
  鉴于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许多国内外不确定因素已经转变为不利因素,受世界经济

明显减速和国内经济周期向下调整双重压力影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将表现为外需持续回落和内需出现下滑,总需求不足可能导致经济增速较快回落,特别是经济增速一旦形成惯性大幅下滑,扭转下滑势头就要付出更大代价。
  为此,10月中旬,中央迅速果断地调整了宏观经济政策取向,指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已成为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要求尽快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但国际经济形势急剧恶化对我国的不利影响迅速加重,10月份,工业生产骤然放慢,特别是经济下行、企业困难的状况出现了从沿海向内地、从中小企业向大企业、从出口行业向相关行业蔓延的势头。
  

针对国内外形势的急剧变化,中央争分夺秒研究部署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措施,果断将宏观调控的着力点转到防止经济过快下滑上来。11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为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必须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当前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更加有力的措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有关部门按照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的要求,迅速出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12月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进一步提出必须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2009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之后,为抵御不断蔓延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严重冲击,国务院有关部门又按照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的要求,围绕扩大内需、稳定外贸、改善民生、加大对企业的扶持、调整和振兴重点产业、发挥科技支撑作用等方面,加快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宏观经济政策,并逐步形成了系统完整的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
  

目前,一揽子计划的政策措施对缓解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增强信心、稳定预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着关键作用。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