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课题研究:农村环境污染与治理(请高手帮帮忙,大约500多字)

2023-12-02 16:37热度:1147

农村污染负荷比重占总污染负荷的30%~40%
据四川省环境容量分析报告显示,农村环境保护明显滞后于全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村污染负荷占整个污染负荷比重已达30%~40%,部分地区甚至达到70%。以沱江流域为例,农业氨氮排放量大于工业污染排放量,农业排放COD比重也大于城市。
四川省环保局副局长谷声文指出,四川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切实加大了农村污染源整治力度,取得了明显进展,但是一些地区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仍然较为突出。他认为,四川省农村污染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畜禽养殖污染严重。四川作为全国畜牧业大省,畜禽养殖数量居全国之首,但规模化养殖年出栏仅占总出栏数的5.1%。全省畜禽养殖年产生COD390万吨、氨氮79万吨,分别是工业排放量的13倍和38倍,是生活污染排放量的8倍和17倍。因此,畜禽养殖污染成为四川农村面源污染的首要污染源。
——小城镇生活垃圾和污水污染加剧。全省现有6786万农业人口,大多数村镇建在河溪旁,没有建立完整的排放系统;全年产生农村生活垃圾1697万吨,相当部分未经处置,一些地方呈现垃圾“围村、塞河、堵门”之势;全年产生农村生活污水10多亿吨,大多直排河湖。
——农用化学物质及其废弃物污染继续加大。全省每年化肥施用量达220万吨,平均每公顷490公斤,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水体污染而设置的每公顷225公斤的标准,也远远高于全国化肥平均使用量每公顷330公斤。
——乡镇工业污染突出。全省现有乡镇企业140多万个,相当一部分企业技术层次低、污染重,生产工艺落后,治理水平低。一些地方还出现污染企业加速向农村转移的趋势,加大了农村环境压力。
谷声文指出,农村环境状况恶化直接导致了四个方面的后果:一是农村水环境和土壤环境严重退化;二是农产品品质下降;三是农民健康受损,环境污染成为农民疾病发生率上升的重要因素;四是社会稳定受到影响,全省环保系统受理的信访投诉案件一半以上发生在农村。
原因
面源污染问题 基本处于长期失控状态
在全省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会上,四川省副省长刘晓峰指出,与城市、工业环境问题相比,四川农村环境问题呈现出点多、面广、污染来源复杂等特点。
刘晓峰认为,造成农村环境问题的原因较多。首先是整体认识不足。各级党委政府对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认识较晚,对其防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农村污染控制问题还未得到系统的、足够的重视。农村面污染源问题长期被排除在环境控制之外,基本处于失控状态;其次是法制缺位。现行的环保法规主要针对城市和重点污染源防治,对农村污染及其特点重视不够,加之农村环境治理体系发展滞后于农业现代化进程,环境立法缺位,解决农村环境问题力量薄弱且适用性不强;第三是投入滞后。财政渠道的资金来源不够,扶持措施不力,导致农村污染治理的市场化机制难以建立;第四是技术薄弱。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治理技术模式不适,农村污染治理效率不高。
刘晓峰指出,体制不顺、能力不足也是重要原因。虽然2005年四川省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职能转入了环保部门,但是相应的手段、措施、力度没有跟上,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资金仍分散于环保、农业、畜牧、林业、国土、水利、建设等多个职能部门,尚未形成党委政府领导、环保部门统一监管、各部门分工负责的有效管理体系。
措施
强化农村环境管理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
针对目前四川省农村环境形势现状,省政府要求,坚持环保优先,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要以农村环境规划为前提,吸取部分地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教训,紧紧抓住规划这个“牛鼻子”,与农业结构调整、农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镇村布局和村庄建设规划紧密结合,落实好环境规划,开展好新农村居住示范点建设。要以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为载体,建设一批适合四川新农村环境保护与建设的示范工程。要以开展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生态家园创建活动为抓手,引导推动一批具有较好基础、较强实力、生态环境较好的村镇率先达到新农村环境保护建设的要求。要以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整治为突破口,科学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养殖区。规模化养殖场必须综合利用和处置畜禽粪便,并在土地承载能力范围内还田。要以发展农村循环经济为基础,妥善处置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大力推广“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一体化处理模式。要以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为契机,制定土壤污染防治对策,开展污染土壤修复与综合治理试点。要以乡镇工业污染防治为根本,推进乡镇企业集中布局、集约发展,集中整治污染较重企业,坚决防止污染向农村转移。要以农村饮水安全为首要任务,全面开展县乡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污染整治工作。
省政府强调,坚持“环保惠民”理念,建立“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环保牵头、部门协同、联合推进”的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依托科技支撑,确保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在资金投入方面,副省长刘晓峰指出,对于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这些公益性较强的领域,政府要负担主要责任,统一规划组织实施;各级财政要按照新增财力着重支持“三农”的要求,增加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投入;省级有关部门要用“以奖代补”的方式,从专项经费中拿出一定资金予以支持,让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真正成为为民造福的惠民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