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三大货币政策工具是哪三大工具?

2023-12-02 19:10热度:6543

业内人士认为,这意味着这三大央行货币政策操作工具将有望在今年的货币政策操作中全部亮相,共同为实现今年的货币政策目标发挥作用。 三大货币政策操作工具同时出现,特别是再贴现首次登台,这无疑在历年属于首次,意味着央行对货币政策的调控以数量为主,转为数量与利率并重。一些商业银行人士对此评价认为。 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业务和再贴现是央行三大货币政策操作工具。由于金融市场发展的进程和利率市场化程度的限制,其中只有公开市场操作和存款准备金,成为近年来央行所选用的主要的货币政策操作组合。 就在去年,央行所制定的货币政策组合为,研究运用存款准备金、差别存款准备、公开市场操作的合理组合,增强数量调控能力。与去年相比,今年央行的货币政策组合进一步完备,在原两大货币政策操作工具的基础上,增加了再贴现,使三大操作工具全部进入组合名单。同时,对货币政策组合的运用,也由去年的研究转变为加强和协调配合,这意味着这三项工具今年不仅将进入实战,而且将在操作中进行互补。 毫无疑问,三大货币政策操作工具的同时出现,完善了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体系,在目前货币政策操作的敏感期间,具有重要意义。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认为,其中央行对再贴现这项工具的运用应引起市场的关注,因为这项工具的运用,建立了央行与市场之间常效对话平台,将有效传导央行货币政策取向,对于加快利率市场化的进程意义重大。 另外值得注意是,春节后由央行等多家金融机构共同主办的《金融时报》就曾经在该报的评论员文章中提出要完善中央银行利率体系,建立适时动态调整再贴现率等中央银行利率机制,完善市场利率监测体系,提高利率政策的调控效果。 从各货币政策工具在今年所承担的工作量上看,公开市场操作的担子仍然不轻。在三大工具的功能描述中,央行对其功能定位着墨颇多,并且进一步指出,在有效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和促进货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的同时,将发挥其对市场预期的引导作用。 在三大工具中,存款准备金政策曾被喻为最具杀伤力武器。然而,业内人士认为,从央行对其今年的定位来看主要是完善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强化对金融机构正向激励与约束机制。这意味着,对不同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将区别对待,有升也有降,不会构成全面的流动性紧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