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海洋生物资源有哪些方面的应用前景

2023-12-02 11:43热度:4427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6-2021年中国海洋生物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显示,2011年至2014年,我国海洋第三产业占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逐年上升,海洋工程装备、海水利用、海洋生物医药(2862.37,-34.390,-1.19%) 、海洋可再生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产业技术推广和应用不断加快,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日前召开的“2015中国·青岛海洋国际高峰论坛”,再一次让人们体验到了海洋新兴产业的魅力:作为论坛的重要成果之一,青岛蓝色硅谷一次就与各方签约
项目46个,投资总额223亿元,项目涉及海洋能源资源、海洋装备制造、海洋环境保护、海洋文化传媒、北斗信息应用、软件服务外包、互联网能源研发、科研
合作与人才引进等多个领域,充分显示了海洋新兴产业的巨大发展潜力。
  在论坛开幕的同时,我国海洋领域唯一国家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正式启用,实验室将围绕国家海洋发展战略需求,开展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提升中国海洋科学与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提供新科技引擎。
  产业在创新中加快转型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新华(青岛)国际海洋资讯中心和国家金融信息中心指数研究院日前发布的《2015中国海洋发展指数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海洋发
展指数为116.6,比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其中,中国海洋发展指数经济发展子指数比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2011年至2014年子指数年均增速
为4.5%。
  统计显示,201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59936亿元,比上年增长7.7%,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4%。国家金融信息中心
指数研究院副院长曹占忠说,当前,随着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海洋经济增速有所回落,但海洋生产总值实际增量依然可观。2011年至2014年,海
洋科技创新子指数年均增速为3.7%,表明海洋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海洋经济正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数据显示,2015年
上半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27303亿元,同比增长6.94%。海洋传统产业总体平稳,尽管部分产业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但海洋新兴产业新增长点不断显现,
海洋服务业比重稳步提高,海洋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发展势头良好。在此过程中,海洋产业技术创新发挥了核心驱动作用。
  “十二五”以
来,我国海洋经济第三产业比重不断提高,第二产业比重略有下降,海洋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11年至2014年,我国海洋第三产业占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
逐年上升,分别为47.2%、47.9%、48.6%和49.5%,海洋工程装备、海水利用、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可再生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产
业技术推广和应用不断加快,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加快了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海洋生物医药方面,我国已建成一批海洋生物医药园区
基地,2014年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全年实现增加值258亿元,比上年增长12.1%;矿产资源方面,2014年海洋天然气产量达131亿立方米,比上
年增长11.3%;可再生资源方面,2014年,海水利用业全年实现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2%,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达657.9兆瓦,比上年增长
53.5%。