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制造业15%的纯利润是什么水平?

2023-09-03 11:59热度:6678

制造业15%的存利润,并非没有。但是存在于特定时间段和特定的区域。

制造业15%的纯利润是什么水平?

常规情况下,怎么衡量一个制造业企业的盈利水平?

我们一般情况把,人均单产100万人民币/年度营收,作为一个中大型公司的衡量标准。能够达到100万/人/年的营收,基本上属于非常不错的企业。

国内不少上市公司,都不一定能够达到这个标准,很多都在80-100万左右。

这数据是券商,研究国内上市公司得到的数据。

那么按照券商分析的,制造业企业的存利润的水平,基本都低于10%。因此这也造就了最近10年,大量人才,资金流向互联网,金融,房地产领域。

那制造业不挣钱,为什么很多老板都还在做?

这就要说到制造业领域比较典型的几类情况。

1、重资产。认识不少制造业的小老板,公司只要挣钱了,就想着更换几台设备,没有设备不能扩大生产,也不能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啊。一有钱了,还想着搞一块厂房,扩大一下生产。

一台加工中心,轻轻松松80-100万出去了。一年营收3000万,落到手里不过小百万,上新设备,还要去贷款。这就是为什么,一旦金融紧张了之后,企业市场非常难熬的原因之一。

2、三角债的情况极其突出。你觉得营收3000万非常不错是不是,我告诉你,外面至少被客户欠着一百来万的钱。当然你也可以欠着你的供应商的款,问题是你的上游,哪个不是家大业大的主,你不给90%的款,人家就不给你发货。

因此,很多制造业老板,在行业内风向变动的时候,拖垮企业,就是长期的商业承兑,以及三角债。

很多朋友说,三角债太多,那是你没控制好。

来给你看一下全国知名的企业:格力。

这是中国上市公司的货币资金情况,看到没各家在手的现金都高达1000亿以上。

你以为他们很有钱?错了,以格力为例,这些大集团议价能力很强。购买产品可以做到30%的付款,半年验收后才付余下的钱,或者直接3个月或者6个月的商业承兑。

对于下游,收代理商全款,代理商全款提货,或者给与一部分信用额度,但90%以上都是现金提货,并且还有需要代理商交押金的情况。以及给代理商压货的情况。

大企业的供应链就是一个输血的金融体系,玩法那真的是眼花缭乱。

因此,很多小企业承担着风险,承担着低利润率。

3、外资是什么水平?

说一下全球最著名的三家工业企业,施耐德,西门子,ABB,这三家企业的净利润都非常低。

西门子综合利润率在7.8%左右,ABB在5%左右,施耐德高一些在9-11%左右。

4、有没有超过15%利润率的制造业

有,最先进入一个市场的企业,会超过这个利润率。典型的代表,例如传感器巨头基恩士,精密机床的德国舒勒等等。当然还有,我们熟悉的例如intel,台积电这种高科技领域。

这种利润率超过15%的行业,典型的特征就是,先发优势,以及技术壁垒高,且行业爆量。但这也只是在一个较为短期的领域才能实现15%以上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