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以后每年都要有纪念这次疫情的纪念日,你同意吗?

2023-12-02 19:48热度:1692

我同意。这次疫情,政府采取了恰当的、有效的措施,使被动的局面很快得到扭转,但教训也很深刻,至少有这样几点:

1、保护野生动物虽有法可依,但必须要严格执法;

2、武汉出现发热等症状,如及时发现,果断处置,疫情也不至于发展到现在这种状况;

3、由于一些人的无知与大意,加速了疫情的蔓延。

有个纪念日,警钟长鸣,时刻提醒人们注意公共卫生安全,可有效地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因此,设个纪念日很及时,很有必要。

冬奥会的历史与变迁是怎样的?

“一棒冰球雕五环,微火传递环保态”,这是中国在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中盛放的光彩。

时代变迁,风雪不改,08年的奥运会我们自开门户“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如今22年的今天,我们更科学,更有诗意让世界认识了中国。展望冬奥会进程,1924年第一届冬奥会在法国的夏蒙尼举行,每四年一届,截至2022年已举办了二十四届。从第一届的几个项目到现在十几个项目,如滑冰、滑雪、雪橇、雪车、冰壶和冰球等,冬奥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从1924年到2022年,冬奥会发生了怎样的历史与变迁呢?

故事的开始要从1901年开始讲起,1901年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举行了北欧运动会,后来这项比赛成为了一项传统运动,直至1926年才停办。顾拜旦很早就设想单独举办冬季奥运会,国际奥委会曾就此进行过激烈的讨论。但是顾拜旦的建议遭到了斯堪的纳维亚的强烈反对。这些国家扬言,如果国际奥委会强行召开冬季奥运会,它们将不参加。如果当时冬季奥运会没有瑞典、挪威等这类冰雪运动开展更普及的国家参加,那就失去了代表性和人们的兴趣。

就这样,单独举办冬奥会被放弃了,国际奥委会于1924年在法国的夏蒙尼举办了“冬季运动周”的运动会,进行纯粹的冬季项目比赛。1925年,国际奥委会布拉格会议又将其更名为“第一届冬季奥运会”,并决定每四年举行一次,与夏季奥运会在同年和同一国家举行。从1928年起,因为冬季奥运会和夏季奥运会在不同的地方举行,所以“双胞胎”就此诞生,冬季奥运会与夏季奥运会实现了分离,改为以两年时间为间隔的交替举行。纵观冬奥会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史,无论是规模还是项目设置,都是在不断发展和变迁的。

“悠悠时间长河,岁月拨转人事”,一百年中,冰雪的交握棒一直举在欧美国家里, 东奥会迄今为止举办了24届,亚洲举办次数寥寥无几,其中日本分别于1972年在札幌、1998年在长野举办;韩国于2018年在平昌举办。中国于2022年举办第二十四届冬奥会,同时将成为第三个举办冬奥会的亚洲国家。所以,每一把奥运之火传递到亚洲,都是对此亚洲国家实力的肯定。今年的中国奥运会开幕式中,当微火点燃在华夏,奥运健儿在中国的雪地上绽放生命的力量,这对于国家和人民来说,是一次绝对的自豪与荣耀。

雪橇化过稀碎的绒雪,阳光铺洒在整齐的学道上,让我们细数这一百年的变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些冰雪运动如滑雪、雪橇、滑冰、冰球等项目在欧美国家逐渐得到普及和发展。1964年因斯布鲁克冬奥会上,雪橇项目成为了奥林匹克大家庭里的新成员,这样就形成了6个大项10个分项的新格局,之后的近30年冬奥会一直维持着这样的项目设置格局。从十六个小项到109个小项,这是历史的发展,是时代的进步。

全世界的国家伸出对冰雪虔诚的手,是雪橇在雪地上摩擦的肆意,是冰球在冰面上滚动的痕迹,是将每个国家的元素融入到运动的异彩,翻开历史的陈旧,黑白的照片缓缓注入颜色,不变的是相机前对于冰雪运动的热爱。

敲开被冰雪掩盖的历史,在远古时代,地球的冬季异常寒冷,人类的日常生活及运输、狩猎等受到极大限制。据考证,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人类最早的滑雪起源地,距今约有一万多年的历史。当时,阿勒泰地区的先民们用皮带把大片兽骨绑在皮靴上,在浩瀚的林海雪原中常常用滑行代替涉雪,这是最早的冰雪运动。

今年,北京东奥奥运会首钢大跳台,采用了赛道造雪技术,这是科技的进步,是中国高速发展下的结果,冬奥会的又一创新。水立方变成“冰立方”,在泳池里建造可拆卸的钢结构,然后在钢结构上覆盖混凝土板、保温层、防水层、制冰设备,来合力保障赛道符合比赛要求,完成“水冰转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悄悄迈进中国国家速滑馆“冰丝带”,近1.2万平方米的冰面平滑如镜。加拿大速滑队教练耶洛内克说:“这个冰场很漂亮,也许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冰场面积很大,但室内却很暖和。”

冬奥运上,运动员们纷纷挑战者人类极限,如何抗寒和设备的精良成为了问题,国家在2020年初在北京服装学院成立了研发中心,解决这一技术问题,“之前运动员们在崇礼训练时,普遍反馈体感温度较低,影响了运动员训练。”国家冬季运动服装装备研发中心主任刘莉介绍,团队目前主要通过两种途径解决“暖”的问题,一是提升纤维保暖率,二是使用主动加热技术,把电能量转化成热量。 让环保低碳成为主流,新时代的力量在此刻被展现了出来。

你看?是什么东西卡在了门上举步维艰?原来是2022年中国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这个裹在富有超能力的小熊猫,是中国带给世界的礼物。1976年,因斯布鲁克冬奥会的组织者们因某种原因,被迫临时抱佛脚在短时间内迅速设计了一个雪人娃娃作为吉祥物,但是它在商业上仍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1980年,浣熊“罗尼”出现在普莱西德湖城的冬奥会上,这是一个勉为其难的吉祥物。1984年,一头威风凛凛的狼作为吉祥物走进大家视野,萨拉热窝冬季奥运会吉祥物Vucho,它穿过高山越过沙漠,宣传着奥运精神,提倡着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从“仓促设计”到“极具国家代表意义”这是冬奥会一百年来的进步。如今的吉祥物是世界各国国家带给人民的文化分享,是国家带给世界对于奥运的理解与看法。

从设想开冬奥会到如今冬奥会的整齐划一,这离不开世界人民对于体育活动的重视,如今,冰雪运动同夏季奥运会一样得到世人的眼光,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将低碳环保做到了极致,当疫情的烟火悄悄潜入人们的生活,如何在大型活动下控制疫情也成为了不得不深思的事情。

一个个奥运健儿踩在中国的土地上,看到了白色的防疫人员,规划有序的做核酸,隔离防控,将安全刻在了人们的内心,“有法国花样滑冰选手,为了避免疫情风险,专心备战北京冬奥会,而放弃了近期的其他赛事。”发言人说,这也反映出广大运动员对北京冬奥会防疫措施的信心。这是大国对待奥运的风范和态度,每一个洋溢在中国雪地上的笑脸,都是对于中国防疫无声的肯定。

  “一簇稻禾迎风开,节气倒时展风采。”奥运会的开幕式,一直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开幕式在热闹欢庆的层次上加上了环保元素,“黄河之水天上来,你可以永远相信张艺谋的中国式浪漫”,奥运的主火棒不远千里,来到了这个五千年文明古国上,一滴水墨融在水中,黄河之水倾泻而下,一方巨大的水从冰面缓缓升起,凝固成冰。

过往23届冬奥举办城市的历史,随着环绕全场的24道“激光刻刀”的雕琢闪回其上,最终定格为“2022中国北京”。随后,冰球运动员与影像冰球击打互动,整块冰立方渐渐碎裂、雕刻成为一个晶莹剔透的“冰雪五环”,意寓“破冰”,即打破隔阂、化解矛盾、走近对方、互相理解。与以往的大型火炬不同,这次的中国微火传递信念,奥运健儿们将手中的小火炬放在写满国家名字的大雪花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是科学的低碳环保带给冬奥运新的展现方式,每一次创新,都是冬奥运的又一次深度的刻画。

  我们回望历史,我们憧憬着未来,时间如白马过隙,短短一百年来,时代在进步着,冬季奥运会是时代的缩影,也是时代的代表。它从风雪中走来,皮毛裹着冷冽的寒风一路迈向远方,科技与体育的碰撞,低碳与环保的结合。阳光升起在白皑皑的雪上,折射着迷人的光彩,不同肤色的人洋溢着同样的笑容,带着奥林匹克精神,如那生生不息的火炬,无论肆意奔跑的夏季奥运会,还是冰上飞舞的冬季奥运会,都是和平与发展的真实缩影。

精神还在延续,生命之火勇不断,未来的冬奥会,一定会发出更璀璨的光芒!

  

  

  

       咱们先看下这段宋丹丹和赵本山的小品。

        至少我能记得这个顾拜旦的名字,就是因为这个小品。

         一、 冬奥会的历史由来

       1896年顾拜旦成功在希腊雅典举行了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之后,略施手段,时隔28年之后,在法国夏蒙尼举办了第一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在冬季奥运会诞生之前,奥运会可是有着四年开一次,一次开半年的名声。为什么这么说,随着1896年,第一届雅典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越来越多的体育项目被加入到了奥运会之中,其中就有了1908年的花样滑冰项目,还有1920年的冰球项目。当这两项运动加入之后,极大的引起了普通民众的兴趣,但是,夏季奥运会都是在8月份进行的,受限于条件,冰上项目只能提前到4月份就开始了,这使得奥运的主办方,要旷日持久的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所以,当时顾拜旦就有了想把冰雪运动从夏季奥运会中分离出来的想法,但是,冰雪运动原本就是北欧强国,比如瑞典、挪威等国的强项。他们自然不想让自己擅长的项目从夏季奥运会上除名,这样自己得的奖牌数就少了。所以都极力的反对。顾拜旦就退而其次的在1924年法国夏蒙尼举办了一场名为“冬季运动周”的运动会。

皮埃尔.德.顾拜旦(1863-1937)

        欧洲各个国家都被邀请参加并且举办的是相当成功,也得到了各国的认可。两年后,国际奥委会宣布追认1924年的冬季运动周为第一届冬季奥运会,也就是说,那些当年持反对意见的人。自己都已经参加过了冬奥会了,也就是有反对的意见也只能咽回肚子里了。从此之后,冬季奥运会拉开了近一个世纪的序幕。

1924年第一届冬奥会法国夏蒙尼

       二、冬奥会的变迁

      1、冬奥会城市的变迁。冬奥运动会先是在小镇举行,后来又转战回大都市,到现在又回归到小城市。 第一届的举办地夏蒙尼。估计很多人是第一次听说,这是个由16个村庄组成的小镇。由此来看,它确实太小了,但是在随后的70年里。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冬季奥运会举办地都是类似于夏蒙尼这样的小地方。来看看下面这张图,似乎很多都没怎么听过的地名。

       就拿办过两届冬奥会的奥地利冰雪小城因斯布鲁克来说,人口也不过十几万。那为什么以前主要选择在这种小地方来举办呢,主要还是受制于成本的影响。

       在90年代之前,举办奥运会的国家或者城市大部分都是赔钱赚吆喝,可以说不论是冬奥会还是夏奥会,那基本都是一场单方面的烧钱盛会。期初的几届冬奥运会还是小打小闹,当冬奥运会上升到国家层面的时候,国家行为来办这件事情,那烧钱量级与之前的小打小闹可不是同日而语的,但是,在那个时候国际奥委会一直认为冬奥运会不是商业交易会,商业化会破坏奥运精神。所以每办一届冬奥会,举办国都是血亏。所以在那个时候,举办过都是选择一些有现成的冰雪项目场地的地方加以改造,然后配套一些场馆的情况下就能办出一场能彰显国力的冬奥盛会。所以,这个时候,少花钱,办大事就成为了贯穿冬奥会的主旋律,所以少花钱就成为了套在举办城市头上的一个紧箍咒。 

       不过这种花钱赚吆喝的事,在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之后改变了。从这以后,冬奥会不仅成为了国家彰显力量的利器,更成为了一棵赚钱的的摇钱树。从90年代以后,冬奥会的举办城市,也成滑雪小镇换到了大城市,因为有了新商业模式的支撑,转播权、门票赞助商等等的收入足以支撑在城市的场馆及配套设施建设,所以在随后连续四届的冬奥会,1998年日本长野、2002年的美国盐湖城、2006年意大利都灵、2010年加拿大温哥华都是选在了大城市。而选择大城市,反过来有大大的激发了冬奥会的热度,也使得商业价值更加凸显。

       最近的三届冬奥会,你会发现2014年俄罗斯索契、2018年韩国平昌、2022年北京张家口似乎又回到了小城市的轨道上来,萨马兰奇当年把奥运会商业化,是为奥运会谋了一条生路,可大城市举办冬奥会的弊端也凸显了出来,商业化成本太高了,建造相同规模的设施大城市的成本高的吓人,所以在后任的奥委会主席罗格的倡导下开始为奥运做瘦身,表示要缩减冬奥会的规模和费用。正是在国际奥委会的指导原则之下,最近的三届冬奥会选择在了小城市。

       你会说2022年的冬奥会北京可不是小城市,咱们来看一下北京和张家口成为冬奥会举办地,北京负责所有的冰上项目,张家口负责所有的雪上项目,北京因为基础设施本来就非常完善,并且建设冰上项目本就在城市规划之内,有了冬奥会的加持,只不过是把原有的冰上项目规划的更加丰富了,而张家口滑雪乐园,以前就是个滑雪圣地,5星级酒店、滑雪设施一应俱全,只需要加以改造和增加一些项目设施,就可以满足冬奥会的需求,这就满足了国际奥委会缩减规模和费用的指导原则。北京2190万的人口,庞大的人口资源保证了冬奥会之后这些场馆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可持续利用,让更多的普通人也参与到运动中来,这才是国际奥委会和承办国最终的目的。

       2、冬奥运会科技的变迁。1900年奥运会,没有技术手段辅助,裁判就是只能趴在地上,肉眼看谁的脚先过线。到了1924年第一届冬奥会使用了电子计时,田径赛事精确到0.1秒。1936年冬奥会精准到0.01秒。现在我们可以精确到千分之一秒。技术让我们越来越接近公平公正的奥林匹克精神。除了计时,冬奥会转播技术也在不在发展,美国夺得最多金牌的好消息,半个月后,美国人才在报纸上读到。终于在1952年第六届冬奥会,人类迎来了正式系统的电视台与电台转播的奥运会,让大家守在电视机前收音机前,就可以感受现场的情况,以前的转播画面比较模糊,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提供了高清的转播信号,可以通过宽带互联网直播冬奥会的每一场高清比赛,冬奥会转播全部由中国的云技术完成,云技术将冬奥会转播到世界每个脚落,真正实现了全民参与冬奥会。从第一届冬奥会到现在近百年的历史。冬奥会实现了不止一次技术爆炸,从肉眼裁判到科学计时,从报纸传播到云转播,每一次技术迭代,都在更好的向世界传达奥运精神。

       3、冬奥会运动参赛国家与运动项目的变迁。1924年第一届冬奥会在法国滑雪圣地夏蒙尼举办时,参赛国家仅16个,运动员总数258人,一共16个小项。到1964年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冬奥会参赛国家达到36个,运动员首次突破1000人,项目突破30个。1998年日本长野冬奥会参赛国家首次突破70个,参赛运动员首次突破2000人,项目达到68个。2022年中国北京冬奥会,参赛国家地区达到91个,运动员近3000人,项目达到109个。

       4、冬奥会吉祥物的变迁。1968年法国格勒诺布尔冬奥会才有了奥林匹克史上第一只非官方吉祥物,设计师阿琳.拉法戈只花了一个晚上就设计完成了。1972年的日本札幌冬奥会是没有吉祥物的,因为那个时候还不流行。1976年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冬奥会的吉祥物是一只来自奥地利山区,圆滚滚的雪人,泰洛尔人的帽子和红红的鼻子造型非常讨喜。1980年美国普莱西德湖冬奥会吉祥物RONI是美国伊洛克族,印第安人浣熊的名字,也算是当地的原住民。1984年南斯拉夫萨拉热窝冬奥会吉祥物VUCKO是一只勇敢无谓的狼,它到世界各地宣传奥运,传递过程中登上过高山,甚至骑过骆驼穿过沙漠,它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对狼的看法,表达出人与动物互为朋友的意思。1988年加拿大卡尔加里冬奥会吉祥物HIDY和HOWDY是由两只拟人化的北极熊组成,名字传达出加拿大人的热情与欢迎,是奥运史上吉祥物首次以一男一女成对出现。1992年法国阿尔贝维尔冬奥会吉祥物冰上精灵是由一个代表冰块的立方体和一个代表梦想和创造力的星星组成,它是第一个与动物无关的吉祥物。1994年挪威利勒哈默尔冬奥会吉祥物HAKIN和KRISTIN是两个孩子的名字,他们来自挪威童话故事的两个主角,这也使得这届冬奥会充满了故事性。1998年日本长野冬奥会吉祥物是由四只形态怪异的猫头鹰组成,它们的英文名字叫SNOWLETS,译为雪上小精灵,四只吉祥物又代表了冬奥会每四年举办一次,可谓构思奇巧。2002年美国盐湖城冬奥会吉祥物分别是雪兔POWDER、北美草原小狼COPPER和美洲黑熊COAL,它们分别代表了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更快更高更强的格言。2006年意大利都灵冬奥会吉祥物NEVE是一个穿着红色衣服的小女孩,长得一个圆圆的脑袋形状宛如雪球;GLIZ则是一个身穿蓝色衣服的小男孩,长着一个方脑袋,形状宛如一个小方冰块,它们象征着冬奥会项目中不可缺少的两种元素雪和冰。2010年加拿大温哥华冬奥会吉祥物米加是一只正在滑雪的北极熊,魁特奇是一个留着棕色胡须带着蓝色耳罩的北美野人,苏米是一个长着雷鸟翅膀,会飞翔的动物守护神。2014年俄罗斯索契冬奥会吉祥物分别是雪豹、北极熊和小兔子,它们三个是奥运史上首次公众投票选举出来的吉祥物,被大家戏称为“吉祥三宝”。2018年韩国平昌冬奥会吉祥物是一只白老虎,它被认为是神圣的守护兽,白老虎的颜色也象征着冰雪体育运动,残奥会吉祥物则是一只亚洲黑熊。2022年中国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以熊猫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冰象征着纯洁坚强,是冬奥会的特点,墩墩寓意健康、活泼、可爱,契合熊猫的整体形象,象征着冬奥会运动员强壮的身体、坚韧的意志和鼓舞人心的奥林匹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