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重庆汽车工业会不会像底特律一样,沉沦还是发展,未来将会如何?

2023-12-26 18:02热度:5253

重庆就是中国版的“底特律!”这称呼应该在2000年的时候流行起来的。

为此,重庆汽车从鼎盛时期的年产量300多万滑落到180多万时,质疑重庆会不会走底特律的老路的声音连绵不绝。

正所谓,重庆成也底特律,败也底特律,也给众多嘲讽者多了一个口实,认为重庆的汽车产业衰落已成定局。

曾经@黑皮haipi也曾反问过那些唱衰重庆汽车产业的博主,『那只眼睛看到重庆没落』?

那只眼睛看见重庆汽车产业的没落?

这两天啊,部分博主有事没事蹭重庆车展的流量,要不说车展不像车展,一直吆喝着卖车,二来重庆车展没有新品发布……

客观的就不多说了,试问哪个车展不卖车?难道非要在车顶上跳舞才叫车展。

外地车商不愿意在重庆发布新品,那是他们的自 由,但至少,重庆还有长安在这次车展上发布了混动的嘛!

包括重庆的汽车展也有人拿来说事,要不说车展只会卖车,要不就说没有新品发布会,总之一句话,在某些人眼里,重庆无论做什么,都不会让他们满意。

早期规划的五大汽车城和后来扩容的八大汽车生产基地:

上海(上汽)、北京(北汽)、长春(一汽)、天津(天津一汽或者大发)、武汉(东风)、广州(广汽)、重庆(长安)、保定(长城)。

成立的初衷:以市场换技术;成立的手段:优先与国外厂商拥有合资权;最终目的:为自主品牌的崛起托底。

现在回头看,这“八大”产业基地,还有几家是照着当初既定的目标施行的?

说买办吧,严重了,客观的讲,能躺着赚钱,谁还愿意负重前行啊?

这就是我们的自主品牌生存的现状,也是重庆汽车产业选择的艰难之路。

但就是这条路,成因之复杂,环境之恶劣,没几人认真思考过。

只要今天看到重庆汽车产业出点问题,他们绝不会等到明天。

铺天盖地的文章从四面八方汹涌而来,目的只有一个,不想看到自主品牌站起来。

不光重庆的长安,长城、吉利、奇瑞……哪一家不是从他们诞生之初就被踏雪又踏雪?

当然还有不争气力帆、银翔,更踏雪得说的一文不值。

静下心来想想,我们有给予这些自主品牌发展的良好氛围吗?

没有,网间流传“百年福特,毁于长安!”真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

就从未正面肯定过我们的自主品牌,包括长安。

所以,自18年以来,重庆将汽车产业调整,部分效应不好的厂商适当退出市场,重点支持或重新招商优质汽车商。

调整后,不可避免的,整体产能会下降,这给某些人又看到了唱衰重庆汽车产业的契机,“中国底特律从此要沉沦了。”

真的是这样的吗?

今年5月份,重庆有两家整车企业上榜,注意,这里面大部分都是自主品牌。

而且,力帆在吉利的推动下,已经恢复生产了,北汽银翔也启动的换标动作,唉~那不争气的不提它也罢。

长城部分产能在永川,耳熟能详的长城炮、坦克300就是永川生产的。

事实摆在面前,重庆汽车工业是沉沦了,还是发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